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修武縣國土資源局“出妙招”助推鄉村振興

■河南經濟報記者 雒長雨 通訊員 周鋼旦

在貫徹落實習近平鄉村振興河南要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中,如何助推鄉村振興、做好發展和保護土地自然資源這篇大文章成為擺在國土資源工作人員面前的一個極為重要的任務。修武縣國土資源局通過積極探索,強措施、出妙招,效果顯著。

完善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土地制度是農村的基礎制度”,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沒有一個最嚴格的管理制度,管理就會一片混亂,保護土地就成了一句空話,所以建立健全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至關重要。在管理上,該縣明確責任,實行目標化管理,局、所、村層層簽訂基本農田保護目標責任書,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保護、管理、審批等各項規章制度。

建立基本農田保護網絡。該局在全縣各行政村建立了基本農田保護網絡,對全縣基本農田進行監測、監督,及時反饋出現的問題。通過三年的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基本農田保護信息員也起到了重大作用。一是發揮了宣傳作用。各村信息員充分利用自己紮根農村與群眾緊緊相連的有利條件,以言傳、廣播、辦黑板報等形式把管理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傳到了千家萬戶,使之家喻戶曉,增強了廣大群眾的基本農田保護意識。二是發揮了監視作用。信息員生活在最基層,堅守在第一線,每天與群眾朝夕相處,問題發現快、信息傳遞及時,若發現有“風吹草動”能夠及時上報,能夠及時發現和制止各種違法違規佔地行為,徹底解決了國土資源所信息閉塞的問題。三是發揮了穩定作用。通過信息員調解各種土地糾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從源頭上減少了涉土信訪案件發生。

樹立基本農田保護標誌。該縣對基本農田進行了合理、長遠的規劃,結合實際情況確定了基本農田保護區,對所有保護地塊不定期進行全方位的拉網式排查,核實面積,增補和整修基本農田保護碑,確保每一塊基本農田都有保護標誌。同時,將被保護的基本農田繪成圖紙,利用牆體板面在各村主要街道進行公示,讓群眾明白被保護的基本農田地塊位置,讓大家聯起手來共同保護。

實行基本農田保護巡查。該縣將各村重點保護的基本農田地塊、公路沿線及各村莊周圍分別劃分為一、二、三級巡查區,土地工作人員分片落實責任,簽訂目標責任書,對各巡查區進行定期巡查,並做好巡查動態記錄和日誌整理,哪個轄區發生違法佔地案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三秋”“三夏”換茬期間容易出現亂佔亂挖現象,農閒季節容易出現私搭亂建現象,該縣要求各基層所保持巡查的不間斷性,同時還不斷加強執法監察工作人員的法律法規和業務培訓,加強執法監察人員的廉政教育,使其做到嚴格執法、秉公執法。

集中整治違法違規用地。為進一步規範土地管理秩序,嚴格糾正違法違規用地行為,嚴守耕地“紅線”,該縣不斷開展查處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未批先用、亂佔耕地等違法違規用地集中整治行動。在整治工作中,該縣一是把宣傳放在工作首位,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介,大力宣傳國家加強土地管理、嚴格保護耕地和依法依規、節約集約用地的政策與要求,宣傳國家堅決制止土地違法違規行為的決心,為集中整治行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二是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督促違法違規用地者自行整改、自行拆除建築物、自行復耕土地。三是對在規定時間內拒不自行整改的違法違規用地,組織進行集中整治。四是對於集中整治後的違法違規用地現場,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復耕。通過集中整治,增強了社會各界依法依規用地的觀念,規範了土地管理秩序。

從盤活存量用地上找出路。該縣結合本地實際,對廢棄的磚瓦窯場、工礦廢棄地及閒置低效利用土地的具體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查摸底,制訂整治方案,開展整治活動,通過整治騰出土地;對死滯企業、停產和半停產企業及一些倒閉企業和破產企業等現有存量建設用地、廠房,因廠制宜採取一廠一策的形式進行盤活。通過上述兩種方法,將存量土地資源進行合理規劃,並逐宗登記造冊,建立數據庫,為政府決策提供準確依據,為項目建設及時提供用地,以此節約土地資源。同時,對“空心村”進行治理。在這方面,修武縣周莊鄉做得非常到位,把集約節約用地作為土地管理工作的重頭戲,成立了“空心村”治理領導小組,制訂了實施方案,由國土資源所牽頭組成了治理“空心村”工作隊,隊員利用發放傳單、召開會議等形式廣泛宣傳節約用地的重要意義,使群眾提高了認識,增強了配合治理“空心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近年來,周莊鄉先後對郜屯、張弓鋪等村進行了治理,騰出空閒地160餘畝,利用這些空閒地為350多戶村民規劃了宅基地。張弓鋪村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小村,通過“空心村”治理,騰出宅基地20多畝。郜屯村原來由5個自然村組成,住宅不集中,空閒地多,通過並村,復耕開發舊宅基地100多畝,每年為該村帶來5萬多元的收入。近年來,全鄉節約耕地1000餘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