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韋連旺的甜蜜生活

韋連旺的甜蜜生活

2019年對於廣靈縣板塔寺村71歲的老黨員韋連旺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年。因為這一年,他告別了素有“窮山惡水”的板塔寺村,搬進了鬥泉鄉板塔寺移民新村。

韋連旺原來居住的板塔寺村位於廣靈縣最北端的大山之上。“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十年九年旱,糧食打不多”就是山民們生活的真實寫照。

“居住在偏僻的山村裡,常年吃不上蔬菜,村裡連個豆腐鋪都沒有,老鹹菜就山藥蛋就是我們的家常飯。由於山村衛生條件差,滿街都是牛糞羊糞,村裡有的老人一輩子連個熱水澡也沒洗過。”說過搬遷前的山村生活時,韋連旺老人不住地嘆息著。

“那您現在搬進了的移民新村,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用上了太陽能暖氣,用上了自來水和衛生廁所,感覺如何?”記者問道。

“是黨和政府關懷我們這些山裡人,讓我們搬出了大山,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咱現在足不出村就可洗上熱水澡,冬天用上了太陽能暖氣,真沒想到,我年逾七旬的人還能享受天堂般的生活啊!”說著說著,老人湧出了兩行熱淚。

釀造甜蜜的“生活”

搬進了移民新村,睡在了嶄新的木床上,韋連旺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聯翩:咱是建檔立卡戶,黨和政府不僅給了咱新房,為咱發放了低保,還給了許多獎補政策,

但咱也不能賴在溫床上當懶漢呀,總得尋找些掙錢的營生,靠自身努力致富吧!

思來想去,韋連旺決定利用移民新村位於朝陽寺和著名古堡澗西村遊客多的特點做廣靈著名小吃“甜糊糊”的生意。

想法確定後,韋連旺便著手準備起來。他先花3500元買了一輛電瓶三輪車,接著又花了5000多元,購買了上萬斤黑棗,就這樣,經過幾天的奔波,他的甜糊糊生意終於開業了。

農曆四月初八,正趕上朝陽寺趕廟會,這裡除了唱大戲、這引來了外地的馬戲團、海盜船、過山車等遊樂場地的表演。抓住這一機會,韋連旺每天凌晨3點就起床,把一天所賣的甜糊糊都加工出來,開著三輪車去朝陽寺叫賣。由於遊客多,大家都想品嚐一下甜糊糊,就這樣,會期共5天,韋連旺竟然每天盡掙了400多元錢,5天就掙了2000多。


韋連旺的甜蜜生活

韋連旺準備去賣甜糊糊


朝陽寺廟會結束後,韋連旺又抓住澗西村遊客多的優勢,每天都開著電動三輪車蹲在村口叫買,每天都有一百多元的收入,由於他誠實守信,辛勤經營,半年多收入就達到了一萬多元。

“甜糊糊是咱廣靈的品牌,我本來就有這方面的技術,可在深山老林裡,交通不便利,縱然有心致富,也只能想想而已。現在,黨和政府為咱創造了致富的條件,咱是一位老黨員,必須給鄉親們帶個好頭,讓大家都通過自身努力,走上脫貧路。”

當好矛盾協調員

韋連旺已有40多年的黨齡,還當過十幾年的村委主任,在村民中有著很高的威望。為此,板塔寺村搬進新村後,村黨支部讓他擔任了矛盾協調員。


韋連旺的甜蜜生活

韋連旺為村民調解矛盾糾紛


為了幹好這一公益崗位工作,村裡不管哪裡發生了矛盾糾紛,哪裡就有他的身影。

今年春季,板塔寺的移民搬遷工作順利地進行著,可有一戶村民就是不想搬走。為此鄉村兩級給他做了大量工作也不湊效。

韋連旺知道這一情況後,便主動給他講黨的移民政策,講搬遷後的幸福生活,經過他三次苦口婆心的工作,那個村民終於解開了思想上的疙瘩,最終搬進新村。

“咱幹得公益崗國家每年都要給四千多元,咱必須對得起黨和政府委派的工作……”韋連旺如是說。自從當上了矛盾協調員後,韋連旺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十幾起,村民們一致稱讚他是最好的調解員。

自從搬遷進新村後,韋連旺的經濟收入日漸增長,在山村的28畝地,退耕還林後,可每年收入5600元,低保收入4000多元,資產性收益700元,再加上他買甜糊糊收入的近萬元,預計今年年收入可達兩萬多元,最終走上脫貧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