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媒體的自我修養

媒體的自我修養

人之所以文明,是因為人有了修養;一個行業想要成熟,也必須找到自己應有的修養!

在寫這篇文章時,我已經做了三個月的新媒體編輯,短暫的經歷,讓我重新認識了一下這個行業!

媒體行業在歷經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後,早已經重新洗牌,傳統媒體的價值操守已經鮮有人問,新的行業道德標準尚未成型,一切還只是野蠻的生長;

從博客論壇,到微博微信,傳統媒體平臺的影響力漸漸縮小,無數的自媒體,小眾媒體崛起,正如微信公眾號的宣言: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從結果上看,更多的聲音被釋放了出來!

從效果上看,更多不負責任的言論也被釋放了出來!

在近些年裡,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事情,在媒體的監督下正在逐漸變好,例如社會公德方面,隨地扔垃圾,旅遊景點“到此一遊”等惡習正在輿論的引導下漸漸消失,公眾場合個人素質在近年也獲得了逐步提升;媒體輿論在改善社會風氣方面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但同時,媒體也在作惡,虛假宣傳打廣告,為了賺錢什麼樣的稿子都能寫,肆意傳播謠言,助推各種反智言論在社會上大肆傳播!煽動了很多錯誤的社會情緒,這是危害極大的,損害了讀者理性思考,分析的能力!

雖然媒體之中尚有部分堅守者,他們捍衛著社會正能量,維護核心價值觀。

但是,在眾多新媒體之中,無恥確實比高尚更容易盈利!逢迎諂媚抖機靈更受讀者的歡迎,在雙方自由選擇的環境下,保持高尚意味著落伍!

這與媒體的資本化有關,也與整個行業缺乏價值操守有關。

筆者認為,當下新媒體行業現在仍舊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大多數新媒體不具備反思的能力,今天,我們的社會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在湧現越來越多的問題,比如安全事故,企業道德問題,而媒體則是這些事件的第一批接觸者,他們的態度直接引導了大眾,大多數媒體遇到社會事件時,第一反應是什麼?

蹭熱點,表達觀點,事實本身是什麼,已經不重要,各個媒體工作的重心是如何根據熱點事件,寫出吸引眼球,博得大眾認可的觀點,而並不是探求社會事件背後真正的原因。

事件熱點一過,便鮮有媒體問津,這就是大多數媒體的做法,對大事件的責任感不夠,導致對社會問題的分析,解決辦法的探討都沒有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這是一種缺乏反思能力的表現!

二·一部分媒體從業人員缺乏職業價值觀,部分媒體,產生了更多的噪音,而沒有產生更多的價值!

在今天,什麼樣的聲音能夠引起大眾的關注呢?自然是能夠引起讀者共鳴的文字,煽動讀者情緒的報道,以一種感性的態度去將自己的情緒宣洩出去,而不對新聞本身負責;觀點有時候比事實更重要!

這樣新聞或事件雖然被公眾熟知,但真實性無法保證!反而有可能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近些年來,謠言的廣泛傳播,錯誤生活觀念的盛行,與部分媒體不負責任的言論有很大的關係!

每一個行業自有其特色,新媒體在歷經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博客論壇,到微博微信,傳統媒體平臺的影響力漸漸縮小,無數的自媒體,小眾媒體崛起,正如微信公眾號的宣言: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今天的新媒體呈現出很多趨勢,比如:小眾化,去中心化是一個趨勢,全國人民看一篇新聞報道的時代早已遠去,今天,即使我們今天所說的爆款熱文十萬+也不過是某一個小眾團體內的輿論狂歡。

又比如:流量為王的價值導向;媒體數量的井噴,意見領袖(雞湯博主)的崛起,觀眾的注意力也在不斷的分散!在流量為王的盈利標準下,如何搶奪用戶的關注,自然也就成了各個媒體運營的重中之重!在搶奪流量的過程中,可以明顯看出,我們的媒體存在先天不足!

有成功的媒體曾宣稱,做自媒體一定要懂人性,人性的七個弱點貪食,色慾,貪婪,傷悲,暴怒,懶惰,自負,以及傲慢!一篇成功的文章必然要抓住其中一點或幾點!

這種趨勢的結果,並沒有讓更多的聲音被髮出!也無助於多元價值觀的形成;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當下的媒體行業究竟應當如何規範,如何樹立自己的行業價值觀?這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問題也在漸漸改善,相信,只要我們需要給這個行業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思考!總有一天,它會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媒體的自我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