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傢俱消費紅利到底流向了哪裡?


傢俱消費紅利到底流向了哪裡?


不論是從傢俱消費的具體實例分析,還是從國家統計數據分析,消費者用於購買傢俱的資金肯定是增加了,而不是減少了。

但是在傢俱界,對於經營困難的抱怨不絕於耳。傢俱經銷商經營困難,傢俱工廠也是苦不堪言,一點也看不到消費升級帶來的產業愉悅。

我們不禁要問:消費者買傢俱的錢到底流向了哪裡?傢俱界有沒有人在悄悄享受著消費紅利?如果有,他們是誰,他們在哪裡?

定製傢俱顯然是傢俱消費紅利最大的受益者

定製傢俱由於上市公司較多,他們的利潤是定期向社會公開的。

最新的資料是上半年的財務報告。

歐派家居上半年淨利潤為6.33億元,在定製傢俱中居首,也為全行業最多。其半年營業收入達55億元之多。

9家定製傢俱公司上半年淨利潤總數為16.46億元,其中領先的4家企業的淨利潤為13.36億元,後4家企業的淨利潤為2億元。可見即使在盈利企業中,差距也是懸殊的。

進一步分析發現,前三名定製傢俱企業的淨利潤為11.87億元,佔9家定製傢俱企業淨利潤的72%。

淨利潤前三強分別是歐派家居、索菲亞、尚品宅配。

相比較而言,成品傢俱的淨利潤就要低得多。以4家成品傢俱上市公司上半年的淨利潤為例,美克家居、曲美家居、皇朝傢俬、亞振家居4家的總的淨利潤為2.7億元,其中亞振家居為虧損3000多萬元。4家成品傢俱企業的總利潤不及定製企業第二名索菲亞一家的淨利潤。

傢俱消費紅利的流向經此比較,就再清晰不過了。

一些高端傢俱從容享受消費紅利

除了上市的傢俱公司的利潤是透明的外,傢俱業總體上是一個藏龍臥龍的行業,很多人的財富外人是無法瞭解的。

傢俱行業有很多隱形富豪。

根據我們的觀察,即使在當下的傢俱行業,還是有不少傢俱企業,並沒有感受到實質性的市場寒意,其經營發展處在穩定的軌道上。他們中既有成品企業,也有高端定製企業。

我們在大型傢俱展會上,仍然能看到不少企業活躍的身影,這顯然是企業活力十足的體現,背後隱藏著其經營處在上升通道的信息。


傢俱消費紅利到底流向了哪裡?


這些年,世界頂級傢俱品牌不斷開拓中國傢俱市場,不少來了就不走了,顯然它們從市場上得到的營養是充分的。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意大利傢俱品牌抱團開拓中國高端傢俱市場,他們在上海連續數年舉辦傢俱展,規模越來越大,顯然這些企業都在盡情享受著中國傢俱消費紅利。

一些成品傢俱企業主攻高端定製,也獲取了豐厚的回報。

高端定製堪稱新的藍海,也是傢俱業新的財富源頭。

舒適型傢俱企業是傢俱紅利的另一個去處

舒適型傢俱指的是床墊與沙發。通常它們被稱作軟體傢俱。

床墊企業的經營一直比較穩定,這是眾所周知的。

而沙發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傢俱企業的主要業務範圍,一些以前不從事沙發生產的傢俱企業,近年來沙發業務不但開展了起來,其在總營業收入中的佔比還越來越大。

在這些年成品傢俱業被定製傢俱侵蝕的過程中,床墊和沙發是定製傢俱幾乎沒有涉及的領域,因此它們保持了較好的發展態勢。

從幾家上市傢俱公司的利潤報告中,我們也能發現這一點。

以休閒沙發為主營業務的顧家家居,上半年的淨利潤為5.59億元,僅略低於第一名的歐派家居的6.33億元,表現不俗。

主營業務為床墊的喜臨門,上半年淨利潤1.53億元,表現還算不錯的。

另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功能沙發公司敏華控股,其2019財年(2018年3月31日至2019年3月31日)獲得利潤13.64億港元,淨利潤率為12.1%。敏華控股全年的淨利潤超過了顧家家居,僅次於歐派家居。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大致可以清楚,傢俱業消費紅利的主要去處。

消費者熱衷於消費定製傢俱,主要看中的還是它的空間利用率高;買高端傢俱的消費者,要的是個人品位的顯示;對於軟體傢俱的投資,主要是對舒適的需求。

傢俱業三大紅利去向,都是直指人性,直指傢俱的使用價值——功能性、精神需求、舒適性。

看準了傢俱的這些基本屬性,消費者對於傢俱的這些基本需求,收穫傢俱業消費紅利就不再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