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戴上耳機,音樂流轉之間便是一場時光的旅行:山靈ME200

戴上耳機,音樂流轉之間便是一場時光的旅行:

漫步於兩百年前“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時間節點,聆聽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對世間萬象的抒懷;定格於1969年橫跨Abbey Road斑馬線的The Beatles,約翰·列儂,在你耳邊輕唱" One thing I can tell you is you got to be free"......

音樂化作“時光機”,即便那時已逝去,我們也不至錯過,音符鎖得住驚才絕豔,刻印人生百態,讓念念不忘,終有迴響。

戴上耳機,音樂流轉之間便是一場時光的旅行:山靈ME200

音樂至美,不可辜負。燒友們對於器材不斷的追尋,想要的無非是更近一層的來聆聽音符間蘊含的真諦。

我一直都覺得,Hi-Fi音頻器材的廠牌,對於產品造物是所有科技產品類目中最具有“敬畏感”的,同時也是具備著對於美學(聲音)探索的偏執與狂熱的。這或許也就是,Hi-Fi音頻器材廠牌總能與發燒友們產生共鳴的一大因素吧。

得益於技術與造物思維的不斷進步,Hi-Fi音頻器材廠牌已經不再滿足於在產品上單純的注入音質提升的技術力與聽感味道的調教,更樂於在產品上加入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元素,讓造物之美與音樂之美相互融合,同時來打動你的視覺與聽覺。

在今年的雙十一,我入手的這款由國內Hi-Fi音頻器材老牌的山靈給我們帶來的,加諸了“珠寶”般閃耀元素的耳機新品——山靈ME200,無疑就是這類造物思維下,一款同時擁有“視覺與聽感”魅惑元素的耳機新品。

戴上耳機,音樂流轉之間便是一場時光的旅行:山靈ME200

山靈ME200加載了獨特的太陽紋理設計,在光線照射下變幻莫測璀璨奪目。首發的五款配色(火山灰、晴空藍、深海藍、凌日紅、流雲紫),從審美角度來說無疑各有千秋,我最後選擇的是看似內斂實則張揚的火山灰配色。

另外,我也很喜歡山靈ME200此次帶來的包裝設計新風格,開箱時讓我端詳了好一陣:

白色主調的包裝盒中心,火山灰、晴空藍、深海藍、凌日紅、流雲紫耳機懸浮於彩色的雲霧之上,很符合大家對於“太陽紋理”光影變幻之間色彩躍動的視覺印象。

戴上耳機,音樂流轉之間便是一場時光的旅行:山靈ME200

這回山靈在包裝設計,在國貨中算得上是很有突破了,簡約又主題鮮明的調調,確實夠抓眼球。

在配件附送的陣容上,山靈ME200在延續了國貨耳機“豪爽”風格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同。皮質材質的耳機收納盒,做工精緻,很有傳統機械腕錶收納盒的觀感,平時帶山靈ME200在揹包裡,也可以更好的避免摩擦“破相”的風險。

戴上耳機,音樂流轉之間便是一場時光的旅行:山靈ME200

隨機附送的配件包含了: 必不可少的說明書/質保卡,專用耳機收納盒、專用九對耳套(人聲/低頻/均衡耳套以及惰性套)與清潔音管用的毛刷,配件採用了獨立區隔與單獨包裝收納。

燒友們喜歡的“儀式感”加載,在山靈ME200上,確實是沒有一點怠慢。

戴上耳機,音樂流轉之間便是一場時光的旅行:山靈ME200

對於山靈ME200附送的耳機套方面,要多聊上一句,人聲、低頻、均衡耳套是各三對(大、中、小三個尺碼),惰性海綿套是一對,直接按照區域規劃對應有文字的標註。可以讓用戶針對自己聽感的喜好與適用場景自行組合,豐富的配件附送,自然讓山靈ME200耳機擁有著不錯的可玩性。

戴上耳機,音樂流轉之間便是一場時光的旅行:山靈ME200

開箱,對於每個燒友來說,都是入手新耳機時附帶的一個樂趣。但開箱之後,我們的注意力就基本會全部放在耳機的設計與聽感、素質這些方面了。

山靈ME200熠熠生輝的質感,來自於獨特的工藝加載。近距離的觀看它的耳機外殼,可以看到它是使用了多種材質複合在一起的,最外層晶瑩剔透的部分是高透明度的樹脂材質,被樹脂覆蓋的內層則是金屬材質,被山靈稱之為“流光太陽紋”的工藝就是加載在內層的金屬材質之上。

透過華麗的鐘表表盤水掃工藝打造出的“流光太陽紋”,與高透明度的樹脂材質的融合,使得山靈ME200耳機在不同角度的光線照射下,讓“火山、晴空、深海、凌日、流雲”的美,得以在耳機外殼上呈現。

戴上耳機,音樂流轉之間便是一場時光的旅行:山靈ME200

山靈ME200的外殼使用了DLP 3D工業打印技術,造就了輕巧(單隻重量僅6.3克)、耐用的一體化無縫腔體。山靈ME200的工模造型加載了上萬對人耳模型數據採樣大數據,配合進口樹脂的親膚特性,佩戴的舒適性非常不錯。

戴上耳機,音樂流轉之間便是一場時光的旅行:山靈ME200

在線材方面,山靈ME200選擇了日本古河的每股24線芯高純度無氧銅鍍銀線,線材比較粗且意料之外的柔軟,在使用時不易發生纏繞的情況。繞耳的線材部分帶有PE熱縮管,可以讓線材更好的繞掛在耳廓上。

古河24線芯高純度無氧銅鍍銀線的線色銀白,同樣具有對光線的反射效果,跟“流光太陽紋”的耳機殼非常配,線材端口金屬材質也都是銀白色系,視覺整體感很不錯。

另外,山靈ME200採用的MMCX膨脹插針,是加厚鍍金工藝,耐用性會更好。MMCX膨脹插針好處還在於,用戶可以根據需求直接換線(單端3.5mm、平衡2.5mm/4.4mm),不論是玩法的樂趣還是更省銀兩的優點,MMCX膨脹插針都遠遠優於不可換線的機型。

戴上耳機,音樂流轉之間便是一場時光的旅行:山靈ME200

山靈ME200加載的“流光太陽紋”華麗的視覺感,是吸引燒友們的一部分元素,另一部分自然是山靈ME200“圈鐵”入耳耳機的身份。

山靈ME200採用的是美國樓氏與山靈聯合定製的動鐵單元,動圈單元選用了雙磁路雙腔體單元(10mmPU+PEEK符合震膜)。

(“圈鐵”入耳耳機是同時搭載了動圈和動鐵單元的方案,動鐵單元的優勢在於中高頻部分的演繹,解析、瞬態、精細度都要優於動圈。動圈單元在低頻的彈性方面更為寬鬆自然,音樂的感染力更勝動鐵單元。動鐵與動圈結合而成的“圈鐵”,就是為了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帶給聽著更好的音樂還原素質。)

戴上耳機,音樂流轉之間便是一場時光的旅行:山靈ME200


從目前,大多數人都選擇智能手機作為音樂播放器的狀況來說,一副耳機的易於驅動特性,與三頻素質、調教風格、口味,同樣是不容忽視的部分。

從參數上看,山靈ME200的20Ω阻抗,111dB靈敏度都是符合易於驅動耳機的特性範疇的,從實際的使用情況來看也確實如此,但不同的智能手機驅動力還是有一些差異的,比如我使用一加5T驅動山靈ME200就要略好於iQOO Neo,畢竟各家智能手機的移動平臺方案以及音頻處理芯片加載情況也都各有差異。

戴上耳機,音樂流轉之間便是一場時光的旅行:山靈ME200

在測試山靈ME200聲音聽感時,我也用山靈UP2全格式Hi-Fi藍牙解碼耳放進行了參考。山靈對於Hi-Fi便攜器材的方案是夠全面的了,是“要磚有磚”、“要便攜耳放有便攜耳放”,即使目前很多旗艦智能手機砍掉了3.5mm模擬音頻端口,但透過山靈UP2全格式Hi-Fi藍牙解碼耳放,具備的OTG與藍牙無線傳輸的方式,一樣可以很便捷的在出行時與音樂相擁。

初聽之下,山靈ME200的刺激感並不強烈,沒有以往動鐵耳機那種“手術刀”般的剝離層級,整體的風格很柔和,在這種寬鬆度比較強的自然聽感下,可以讓人就這麼一直的聽下去,進入到沉浸的狀態。

戴上耳機,音樂流轉之間便是一場時光的旅行:山靈ME200

從另一方面也可以說,三十多年的積澱下到了山靈的這個層級,已經不需要在產品聽感上過多刻意炫技,舉手投足之間就可以流露出沉穩的宗師風範。

山靈ME200的低頻下潛深度是很足夠的,在低頻的量感拿捏的尺度很準、很穩,但它只給你恰如其分量,讓聽感始終保持清爽。高頻段部分也是如此,叫人並不會感受到刻意的進行了抑制,高頻段就是向上延伸至頂點時,你也會覺得它是遊刃有餘的,而不是強弩之末的力竭。對於中頻段人聲的情感傳遞是到位的,沒有什麼明顯的修飾,雖然不像有些耳機調教的那麼“抓心”,但就是可以讓你一直樂於聽下去。當然,山靈ME200呈現的冷靜並不是監聽耳機式的平直,而是符合Hi-Fi均衡路線的調教。

戴上耳機,音樂流轉之間便是一場時光的旅行:山靈ME200

山靈ME200是款很有意思的Hi-Fi耳機,初見它華麗的外觀,會叫人猜測它會屬於聽感偏向於“毒”的風格,然而它卻是很冷靜的均衡路線。聲場不大不小,人聲位置是略有距離的不貼耳,還原音樂曲目的信息量也不過度,也沒有明顯的“腔調”口音,音色的溫暖性也不似前一款耳機,它就是不要用個性的彰顯來引起你過多的注意,但我覺得這正是它的特性所在:時刻充滿的掌控力。

對於耳機產品的聽感評價,有的寡淡如水;有的濃烈如酒;有的清冷如冰;有的溫潤如茶,但山靈ME200並不在列,如若非要一比,我倒是覺得它像一劑性溫去火的湯藥,讓你心情輕鬆周身舒適的沉浸於音樂之中,叫人很難抗拒。而且千元定位,也確實是我們能夠承受得起的Hi-Fi,綜合聽感來說,即使是能折騰的燒友,也應該能安心的聽上一段時間,如果是初燒我估計能心滿意足的用很久,有這麼一款讓你安安心心聽音樂的耳機,我覺得蠻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