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裝備發展」新空戰武器!美國波音公復活“三類目標終結者”導彈概念

2020年2月27日,美國《航空週刊與空間技術》網站報道稱,由美空軍協會主辦的2020年度空戰研討會(ASW20)於2月27日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開幕。

美國波音公司公開的模型顯示,十年前首度曝光的“三類目標終結者”(T3)導彈概念已被複活。該導彈模型被懸掛在波音公司展臺上方,該公司高層稱,“相關技術在整個空射武器範疇內都有應用潛力”。

「装备发展」新空战武器!美国波音公复活“三类目标终结者”导弹概念

波音公司在2020年度美空軍協會空戰研討會上展示的“三類目標總結者”導彈模型(美國《航空週刊與空間技術》網站圖片)2010年,美國防部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曾授予波音公司一份總金額2100萬美元的合同,用於T3導彈概念的技術成熟化工作。據稱,T3導彈概念旨在研發一種“高度先進”的導彈,使“任何飛機均有能力遂行三大任務,即:空戰、空基反巡航導彈和攻擊地面的移動雷達及地空導彈發射器”。

「装备发展」新空战武器!美国波音公复活“三类目标终结者”导弹概念

美國早期公佈的“三類目標終結者”圖片。這些圖片顯示出該導彈採用亞燃衝壓發動機推進,並採用無彈翼X尾舵佈局。該導彈設想可打擊俄羅斯蘇-57(當時還叫特五零)這樣的隱身戰鬥機、巡航導彈和俄羅斯S-300PM遠程防空導彈系統中的64N6型搜索雷達這三類目標。不過這張圖中,中間的巡航導彈在當時更像是法國的“阿帕奇”防區外空地導彈或後來其發展型“斯卡爾普”EG/“風暴之影”(美國防部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圖片)

DARPA安排波音公司與美國雷神公司展開競爭性開發,發展多項關鍵支撐技術,包括:變幾何流道亞燃衝壓發動機、定向戰鬥部、多模導引頭、數字式制導與控制系統和數據鏈。

2014年,美空軍尋求在空空導彈技術領域實現新的技術突破,T3導彈概念也宣佈終止。2017年6月,美國空軍宣佈授予洛馬公司一份合同,要求其研製AIM-260“聯合先進戰術導彈”(JATM),該彈將配備F-22、F/A-18E//F等戰鬥機,美軍宣稱目標是應對中國研製的霹靂15空空導彈。關於AIM-260導彈的情況,可參見本號2019年6月23日發佈的報道“超越霹靂15!美空軍宣佈研發AIM-260遠距空空導彈

”(點擊題名可直接訪問)。

與此同時,洛馬公司和雷神公司還在競爭AIM-120中距空空導彈的替代型號項目。洛馬的方案是“庫達”(CUDA)導彈,而雷神則提出了“遊隼”導彈概念。兩者都是小尺寸中距高敏捷性空空導彈。

「装备发展」新空战武器!美国波音公复活“三类目标终结者”导弹概念

上圖為洛馬公司“庫達”導彈方案與AIM-120A/B導彈的側向尺寸對比。下圖為雷神公司在美空軍協會2019年9月舉辦的年度空天網大會上戰術的“遊隼”導彈方案模型。這些導彈方案的尺寸和重量都只有AIM-120的一半左右,例如雷神公司發佈的數據顯示,“遊隼”導彈長約1.8米,重約68千克;而AIM-120導彈長3.66米,重約152千克。小尺寸中距高敏捷性空空導彈能夠在提供“匹敵AIM-120中程攔射性能”的前提下,使隱身戰鬥機的最大內埋載彈數量可增加一倍,由6枚增至12枚;還可能都可使非隱身戰鬥機外掛載彈數量增加兩倍(美國洛馬公司、雷神公司圖片)

關於“遊隼”導彈方案的近期披露情況,可參見本號2019年9月17日發佈的報道“魚與熊掌可兼得!美國雷神公司公開‘遊隼’中距高敏捷性空空導彈”(點擊題名可直接訪問)。

本號更早時候與外軍空空導彈發展相關的一些重要報道如下:

——“美軍設立新型遠程空空導彈研發項目?不,它更可能是機載反導反臨攔截彈!”(2017年11月6日);——“美空軍將很快啟動下一代空空導彈採辦項目”(2016年7月20日);——“歐洲‘流星’中遠距空空導彈在瑞典空軍中達到作戰狀態”(2016年7月15日);——“美空軍發佈<2030年空中優勢飛行規劃>”(2016年6月1日);——“針尖對麥芒:美空軍準備發展可攔截超視距空空導彈的自防禦空空導彈”(2016年3月18日);——“美國繼續研究小型化先進空空導彈”(2016年2月22日)。

感興趣的讀者可點擊題名查看相關報道。

(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廖南傑)

「装备发展」新空战武器!美国波音公复活“三类目标终结者”导弹概念

本篇供稿:系統工程研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