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山丹縣全面開啟“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審批服務新模式

為加快推進“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改革,努力實現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把市民大廳打造成群眾和企業辦事的“集結地”、優化政務服務環境的“第一窗口”、提升政府形象的“重要平臺”,山丹縣全面開啟“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審批服務新模式。

一是夯實一窗受理基礎,告知“一份單”。組織專門力量編制一次性告知單3000餘份,生成280項辦事指南二維碼,受理要件“標準化”告知群眾。受理內容、辦理時限、方式、申報材料等基本要素全部規範統一,作為前臺受理與後臺審批的一致性材料依據,倒逼部門、窗口消除模糊語言和兜底條款,大幅度壓減了自由裁量空間,清單式面向群眾,真正做到“人人看得懂、個個會辦事”。

二是整合一窗受理資源,辦事“一扇窗”。重新梳理進駐市民大廳政務服務事項726項,對市民大廳綜合事務、項目審批、不動產登記和鄉鎮綜合便民服務4個綜合窗口進行優化升級,按照“一窗受理、分類轉辦、限時辦結、統一出件、快遞送達”的改革要求,分類受理30個部門的政務服務事項、7個市政公用企業和7個鄉鎮的便民服務事項,由“一事跑多窗”變為“一窗辦多事”。

三是規範一窗運行模式,審批“一個口”。進一步規範綜合窗口轉辦通知、材料受理清單等文書,不斷完善綜合事務受理窗口的運行機制和規章制度,將辦理頻次較低、辦件量少的縣委宣傳部、財政局、教育局、地震局、氣象局等13個部門單位的58項政務服務事項進行整合,入駐市民大廳綜合事務受理窗口,由政務服務中心派駐6名工作人員辦理相關事項,並及時轉辦、催辦,讓“前臺一窗綜合受理”與“後臺多部門分類審批”做到權責分明、緊密銜接,變“群眾多處跑”為“一處受理、一窗對外、一站辦結”,嚴把審批“入口”、“出口”,為群眾提供項目齊全、標準統一、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最大程度利企便民,最大限度讓辦事群眾只跑一次。(潘文靜 吳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