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堅守14納米,英特爾Core i9-10900K功耗突破300瓦,還有救嗎?

在今年的CES大會上,Intel對於第十代桌面處理器並沒有宣傳,不過說起來相關規格大家也知道的差不多了,總的來說這一代產品還是

新瓶裝舊酒,採用14nm++工藝,繼續Skyklake微內核插槽改為LGA1200插槽,PCI-E也沒有升級到PCI-E 4.0。

當然也不是一點提升也沒有,本次牙膏廠主要有3點提升,第一點是i9升級到了10核心20線程,相比之下AMD的16核心32線程相差了不少,第二點是繼續飆主頻,最高睿頻可以達到5.3GHz,這個屬於傳統項目,第三點是終於全線普及了超線程技術,i3和i5也支持超線程技術。

堅守14納米,英特爾Core i9-10900K功耗突破300瓦,還有救嗎?

新處理器功耗過高,導致出貨延遲

既然換了接口,那麼芯片組也會更新,配套的芯片組有5款,分別是H410,B460,H470,Z490和Q490,比前一代的300系列多了一個Q490,還是老規矩,H410,B460和H470不支持超頻,然後芯片組支持的PCI-E類型和通道數量也有差異,H410只支持PCI-E 2.0,其他的支持PCI-E 3.0。

在CES展會上主板廠家向媒體透露,他們的Z490平臺產品已經準備就緒了,就等Intel的CPU了,不過因為Intel方面的問題,導致了相關產品出貨的延遲,而Intel的問題就是第十代酷睿i9 10核處理器在最大負載的時候,其功耗突破了300W,這個問題Intel計劃改進一下,看看能不能搶救一下。

堅守14納米,英特爾Core i9-10900K功耗突破300瓦,還有救嗎?

工藝沒有改進的情況下,核心和主頻的提高無疑會增加功耗,實際上Core i9-9900KS的全速滿載功耗都可以達到250-275W 之間,新一代的Core i9-10900K突破300W一點也不奇怪,而Z490平臺對CPU是沒有限制的,會支持超頻等功能,因此Z490平臺對電氣性能的要求會更高

而這不僅對電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於散熱也是一個問題,如果根據CPU的TDP去選購散熱器,很有可能被坑,因為Core i9-10900K的TDP才125W,所以Core i9-10900K新用戶要做好相關準備工作,高端風冷或者水冷是必然的選擇,至於電源推薦海盜船AX1200i吧,這樣今後也免得折騰電源了。

堅守14納米,英特爾Core i9-10900K功耗突破300瓦,還有救嗎?

總結

突破300W的功耗,讓我想起了當年FX9590的慘狀。不過Intel遇到功耗過高的問題,一點也不奇怪,畢竟工藝沒有改進,如果能夠採用7nm工藝,相信其功耗會下降不少,而且Intel採用的是大核心策略,這個也會帶來產能和積熱方面的問題,而AMD採用的模塊化策略更容易增加核心。

實際上現在Intel和AMD之間的差異,主要就是二者策略差異導致,AMD的這種辦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但是各個DIE之間需要通過IO芯片進行通信,會帶來延遲方面的問題,所以在各種測試中,AMD的內存延遲不如Intel,但是堆核心這一招很方便。

堅守14納米,英特爾Core i9-10900K功耗突破300瓦,還有救嗎?

而Intel方面,如果轉向AMD的這種策略,實施的難度也沒有那麼大,不過因為Intel有自己的Fab廠,沒有動力像AMD一樣將CPU交給工藝更先進的臺積電代工,受到工藝的影響,其效果可能並沒有AMD那麼明顯,但是起碼在核心數量上不會在被AMD打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