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女人婚外性後:男人的全部心理剖析


女人婚外性後:男人的全部心理剖析

來信所有的案例中,不乏很多女性出軌,男人要求怎麼解決的問題。

前幾天就有幾個男同胞紛紛來諮詢,女人出軌後。自己該怎麼辦?


心裡有點小竊喜。當今社會女人真是太牛逼了。

但是竊喜歸竊喜,也是要給人家解決問題的。

其中一位男士說。他的女人出軌後,對他各種看不慣,他做什麼都是錯的,整個人好像都不該活在這個世上,他讓我給他分析一下。

其實從很多來信裡看到,男人們並沒有我們認為的太不堪,太猥瑣,和太無情。畢竟當今社會找個女人也太不容易了,一大列房子,車子,彩禮,婚車租借,會場草坪、儀式堂,喜糖、紅包、請帖,司儀,造型,等等單子下來,夠他們喝一壺的。

女人婚外性後:男人的全部心理剖析


他說他害怕失去她,害怕她出軌,害怕她不管這個家。甚至可以睜一隻閉一隻眼,他感到恐懼,感到無助,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

其實在女人的整個出軌過程中有時候也不賴男人,當今社會面對的誘惑太多了。在你這裡得不到,出門隨便有點姿色的女人都可以得到她的內心需求。


區別只在於她肯不肯。

這個男人大大小小還有個官職,但聽說老婆出軌後,整個人都懵了,仔細一想也不想把事情鬧大,畢竟正在仕途。女人家境也不錯。

女人婚外性後:男人的全部心理剖析


這些年,他為了仕途升官,確實忽略了家庭和孩子,只到妻子出軌,他才感覺到事情的不妙。

他從未給過妻子好臉色,但是他沒心情把好臉色帶回家。每天應付公務,讓他絞盡腦汁,他機械的生活了很多年,都是為了這個家。

他甚至像個陀螺,轉的自己都不知道歸途。

他不知道女人究竟要什麼?

他處在人生的的低迷期。


女人婚外性後:男人的全部心理剖析


這就像我們早期看過的《安娜卡列尼娜》她的整個過程是這樣的。她在去替弟弟處理家庭事務的軌道旁遇到了他的情人,兩人一見鍾情。

伏倫斯基是個年輕俊氣的騎兵軍官,彼得堡花花公子的活標本,……富裕,人長得漂亮又廣交誼。……善良……很有教養,又很聰明,是一個前程遠大的人物。體格強壯……相貌端正俊美,性格沉著剛毅而和藹可親。……一切都顯得落落大方,雅緻灑脫。

她拿來和丈夫作了一下對比。這個時候自然是要比一比的。

卡列寧是一個政客,他不可避免的受到冷酷的官場氣氛的薰染。他利益燻心。他不讀書,不研究花藝,不知道情趣。呆呆板板。

作了比較之後,安娜告別伏倫斯基後見到了來接她的丈夫,這時候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經典描寫,安娜開始嫌棄丈夫那雙難看的大耳朵,那種驚疑好像是第一次見到他的耳朵一樣。愛使人因記不準戀人的身體而惶恐,比如顧小姐的指甲是長是短;恨使人重新發現了別人的身體,比如卡列寧的醜耳朵。


女人婚外性後:男人的全部心理剖析


她就更加不能容忍他的醜耳朵。

然而就算是這樣,丈夫也要顧及他在業界的威望,他不能像個女人一樣為了愛情不顧一切。

有人認為卡列寧對待妻子的態度猶如對待一塊雕飾精美的人形木板:我把你維護的鉅細靡遺,飲食起居樣樣周全,但請不要添亂惹事,也別妄想和我平起平坐。認為他不能滿足妻子在情感方面的需求,沒有盡到一個丈夫的義務,他的愛是缺乏生命活力的。

但是第一時間,丈夫選擇了原諒妻子出軌。並試圖把她拉回家庭。

妻子的不忠是巨大的傷害,可卡列寧所表現的第一反應不是懷疑、求證、怨怒或報復,有人認為他是在逃避,害怕暴露自己的弱點。這種想法是偏激的,將卡列寧的形象平面化了,的確他是有逃避,但其中也包括了他選擇相信妻子的情緒,而不是懷疑,小說中提及卡列寧從來不懷疑。


他認為,猜疑是對自己妻子的侮辱,對妻子應該信任。再說到求證,即使像他這樣公務繁忙的人,對妻子的作為也並非木訥無知,不過他對安娜隱約的私情在第一時間選擇了信任和提醒,唯一的敗筆就是高估了自己在安娜心目中的地位。他希望安娜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多大的惡劣後果,但最終失敗了。

女人婚外性後:男人的全部心理剖析


卡列寧在對待安娜和伏倫斯基的關係上展示了自己寬廣的胸懷和仁慈之心。尤其是在安娜產褥熱時期,卡列寧對倆人的態度陡然鉅變——他用誠摯的淚水饒恕了他們,當著背棄自己的女人和情敵的面情緒失控,讓自己的右臉也蒙羞。


這一舉動正能說明卡列寧是有細膩感情的,只是不善表達,可當他稍微顯露這種感情時,連伏倫斯基也要感到渺小愧疚。羅利在《寡言的戀人》中如是說:熾烈的熱情正像洪水激流,淺的喧囂,深的反而沉默。卡列寧擁有的正是這種深沉。

另外卡列寧在“離婚”一事上也思慮周全。安娜一直苦苦要求離婚,希望和伏倫斯基雙宿雙飛,她以為自己可以無懼後果,只要有幸福的愛情。卡列寧就此事同律師諮詢,他了解到離婚必須滿足三個條件之一才允許離婚,夫妻一方有生理缺陷、分離五年沒有音訊和通姦。


前兩個條件不符,第三個條件則需要雙方共同確認,並由教會裁決。原文寫道:“卡列寧焦急得皺起眉頭,自己在嘴裡嘟噥了幾句,卻沒有回答……他已經瞭解離婚的詳細辦法之後,就覺得離婚是不可能的了,因為他的自尊心和對宗教的虔敬不允許他隨便控告別人通姦,更不允許他使他已經寬恕的心愛的妻子出醜和受辱。他覺得不可能離婚,還有另外的,更重要的原因。要是離婚,兒子怎麼辦?……不過,除此之外,最使卡列寧感到離婚不可能的原因是,如果他同意離婚,那就是用這種辦法毀滅安娜。”


女人婚外性後:男人的全部心理剖析


卡列寧在處理離婚事件時,沒有企圖報復安娜而武斷離婚,他考慮到安娜沒有想到的後患,又擔心伏倫斯基喜新厭舊拋棄安娜。從某種程度上說:他比伏倫斯基還要關心安娜出軌後將要受到的來自社會的惡意。


卡列寧,不論如何,他在對待安娜和伏倫斯基的態度上表現出了自己年長和經年遊弋政壇的成熟穩重,也曾因失去安娜而感到困惑,不安和孤獨,但他並沒有像伏倫斯基一樣為安娜的迷狂所制,他看到了安娜離開他的必然以及妻子的結局。對待感情,他不活躍,沒膽決鬥,想過拯救,終於無能為力。


他是成熟的穩重的,甚至作為一個在政壇混跡了多年的老油條,他明白一箇中年人真正的理智。

這點在安娜身上完全沒有,安娜不喜歡政壇,喜歡浪漫,喜歡詩歌,喜歡和情人談論書籍。

她想要感受真實的喜怒哀樂,而非按照社交禮儀,在不同場合所做的合乎分寸的表演。然而這種真實性,對於卡列寧來說卻完全不可理解——誠懇地面對生活需要巨大的勇氣,然而多年的公務,舒適的上流生活早就把這種東西從卡列寧的心裡驅逐出去,使得他在面對“妻子愛上了別人”這個遠遠超出他日常認知的問題時表現得與孩童無異。

女人婚外性後:男人的全部心理剖析


這就是一個丈夫看到妻子出軌的心理過程吧。他們也對完全沒有把控的事情也倍感惶恐無措。

他們也害怕一趟列車好好走著就走出了軌道,車上的人都要有生命危急的。

第一時間他們也想挽救。

原文裡寫:“也許是我錯了,”他說,“如果是這樣,那就請您原諒。”“不,您沒有錯!”她不顧一切地瞧了一眼他那冷冰冰的臉,慢吞吞地說,“您沒有錯。我實在是被嚇壞了,我剋制不住自己。我聽著您說話,心裡卻在想他。我愛他,我是他的情婦。我看見您就受不了,我怕您,我恨您……您高興怎樣對付我就怎樣對付我吧。”


女人婚外性後:男人的全部心理剖析


我們看到了丈夫的理智。甚至他在面對妻子出軌後孩子怎麼辦的事情上也做出了充分的準備。


當安娜死後,是卡列寧領養了安娜與弗倫斯基的女兒。實際上,卡列寧也是《安娜》全書中唯一一個對這個小女孩展現溫情的人物:“對於新生的小女孩,他感到的不只是憐愛,而且還懷著一種十分特別的慈愛之情。開始只是出於同情,他對於這個柔弱的嬰兒,這個不是他的孩子發生了興趣。


這嬰兒在她母親生病的時候被丟棄不顧,要不是他關心她的話一定會死掉;他自己也沒有覺察出他是多麼疼愛她。他每天到育兒室去好幾次,而且在那裡坐很久,使得那些最初害怕他的奶媽和保姆在他面前都十分習慣了。


有時他會在那裡連續坐半個鐘頭,默默地凝視著這睡著的嬰孩的橙紅色的、長著絨毛的、帶有皺紋的小臉,望著她那皺起的額頭的動作,那捏著拳頭,揉擦著小眼和鼻樑的胖胖的小手。在這種時候,阿列克謝·亞歷山德羅維奇懷著一種異樣平和的感覺。”


女人婚外性後:男人的全部心理剖析


這是一個理性的,睿智的,且有高度對生活負責的男人身上才有的偉大品格。

不是所有的男人在面對妻子出軌後,都是一腳踹出門,甚至弄得雞飛狗跳的場面。

因為人到中年的男人深深的明白,婚姻就是得耳聾,眼瞎和心盲。才能生存下去。

這裡並不是說她丈夫就是一個好男人,因為在長期面臨守寡式婚姻的形態裡,婚姻一旦崩盤,男人也要思考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

就如安娜的丈夫,他知道自己打擊對手,獨攬大權。權慾薰心,對婚姻而言,其實尚不算最致命的傷害,最傷害婚姻的,他自己也認可到是對安娜的完全不理會和高高在上的態度。甚至用鼻孔嘲諷的態度。

女人婚外性後:男人的全部心理剖析


人到中年的男人,哪一個沒有認真思考過他小人得志之後的跋扈和囂張是多麼幼稚,傷及無辜。

而情人眼裡的原配丈夫又是什麼鬼德行呢。就像原文情人描述的那樣:“他看見卡列寧,看見他那彼得堡式颳得光光的臉和嚴厲而充滿自信的神態,以及他的圓禮帽和微駝的背,才相信他的存在,並且產生了一種不快的感覺,就象一個口渴得要命的人走到泉水旁邊,卻發現那裡有一條狗、一隻羊或者一頭豬在飲水,並且把水攪混了。”


女人婚外性後:男人的全部心理剖析


原配丈夫們對婚姻和未來的不確定性也是充滿了恐慌和無助的。他們並不像看起來的那樣無堅不摧。他們就像情人們描述的那樣,微駝的背,把泉水攪混,他們也深知自己的鬼德行。


在很多的案例中,他們表現出了擔憂,恐懼。他們束手無策,他們不知道如何應付。他們想著原諒,拉回,安撫,並改過自新,重新審視自己。


他們也試圖掙扎盲從和屈服。


這是這個時代的必然性。名著能流傳至今,是因為人性是相通的。它能揣摩到人心最底層的那些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