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3.7:分時圖分析,值得了解

前言:繼續上硬貨來說一說關於“分時圖分析”。

(一)導言

在日線圖上,成交量與價格表現出特定的形態特徵,這些形態特徵同樣也會出現在更短週期的圖表之中。比如在60分鐘、30分鐘或15分鐘週期的K線圖中都可以應用量價關係來分析行情走勢。需要注意的是,技術分析所用的時間週期越短,其可靠性越低,時間週期越長可靠性越高。理由很簡單,比如一個交易日內有240分鐘,如果用30分鐘週期K線來分析走勢,那麼在30分鐘內的一個量價齊漲形態,可能只是說明一天之中的某兩三個小時處於強勢之中,而從日線上來看,可能只是下跌趨勢之中的一根反彈陽線而已。短週期分析應該以長週期作為背景,在長週期K線圖趨勢良好的前提下,再從短週期入手,找具體的買點與賣點。當長週期與短週期達到共振點的時候,就是最佳的操作機會。當日線上走好,處於買點時機之中時,通常都是在分時圖上找細化的買點。分時圖如圖所示。分時圖是看股價實時波動的窗口,從中可以看到一白一黃兩條價格線。白線表示的是實時成交價格,它是用每分鐘的最後一筆成交價連結而成的;黃線表示的是實時的成交量加權價格,它把每分鐘的成交量與價格進行加權平均計算,黃線也被看作是一天內的平均成本線。

3.7:分時圖分析,值得了解

每一筆分筆刷新數據都表現在分時價格線上,那麼如何確定具體的買入點和賣出點呢?想要使買入的成功率提高,需要格外關注分時圖中黃線和白線的位置關係。黃線是平均成本線,能反映出當天平均成本的變化情況,當白線在黃線之上運行時,表示市場的平均成本在價格之下,黃線對白線有支撐作用;當白線在黃線之下運行時,表示市場的平均成本在價格之上,黃線對白線有壓力作用;可以把黃線看作白線的“價值”,黃線對白線有吸引作用。白線和黃線的關係與均線和MACD指標中講到的快線與慢線的道理相似,快線帶動慢線,慢線吸引快線。當快線與慢線發生黃金交叉時是買入機會,當快線與慢線發生死亡交叉時是賣出機會。在目前國內股票T+1(當日買入,次日才能賣出)的交易制度下,受制度所限,不適合做太短線的操作,我們在分時圖中找的買點一定是在日線上或大週期上已經是買點的時間窗口之內。

3.7:分時圖分析,值得了解

上漲分時走勢特徵圖


在分時圖中,健康的上漲走勢有如下特徵:

(1)黃線方向向上。(2)白線大部分時間運行在黃線之上。(3)白線逐波攀升,每波拉昇的波谷和波峰都高於前一波的波谷和波峰。(4)拉昇時量價齊漲。

(二)怎樣運用分時圖來研判大盤

當股指跳空高開

1)股指跳空高開後半個小時內,一直運行在缺口上方強勢上揚,如出現此種情況,當日大盤判斷收為陽線,可以在盤中回調時吸納。2)股指跳空高開後半個小時內,股指先跌補完缺口後再上揚,在10點時股指處於上漲狀態的話,也應判斷當日大盤收陽,但準確的幾率沒有第一種高。3)股指跳空高開後半個小時內,股指一路下跌,在10點時股指處於下跌狀態,則應判斷當日收陰,當日應小心操作。

衡量當日股價走勢強弱的三條原則:

(1)看個股強弱程度,漲跌幅與大盤對照

大盤跌它小跌,大盤漲它大漲,這類分時是理想的分時走勢。特別是在大盤不好時,大盤下跌它橫盤抗跌,大盤平穩它上漲的走勢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2)個股的活躍程度,換手率與大盤對照

換手率是交易雙方對市場的反向認同程度的反映。反向認同度越大,換手率越大,反向認同度越小,則換手率越小。學習更多K線知識盡在微信公眾號:K線奧秘。換手率過小,說明市場交易不活躍,此類個股不宜大資金的安全進出;換手率過大,說明籌碼鬆動明顯,短線容易出現反轉走勢。根據經驗短線操作最好選擇3%--8%換手的個股。

(3)盤中走勢,均價線原則

當日盤中最低點,不允許跌破前一天均價線,否則就視為走弱。白線站穩黃線上,是短期起穩的一個標誌

盤中震倉

對於有些個股,莊家為洗出散戶的籌碼,經常採用盤中猛烈震倉的方法。在分時圖上,股價時而漲勢洶洶,時而猛烈下跌,許多散戶經不起恐慌,會選擇交出籌碼。當莊家覺得時機合適了,震倉便會結束,真正的拉昇開始。這種走勢中,投資者應該看清莊家意圖,拿住籌碼等待反彈。

3.7:分時圖分析,值得了解

頭肩底

頭肩底是一種經典的股價形態。股價經過反覆震盪,在創出新低之後開始回彈。當股價再次回升到均價線之上,則可確定頭肩底的形態已經形成,股價還將繼續上漲,投資者此時可積極買入。

3.7:分時圖分析,值得了解

雙底

分時圖上,當個股的股價在下跌到一定程度,兩次觸底後開始回升,則意味著股價很快要上升。此時如果伴隨著量能放大,則能確定是莊家要開始拉昇股價,投資者可抓住時機儘快買入,一般當天就能獲利。二次探底拉昇的時機一般在下午,尤以神奇的下午兩點半為多。

3.7:分時圖分析,值得了解

分時買入策略:

(1)分時圖走勢滿足健康的分時上漲特徵。(2)在白線在波谷處,方向向上時買入。(3)建議分批買入,把收盤前作為一個買入時點。

3.7:分時圖分析,值得了解

分時圖上的買點

圖示當時黑馬線MA10方向向上,均線MA5與MA10已經發生黃金交叉,處於買入時間窗口內。如果投資者在這時還沒買入或準備加倉,就需要找到一個相對高效的買入點。這個買入點應該滿足,是短線相對低位,買入後股價具有很大的上漲可能。開盤雖然是低開,但這時在大週期的買入時間窗口之內,要找的是分時線上的買點。當日開盤後不久,該股的價格線白線就帶動量價平均線黃線向上移動,等開盤走勢穩定之後,該股出現了放量上漲,符合上漲分時走勢特徵。在高於前一日收盤價之後,並且離黃線不遠的位置,當白線突破前高時是合適的買點。在買入時最好採取分兩至三次買入的策略,注意在黃線附近買入,如果在黃線之上太遠買入則容易追高;把收盤前三分鐘作為一個買入時點,這樣如果第二天有異常的變盤,可以賣出部分股票,可以避免一些盤中發生的變盤情況,如果全部重倉在開盤買入,遇到下午變盤的情況時,則只能眼看著陷入虧損的被動局面。用同樣的方法,可以在分時圖上找具體的賣點。賣點應處於日線圖或更大週期圖中的賣出時間窗口內。比如當價格跌破黑馬線的時候,已經可以短線賣出,這時可以在分時圖上找一個賣出成功率高的賣點。這樣的賣點應該滿足,是在短期內的平均高價位,並且價格繼續向下的可能性很大。

在分時圖中,下跌走勢有如下特徵

(1)黃線方向向下。(2)白線大部分時間運行在黃線之下。(3)白線逐波降低,每波下跌的波谷和波峰都低於前一波的波谷和波峰。(4)成交量減小,下跌放量。

分時賣出策略:

(1)分時圖走勢滿足下跌特徵。(2)在白線在波峰處,方向向下時賣入。(3)分批賣出,在黃線附近,並且向下突破前低時是較好的賣出點。

3.7:分時圖分析,值得了解

分時圖上的賣點


從日線上來看,當天已經是上升波段高位回落之後,處於黑馬線MA10之下的賣出時間窗口之中,如果在這時還持有股票,短線來說上漲的機會已經很小,最佳的選擇就是找一個相對較好的賣點。在圖中可以看出,當天一開盤就開在昨日收盤價之下,是一個低開,低開後不久,白線價格線就開始帶動黃線進一步下降。在賣出時間窗口之中,這時要考慮該股有進一步深跌的可能,需要考慮賣出操作。當天價格線有兩次向上的反彈靠近黃線,圖中用圓圈標示的位置,這兩個位置符合共同的特點,就是滿足下跌分時特徵,並且在黃線之下,白線跌破前低,因此說,這兩個位置是賣出時間窗口內的短線優選賣點。該股在下跌中一直受到黃線的壓制,下跌放量是行情轉壞的明顯特徵。

後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