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楚人緬懷黃歇豐功偉績而建,省級文物,湖北省荊門市沙洋黃歇冢

黃歇冢,位於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後港鎮東南8公里處的黃歇村,有一高12米.最大直徑80米,周長200米的冢子,名黃歇冢。該村也因此而得名。2004年10月,黃歇冢被湖北省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楚人緬懷黃歇豐功偉績而建,省級文物,湖北省荊門市沙洋黃歇冢


墓主黃歇(公元前314年--公元前238年),生於沙洋長湖之濱的楚國貴族家庭。黃歇多才多藝,能言善辯。在楚國任左徒時,奉命出使秦國。當時秦國準備攻楚,他上書秦昭王,曉以大義,訴說兩大國龍虎相鬥之利患,指出兩國不如相好,以免消耗實力,人民得以安寧,不使韓、魏兩國漁翁得利。秦昭王對此極為讚許,打消攻楚念頭,並派使者與楚國結盟。公元前272年,他隨太子熊元入秦為人質,在咸陽居住九年;為使太子歸國,將太子裝扮成楚國使者的車伕,混出秦國關卡,回到楚國。黃歇隻身留在秦國,以對付秦王。公元前262年,太子熊元即位,任命他為令尹,封為春申君,領淮北十二縣。從此,黃歇在楚國擔任令尹二十餘年,為楚國的政權鞏固和繁榮富強作出很大貢獻。他主張聯合韓、魏、燕攻打秦國,後又滅魯國,使楚國在秦將白起拔郢之後,又從弱轉為強大。楚考烈王一死,黃歇被殺,十五年後,楚國即為秦國所亡,故黃歇的政治生涯對楚國至關重要,其軍政活動與對外策略,決定著楚國的命運。

楚人緬懷黃歇豐功偉績而建,省級文物,湖北省荊門市沙洋黃歇冢


黃歇故里的父老鄉親為有這樣一位治國安邦、位高權重的遊子感到驕傲和自豪,也為黃歇及其家族蒙受滅頂之災感到惋惜和同情。在劫後餘生的家人和門客不敢拋頭露面的情況下,鄉親們歷盡千辛萬苦,使黃歇魂歸故里,為其修建了墓冢,取名"黃歇冢"。為了祭祀黃歇,當地百姓還慷慨解囊,捐資修建了黃歇觀,供人緬懷和紀念這位荊楚驕子。如今,這裡一年四季香火不斷。

楚人緬懷黃歇豐功偉績而建,省級文物,湖北省荊門市沙洋黃歇冢


傳說,考烈王繼位後,一直沒有兒子,黃歇雖然選了許多能生育的大家閨秀獻給考烈王,但始終未能生出一男半女來,黃歌深為憂慮。黃歇養有3000門客,其中有一叫李園的趙國人也投到了黃歇門下,李園是一個很有心計的人,他不甘於寄人籬下,為了今後能榮華富貴,就想把自己有幾分姿色的妹妹李環獻給考烈王,但聽說考烈王不能生育,怕以後失寵,於是就用計先將李環暗地裡獻給黃歇,李環很快得到了黃歇的寵愛並懷了孕,李園趁機對黃歇說:"楚王很看中你、信任你,但楚王無子,百年後,肯定由其兄弟繼位,新君必用自己的人,你就難以永葆目前的榮華富貴,而且你執政時間長,必然有得罪楚王兄弟的地方,將來難免災禍臨頭。現在我妹妹剛懷孕,伺候你的時間不長,別人都不知道,如果用你的名義把我的妹妹獻給楚王,楚王定會寵愛她的。如果有幸生個男孩,將來的國君就是你的兒子,整個國家的大權就是你的了。"這番話打動了黃歇,黃歇贊同這個計謀。於是便設法將李環獻給了考烈王。

楚人緬懷黃歇豐功偉績而建,省級文物,湖北省荊門市沙洋黃歇冢


李環進官不久,果然生下一男孩,考烈王大喜,馬上立為太子,立李環為王后,李園也備受考烈王重用。李園得寵後,變得驕橫,但又擔心黃歇洩露此事的真相,於是暗中豢養了一批殺手,打算殺掉黃歇以滅口。黃歌的門客中有一叫朱英的看出了其中的玄機,公元前238年,考烈王病重將死,朱英便勸黃歇殺掉李園,否則將大禍臨頭。但黃歇認為李園乃一介柔弱書生,不會舞槍動刀,加上自己有恩於李園,所以根本未把朱英的勸告放在心上。朱英知道自己的話不會被採納,害怕災禍危及自身,就逃走了。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考烈王病逝,黃歇與李環所生的兒子繼位,是為楚幽王。就在考烈王病逝的當天,李園先入宮廷,在宮門裡埋伏好刺客,待黃歇入宮弔喪時將黃歇亂劍刺殺於宮門口,砍下其頭,拋在宮門之外,黃歇的家人和門客也受到株連,只有少數人得以逃脫。學者研究考證,楚人自古有葉落歸根的習俗。《荊門州志》載:州東南140裡地翰林港有春申君故宅。楚人為了緬懷黃歇的豐功偉績,克服重重困難將他的遺體從壽春運回家鄉安葬。家鄉父老鄉親稱黃歇長眠安息之地為黃歇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