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十年了,這群不該被忘記的人,我看一遍哭一遍

2009年,根據麥家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風聲》上映,今年,剛好十年。


《風聲》由周迅、李冰冰、黃曉明等眾多明星參演,堪稱當時國產片的最強陣容。


十年了,這群不該被忘記的人,我看一遍哭一遍


從周迅飾演的顧曉夢,到同樣遭受酷刑卻依然咬緊牙關屹立不倒的吳志國,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給觀眾留足了印象。

看《風聲》,一切血和淚的故事歷歷在目。

我繼而帶著強烈的痛心之感,再去讀這個故事,卻發現小說寫得更為孤獨、險峻。故事中的這群人,揹負國家使命,一直活在至深的幽暗處,不見天日。

十年了,這群不該被忘記的人,我看一遍哭一遍

《風聲》,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8

一轉眼,10年已過,但就算放到現在,《風聲》也無疑是一部可稱可道的、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好電影。


十年了,這群不該被忘記的人,我看一遍哭一遍


麥家說,“看似我寫了一群無情之人,而這恰恰是我最深情的作品。”

在《風聲》這場巨大的漩渦中,每個人身上都揹負著秘密,而這些秘密終究不能放在陽光下,只能在黑暗中永存並且死封,這也成為他們每個人人生的死穴,在絕望中掙扎前行。


十年了,這群不該被忘記的人,我看一遍哭一遍

《風聲》電影中,周迅飾演的顧曉夢隨性靈動,出場時一襲颯爽軍裝,唇角一抹機靈的嬌笑,便將這位神秘磨人的小女子一瞬間送入了觀眾心裡。

隨著故事的推進,顧曉夢的形象越來越豐滿。

在舞廳裡,她任性驕縱,跳舞就跳得最瘋,喝酒就喝得最野。

誰也想不到,這個作風極“野”的女子,赫然便是打入日偽軍內部代號“老鬼”的共產黨員。

十年了,這群不該被忘記的人,我看一遍哭一遍


進入裘莊前,顧曉夢故意喝大了,借酒精展現各種失態的行為,掩飾內心的不安。

她坐車一路嘔吐,但腦子卻極度清醒。她預感到自己中了計,發錯了情報,所以一直在想辦法脫身,想辦法彌補。

十年了,這群不該被忘記的人,我看一遍哭一遍


為了保全自己,她挑起風浪,將危機轉嫁,故意和同志吳志國針鋒相對,相互推諉,一邊在監聽面前配合演戲,一邊撕下膠布堵住監聽,商量行動。

為了拖延時間,吳志國讓顧曉夢舉報他。他明知此去會面臨逼供、毒打,生死未卜,卻還是義無反顧,硬著頭皮頂上去。


顧曉夢當然不肯:“我只聽老槍的命令。”吳志國強硬道:“我就是老槍,現在我命令你,舉報我!”


無奈之下,顧曉夢照做了,說吳志國故意掉落的煙上有摩斯電碼。

那一邊,是吳志國被帶走遭受酷刑的強硬,死不承認罪名;

這一邊,是周迅和李冰冰的飆戲,將電影再次送上高潮。

李寧玉故意說:“我知道吳大隊長不是,你放心,我絕對不會去揭發你。”

一句話詐出了顧曉夢的真實身份:“你什麼時候知道的?”

李寧玉一臉錯愕、難以置信:“剛才,我是瞎猜的。”

聽到這句話,顧曉夢臉上的茫然無措、掙扎、苦笑,一瞬間情感交織,盡數迸發。

於是她們爭吵,她們撕扯,她們痛哭,她們和好。

顧曉夢說:“好不容易以真面目相對了,真想跟你好好聊上幾天,說說心裡話。”

十年了,這群不該被忘記的人,我看一遍哭一遍


這就是身處特定時代、特定身份人群的無奈吧,她們每個人都帶著面具,將真心隱藏,在動盪詭譎的時代裡探尋出路。

她們有多無奈,就有多勇敢。

顧曉夢求李寧玉揭發她,李寧玉當然不肯,她問顧曉夢:“情報比你的命還重要嗎?”

顧曉夢沒有回答,只是哭著說,“我們沒有時間了。”

李寧玉動容了,妥協了。

十年了,這群不該被忘記的人,我看一遍哭一遍


片花中顧曉夢有一句話:“我從沒想過我會活過這場戰爭。”

即使專業技能再強,心思再活絡,顧曉夢也只是個弱女子,無法用螳臂之力,阻擋住來自混亂時代的傾軋之車。


十年了,這群不該被忘記的人,我看一遍哭一遍

《風聲》電影口碑極好,不僅劇本邏輯工整,節奏緊湊,氛圍冷峻黑暗,演員也是無一人拖後腿。

主演李冰冰更是由此一舉拿下“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電影在用無所不用其極的方式找“老鬼”。通過對比字跡判斷誰是叛徒,設計讓幾個人相互檢舉和揭發,以各種超乎常人承受力的手段去逼供試探。

對李寧玉,是以摧毀她身體的方式去摧毀她的意志。在這段變態的審訊中,李冰冰的演技可謂是爐火純青。

十年了,這群不該被忘記的人,我看一遍哭一遍


一開始她頑強不屈、試圖逃避,在武田的強硬下慢慢開始絕望,拼命控制即將噴薄的情緒,到後來肢體僵硬,崩潰大叫,讓所有人都被她絕望的情緒感染。

可折磨並沒有結束,當武田用冰冷的器械去碰觸她的身體時,這個原本高傲聰明的女人已經精神恍惚,思緒飄飛,變成了一具空殼,行屍走肉。

對張涵予飾演的吳志國,電影裡甚至採取了金針刺頂的酷刑,但他生生受了,將錚錚鐵骨的血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其實在影片最後,送出消息的人並不是顧曉夢。

因為就算死了,她的屍體也不會這麼快被運出去,敵人不會擔這個風險。

但她的死是有價值的,那就是反過來成全了吳志國的好身份,讓他在就醫途中,用變調的方法唱出了空城計,將情報傳了出去。


十年了,這群不該被忘記的人,我看一遍哭一遍

好演員之間是相互給力、相互成全、遇強則強的。周迅與李冰冰的飆戲,就是這齣電影最大的反差和亮點。

十年了,這群不該被忘記的人,我看一遍哭一遍


李冰冰飾演的李寧玉,表面高冷不可侵犯,實際內心敏感脆弱;周迅飾演的顧曉夢則與她完全相反,外表左右逢源,風情萬種,實際桀驁不馴,機警過人。

兩人信仰不同,卻惺惺相惜,這種情分在那樣的年代尤為珍貴。

在這場智慧與暴力相較量的死亡遊戲裡,顧曉夢穿針引線,把摩斯電碼用細細密密的針腳縫在旗袍上,落下的每一針,都是她生命的倒計時。

那些針腳,記錄了她想告訴眾人的話,也彰顯了《風聲》電影宏大的格局。

正如麥家所說:

“這群特工在水深火熱的環境下鬥智鬥勇,我覺得能夠支撐他們行動下去的,置生死於不顧的,就是他們的信念。因為他們有一種捍衛國家,打倒敵寇的信念作為他們的精神支柱,才產生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強大毅力。”


書中有很多細節是值得我們去一探究竟的,對情節不動聲色的推動,對人性淋漓盡致的刻畫,對民族大義捨生忘死的成全……

用博爾赫斯的筆法,將純文學的內核灌進了通俗小說。

小說傳達給我們的,並不僅僅是一場故事,幾個人物那麼簡單。

它的背後,是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堅定的民族情懷,是凜然的大義,是沸騰的熱血,是鼓動的,風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