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如何打造大灣區優質食用菌基地?韶關曲江區這樣做

日前,筆者來到韶關市曲江區優質食用菌基地之一的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標準化車間內,看到食用菌被整齊地培植在器皿中,煥發著勃勃生機。眼前這批食用菌通過工人精心培植,116天后,將通過本地配套物流運達珠三角地區,供應大灣區蔬菜市場。這是曲江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質食用菌基地的縮影。

如何打造大湾区优质食用菌基地?韶关曲江区这样做

事實上,地處北部生態發展區的曲江,屬於粵港澳大灣區“圈層結構”的近圈層,已融入大灣區1小時經濟生活圈,向粵港澳大灣區供應農副產品有基礎、有條件,天時、地利、人和兼具。作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和廣東省北部山地生態農業區,曲江區自然生態環境優越,食用菌產業尤其是工廠化生產長期處於廣東省行業核心領先地位,全區菌蔬種植面積超過15萬畝。曲江區食用菌產業園被評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主要以白土鎮、大塘鎮、馬壩鎮3個鎮為核心,園內規模化菌蔬種植面積達9.53萬畝。

如何打造大湾区优质食用菌基地?韶关曲江区这样做

筆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曲江區依託大灣區人口眾多,經濟活躍,具有十分強勁的購買能力和消費能力等便利因素,瞄準食用箘市場,致力打造優質食用菌生產基地,大力推進“生產+科技+加工+品牌+營銷”的全產業鏈發展升級,努力在全區範圍內打造食用菌產業園,力爭到2021年產業園食用菌一二三全產業鏈總產值達到4億元,佔產業園總產值比重達到65%以上。

以曲江白土經濟開發區的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是粵北地區首家工廠化培植食用菌的民營科技企業,擁有多條國內領先的全自動化生產線,建設了大型食用菌的人工仿野生栽培產業化基地。經過14年的食用菌工廠化發展,該公司早已實現由傳統的棚栽培養向工廠化、標準化全面轉變,整個生產過程全部採用食用菌仿生技術模擬出其生長的自然環境,絕無農藥,並輔助採用智能化、信息化的控制系統對培養環境參數予以調控,實現全天候週年化生產,目前工廠年產量逾1.5萬噸。

如何打造大湾区优质食用菌基地?韶关曲江区这样做

在曲江區食用菌產業園生產車間,筆者看到了真正的現代農業,這裡生產的白玉菇和真姬菇生長在恆溫恆溼的生產車間,所吸收的是淨化過的水。“這些食用箘比我還嬌氣呢!”公司相關負責人笑稱。

“現代農業的技術完全不受天氣因素影響,只要不斷電,我們的產量每天平均保持100噸。而且為當地政府解決1200多人的就業問題。”公司相關負責人自豪地說,“我們的接種車間無菌級別參考“手術檯”的級別,基本杜絕了汙染。生產的食用箘主要供應珠三角和港澳地區,部分出口東南亞地區,深受顧客好評。”目前,企業已通過出口基地認證、無公害產品產地認證、農業規範GAP認證、ISO22000認證、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認證。

據瞭解,曲江區為推進食用菌深加工,已與食用菌產業園正式簽約了食用菌精深加工項目,首期追加了1.88億做食用菌深加工的項目,預計年產2000噸菇類休閒食品。下一步隨著深加工項目的擴大,將會繼續累計增加投資達到3億元。目前,食用菌產業園建立了穩定的食用菌銷售網絡,產品暢銷國內外。

曲江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劉國強告訴筆者,該區以“一個標準供市場、一個平臺流通、一個體系監管質量安全”的運行模式,政府通過出臺相關的配套政策,引導企業的產品做到“平、靚、正”,為大灣區乃至內地消費者打造食得放心、買得歡心的“菜籃子”平臺。

記者/潘俊宇

見習記者/範永敬

通訊員/唐忠祥

【作者】 潘俊宇;範永敬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