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孩子變成“小話癆”?家長3步引導,娃安全度過“語言敏感期”

有些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在某一個時期,他會對一個問題重複很多遍,重複提某一個詞,重複地說某一句話,重複地問某一個問題。這時候家長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出現了什麼狀況?其實,家長們不必過於擔心,這只是孩子進入了語言敏感期的一種表現。那什麼是語言敏感期?我們又該怎麼辦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孩子變成“小話癆”?家長3步引導,娃安全度過“語言敏感期”

蒙臺梭利發現,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許多不同的關鍵時期,語言敏感期就是其中的一種。據研究表明,9個月到24個月的幼兒,在語言理解方面發展得非常迅速,2到4歲又是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最關鍵的時期。

孩子變成“小話癆”?家長3步引導,娃安全度過“語言敏感期”

在這個時期的孩子,他的詞彙和知識儲備有限,想表達清楚某一個問題的時候,只能通過重複的方式來完成。所以家長在發現孩子對一個問題表達重複很多遍的時候,請不要慌張,甚至以為自己孩子出現了問題,這只是孩子一種表達方式,是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

孩子變成“小話癆”?家長3步引導,娃安全度過“語言敏感期”

孩子思維和語言的發展是有自身的階段性和順序性的,並不是能立刻到達某一個階段的,在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以後,家長只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就能很好的幫助孩子渡過語言敏感期,在語言方面得到好的發展

幫助孩子渡過語言敏感期,家長需做到以下3點

一、給予理解,正面引導

首先家長要正視孩子的問題,不能在孩子重複提問的時候覺得厭煩,去拒絕孩子,甚至是罵孩子,這樣會影響孩子對學習語言的積極性,不利於孩子語言的發展,是絕不可取的。家長應該對孩子進行正面的引導,弄清孩子的需求,他重複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是因為表達有問題的話,家長應該耐心地幫助孩子把話說完整、說清楚,讓孩子能夠用一句話來表達清楚自己的問題,自然而然的,孩子就不會一個問題重複很多遍了。

孩子變成“小話癆”?家長3步引導,娃安全度過“語言敏感期”

二、鼓勵孩子,溝通交流

家長應該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在孩子有表達慾望的時候,多對孩子進行鼓勵,讓孩子能夠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家長應該多與孩子交流,充分利用孩子的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多說,使他們愛說。以一種平等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在孩子說的時候耐心傾聽,給予積極的回應,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們的尊重,從而感受到語言交流的快樂!

孩子變成“小話癆”?家長3步引導,娃安全度過“語言敏感期”

三、支持嘗試,積極探索

在孩子重複一個問題的時候,家長應注意到孩子的需求,這有可能是孩子表達的需求和探索的需求。這時候家長就需要支持孩子,為孩子提供機會讓他去嘗試,嘗試表達清楚自己遇到的問題,或者鼓勵他說出自己想要的東西,想做的事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應該盡力支持,以此來保護孩子的表達慾望和好奇心。當孩子的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他的語言能力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提升,就不會出現一個問題重複多遍的情況了。

孩子變成“小話癆”?家長3步引導,娃安全度過“語言敏感期”

語言敏感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家長首先要保護孩子表達的慾望,讓孩子敢說、能說、愛說。在這個時期,由於孩子詞彙和知識是有限的,家長就要注意引導孩子進行正確的表達,讓孩子在和家長反覆交流的過程中,汲取知識,這就首先要求家長要注意語言的規範性。相信只要家長做到這幾點,就能慢慢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不會出現一個問題重複多遍的情況。也為日後發展中,孩子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奠定了基礎。

孩子變成“小話癆”?家長3步引導,娃安全度過“語言敏感期”

梅梅媽媽推薦書籍《寶寶語言啟蒙》繪本,是為寶寶量身定製的語言啟蒙寶典,新手寶媽也能成為孩子的好老師,幫助寶寶更早邁出人生的第一步。

購書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