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馬頭牆之美

很多人喜愛馬頭牆,

因為馬頭牆本身帶有一種歲月沉澱的韻味,

磚牆牆面以白灰粉刷 ,牆頭覆以青瓦兩坡牆簷,

白牆青瓦,明朗而雅素,

總能帶來一種蘊含著雅緻和樸素的歷史質感,

也許是這麼多人這麼愛馬頭牆的原因之一。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是指高出兩邊山牆牆面的牆垣,

也就是山牆的牆頂部分,

因形狀酷似馬頭,故稱“馬頭牆”。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小橋流水桃源家,粉牆黛瓦馬頭牆”

這是對徽派建築最為形象生動的描述;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是徽派建築的重要特色,

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築密度較大,

不利於防火的矛盾比較突出,

而高高的馬頭牆,

能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的情況下,

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

故而馬頭牆又稱之為封火牆。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而在古代,徽州男子十二三歲便背井離鄉踏上商路,

馬頭牆更是家人們望遠盼歸的物化象徵,

現在看到這種錯落有致,黑白輝映的馬頭牆,

也會使人得到一種明朗素雅和層次分明的韻律美的享受。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徽州地處東南山區,多風多雨易潮溼,暴風重者吹毀房屋,輕者吹翻屋瓦,因此,蓋磚牆瓦頂較為實用;徽州多山多樹,建築材料大量利用磚木結構,在屋頂邊的處理上往往較難,若直接用瓦收邊,風極易吹掉瓦片,漏滲水問題也難以解決。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故而馬頭牆具有一定程度上對建築的保護實用功能。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以層樓疊院,

樓臺亭榭等元素交相呼應,各盡所能,

為人們描繪著一副美不勝收的寫意風景畫,

而且這些元素中又以馬頭牆最具代表性,

因此被視為徽派建築造型中的經典。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徽派建築的色彩又很有特色,

是以黑、白、灰的層次變化組成統一的建築色調,

故馬頭牆與徽派建築的整體色彩傾向是一致的,

色彩基調以粉牆黛瓦為主。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還在江南民居中廣泛地被採用,

有一階、二階、三階、四階之分,

也可稱為一疊式、兩疊式、三疊式、四疊式,

通常三階、四階更常見,

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後馬頭牆的跌落廳,

馬頭牆的疊數可多至五疊,俗稱“五嶽朝天”。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而馬頭牆的造型則是一種“寓意於形”的美學思想,

馬頭牆的“馬頭”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

寓意了主人對“讀書做官”理想的追求。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長短,高低,曲直,

分隔,穿透,延伸。

千姿百態的馬頭牆,

像一幅素雅的山水畫,

在徽州的大地上徐徐展開。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被淡淡炊煙籠罩的馬頭牆,

是徽州四季裡最驚豔的風景。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依山傍水,煙霧繚繞,

阡陌小巷,雞犬相聞,

馬頭牆上是看不完的歲月痕跡,

馬頭牆下是說不盡的悠悠情思。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春天的微風,吹向山川田野,

繁花掩映下的馬頭牆,

流淌著的水墨清香,靜謐悠遠。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夏天的細雨,散落在小巷裡,

明朗素雅的馬頭牆下,

是一路清新無比的綠意。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秋天的楓葉,流連於村落中,

被染上紅色的馬頭牆,

是來自秋天裡最美麗的邂逅。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冬日的飄雪,飄灑在天空裡,

悄悄覆於馬頭牆上,

靜看那一刻稍縱即逝的絕美。

馬頭牆之美

白色,灰色,深藍色,

馬頭牆的美,渾然天成,

只需抬頭去看看牆外的天空,

就能將時光鐫刻到人的心底。

馬頭牆之美
馬頭牆之美

時光斑駁了牆面,

歲月蒼老了容顏,

可那馬頭牆下的往事,

卻成為此生不忘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