11.28 全村脫貧在望 環境持續改善

預計2019年度村民人均收入達20799元,水坑村達到相對貧困村退出標準,正在按程序申請退出!水坑村地處龍門縣龍華鎮西南部,2016年被定為省級貧困村,定點幫扶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原市質監局)近年來積極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駐村工作組將繼續做好水坑村貧困戶動態管理,及時掌握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情況,及時上報信息,加強對接相關政策措施的調整和落實,持續跟蹤幫扶,確保實現穩定脫貧。同時,繼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積極推進新農村示範村建設。

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達到脫貧條件

“去年底搬進來過新年,很高興可以住上水泥房!”有近50年黨齡的貧困戶李九笑稱,他家原來是泥磚房,如今享受到扶貧政策帶來的好處,完成了危房改造,生活更有保障了。

據水坑村幹部介紹,除了為住房簡陋、符合條件的貧困戶申請危房改造資金,進行危房改建或維修外,駐村工作組經常利用下班時間特別是晚上到貧困戶家中走訪,幫助解決實際困難。還經常向有勞動力的扶貧對象介紹就業信息,幫助扶貧對象報名參加就業培訓,提升自身技能,並資助貧困戶發展種植、養殖產業,增加收入。

“我們近期組織召開相對貧困人口相對貧困村退出工作會議,經會議評議和入戶核實,2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達到退出標準,已按相關程序申請退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駐水坑村“第一書記”朱東海介紹,水坑村2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目前均有安全住房、有安全飲用水、有電用、有電視信號覆蓋、有網絡信號覆蓋、有教育保障、有醫療保障、有穩定收入來源或最低生活保障,全部達到“兩不愁三保障”和“八有”脫貧條件。

據悉,2015年,水坑村民人均收入只有7960元。2016年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為動力,幫助水坑村黨支部摘掉了軟弱渙散黨組織的帽子,完善了村內基礎設施建設,建立了白鴿養殖場和光伏發電站兩個扶貧產業項目,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幸福感、獲得感逐年提升。

村容村貌和基礎設施極大改善

水坑村是一個古村落,有大面積的明末清初建築群,藏有不可多得的木刻族譜,是市、縣文物保護單位,並列入廣東省鄉村旅遊開發目錄。走進村裡,不僅有極富地方特色的古建築,還能體會到基礎設施完善、環境乾淨整潔的新農村氣息。

對於水坑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上一任“第一書記”楊志勇深有感觸。他駐村期間恰逢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評估期和新農村示範村建設項目工程集中施工期,村內工作繁多。

“2018年有17個項目在建設,在與村幹部和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不斷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難。”楊志勇回憶,項目包括護城河升級改造工程、雨汙分流設施及巷道路面硬底化建設工程、風景塘升級改造工程、公廁項目建設工程、村級文體活動中心建設工程、道路亮化工程、美麗庭院美化工程等,今年上半年項目工程已基本完工,村容村貌和村內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駐村工作組從2016年開始有計劃、分步驟完善水坑村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為文化廣場配置體育鍛煉設施、在村內主幹道及村民主要居住區安裝路燈、對村引水渠及主灌溉渠進行維修加固、對村主幹道及主要巷道進行硬底化建設、為村黨群服務中心購置辦公設備等。

逐步健全示範村建設長效機制

“我們不斷推進新農村示範村建設,開展好‘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楊志勇說,根據水坑村新農村示範村建設整體規劃,該村組織人員對村內村外進行綠化規劃,對道路兩側、空地等場所進行綠化;清除村內各種亂堆、亂放、亂倒的垃圾,合理設置固定的垃圾集中堆放點;根據市旅遊部門計劃建設旅遊廁所,依據村旅遊專項規劃要求,在村內建設一座標準化的公廁;加大宣傳工作力度,提高村民安全衛生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建立健全村莊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

同時,水坑村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工作,將農村廁所改造與新農村建設等工作相結合,建成3個公廁;並加快推進汙水治理工作,建成汙水處理設備3座,建設排汙管道或硬化溝渠,基本完成20戶以上自然村雨汙分流。

接下來,水坑村將落實村莊規劃,紮實推進新農村示範村項目工程建設,逐步健全示範村建設長效機制。朱東海介紹,其內容包括突出抓好汙水處理和垃圾清運工作,推進村莊綠化、亮化、美化,推進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建設等,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加強人居環境整治,徹底改善村容村貌,大幅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