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職場中的我們?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但不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

【職場中的我們?】
晚飯結束後,將項目的最新進展更新歸納好,回覆了公司、客戶之間的往來郵件。這是規律性職場人的經常動作吧,如果說我們算是技術工人的話,簡單歸為腦力勞動重複操作者。


因為大部分的職場工作都是在不同的時間重複著相同的事情,久而久之行程了慣性思考,習慣性動作,所以有些時候會看到周邊朋友講這種習慣帶入到生活中,調侃一句:不好意思,職業習慣!這個可以受到尊敬,因為對本職工作你是認真對待的;另外,也是有些可悲的,工作的思維已經佔據了你的生活;這一點,不管是普通打工者、公司高管還是老闆皆是如此。
去年4月18號,360舉行媒體見面會,董事長兼CEO周鴻禕對當時熱議的“996工作制”表示,“在坐的哪位如果能夠真正做到快樂工作,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的關係,我就叫他一聲“da ye ””
大家都是在為自己的追求努力,共同的目標是掙錢生活,不同的是老闆有他自己能調配的生產工具,打工者是在這上面的依附,是在完成老闆目標的同時對自己的那份認可。去年有個同名笑話,老闆剛換了一輛新車,員工們在為老闆很高興同時也在夢想自己能有一天開上那樣的車,老闆鼓勵員工:加油,你只要好好工作,我明年還能換一輛更好的!一句笑話,道出職場真諦,想到去年底為了拿下一個項目,和客戶喝的吐在了滴滴師傅的車上,現在想想胃還一陣抽搐。誰的生活都不是圓滿的,誰的職場也不是沒有歡笑的。
在這裡,我們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但不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


職場中的我們?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但不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