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周銘孫教授:鋼琴課不要讓老師幫你“洗菜”

周銘孫教授曾吐槽學生課下練琴沒有認真讀譜,導致回課的時候,整節課都在糾正錯音和節奏,就像學做菜,而整節課卻是在洗菜,不能學做菜,而這種現象,我相信正是很多鋼琴老師正在經歷的。

周銘孫教授:鋼琴課不要讓老師幫你“洗菜”

練琴是“洗菜”,學琴是“做菜”,周銘孫教授對學生的吐槽,相信這種情況很多鋼琴老師都熟悉。

上課的時候,老師會給學生制定目標,提出一系列的要求,會在不斷地學習過程教授學生如何去達到這些要求,老師是教學生如何去學琴,而不是教他們按哪個鍵。

周教授正是希望孩子,在家先把琴譜上的音、節奏和指法都弄清楚,練習好後再上鋼琴課,而不是利用上課的時間練習。

這樣上的鋼琴課才算得上建設性的課,才可能“燒一手好菜”。

如果整節鋼琴課都在改錯音和節奏,是在浪費孩子寶貴的時間和不菲的課時費,孩子慢慢也就失去了學琴的熱情。

怎樣才能讓鋼琴課上“不洗菜”呢?

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方法:

分手和慢練。

分手練習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合手練?

有很多琴童分手彈的都非常好,無論是強弱處理,或者樂句旋律,但是,一旦合手,就沒辦法兼顧,最後音彈對就不錯了,就不用說之前做到的處理了,這又怎麼辦呢?

如果合不好,可以看看下面的建議是否能幫你。

1.任何一首曲子,分的越多合的越快

這個我做過測試,讓學生彈了兩首同等水平的曲子,直接合,合出來再到處理好,基本花了19個小時,而分手用了差不多5個小時,分的多了,腦袋中就知道該怎麼做了,同時這也是最循序漸進的辦法。

2.合的時候一定要慢

比如我在彈車爾尼599的時候,基本不需要太想左手,因為車爾尼599的左手,只要你注意伴奏型,基本就可以視奏的,我就把大多的精力都放在右手上。

3.以量制勝

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所有分手能做到的點,儘可能每一遍都是完整的,不缺東西的,那樣提速直接成型,不需要再去浪費時間摳細節。

如果出現以下問題,無論是否能合,我都建議分手練習。

1.同一個地方,經常出錯

某個段落或者樂句連接處,彈十遍能斷三遍,這說明雙手的配合,或者某隻手的位置不明確,再或者指法不準確,這時候把段落拿出,分手練習幾十遍,合就會順很多。

2.如果中聲部旋律做不出

比如巴赫,是多聲部音樂,不僅需要把旋律部分彈出,而且所有聲部都要體現出來,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琴童練習巴赫的時候,在沒有特別熟練的時候,教師都不讓合的原因。

3.隱藏旋律

這個就像中聲部的概念一樣,但是不同的地方在於,隱藏旋律往往是靠小指點出的,合的時候,我們得承認,能把曲子順下來,彈下來就不錯了,更不用提隱藏旋律了,這時候就要分手針對練習了。

4.對位複雜

對位複雜的曲子,我都是建議大篇幅分手練習,甚至背下來之後再去合,比如肖邦的《幻想即興曲》,曲中大篇幅6對8合6對4,這是複雜且困難的,千萬不要直接合,那樣往往是越彈越亂。

5.做樂句

如果一首曲子彈下來,但是樂句沒做出來,就一定要分手練習,合的時候很難兼顧的,所以要有潛意識與肌肉記憶之後,再去合,才會不那麼難~

小結

分合合分,不僅指的是彈下來的過程,而且是彈好的順序,分手彈熟,到能合出來,再到合熟,最後還得回到分手上,做細節處理。

每一首曲子,打磨都得需要幾個來回才行,而不是分手彈幾遍,合不上就抱怨曲子難或者自己不行

慢練,慢工出細活

鋼琴老師每天都請求我們的小琴童練琴時要慢練慢練,但小琴童們練著練著就又把不住快了起來。


周銘孫教授:鋼琴課不要讓老師幫你“洗菜”


傅聰巨匠打過一個比喻,練琴就像洗衣服:

衣服穿進來很漂亮,穿久了、髒了,就要回家洗,洗潔淨了再穿出來,否則會越來越髒。

慢練就相當於洗衣服時細細地檢查,看哪裡髒,就搓一搓。希望大家每件衣服都能洗得幹潔淨淨、漂漂亮亮!


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

所以,學生應該在家就把“菜洗好”,把鋼琴譜上的音、節奏、表情記號等做清楚。

等上課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好好教你怎樣加“調料”,怎樣掌握“火候"。

最後,希望每個孩子都能認真練琴,在課上做出一道音樂的“美味佳餚”,彈出一首好的鋼琴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