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 世界盃給校園足球帶來什麼啟示

世界盃給校園足球帶來什麼啟示

中國校園足球小將在俄羅斯世界盃期間與外國青少年選手交流。資料圖片

俄羅斯世界盃點燃了全世界球迷的激情,也引發了中國足球尤其是校園足球工作者的冷思考。為此,本期我們特約了幾位校長分享他們的感想和體會。——編者

姆巴佩留給翠園足球的半個身影

韓冬青

世界盃落幕,全世界似乎都平靜了。

其實,我沒有精力也沒有時間去看更多世界盃的現場直播,也沒有特別在意每場比賽的勝負,但我一直關注一件事,那就是參加今年世界盃的年輕球員,因為他們離開校園不久,是跟我們校園足球最近的人。

“有些人不像人,像妖魅。姆巴佩在這個夜晚,就像一道閃電——姆巴佩超車,姆巴佩梅開二度!當19歲少年如風般從球場飄過,阿根廷的防線如同90歲老人一般遲緩。這封神的一戰,姆巴佩用自己獵豹一般的速度,讓全世界陷入恍惚之中。”這是某媒體描述法國隊姆巴佩賽場表現的報道,淋漓盡致,激情澎湃。

法國與阿根廷大戰之後,評論如潮,我校足球俱樂部的教練給我發來幾張圖片,其中一張是2015年我校5名學生即將轉會恆大足球俱樂部並代表廣東隊參加全運會,為鍛鍊隊伍,廣東省隊應邀參加在德國舉辦的德國多特蒙德魯爾杯國際足球賽與姆巴佩所在的摩納哥青年隊比賽入場時的照片。3年過去了,誰能想到,一張隨意拍出的入場照片中那個只露出半個身影的16歲少年姆巴佩,如今已是世界盃賽場叱吒風雲的足壇新星,甚至成為世界足壇新的領軍人物。

反觀當時我校的那些佼佼者,雖然已經出現在國內職業足球俱樂部的梯隊中,但還沒有成為國內的一線隊員,當年他們還能看見姆巴佩的半個身影,現在恐怕已無法看到他的絲毫身影了。

我知道,我們這些孩子的足球天賦不能與姆巴佩這樣的足球天才相比。可他們畢竟也是全國高中聯賽總冠軍的主力隊員,能夠進入國內一流職業足球俱樂部的青訓隊伍,說明他們具備了一定實力。當年他們也就比姆巴佩大了兩歲左右,但3年過去,他們之間相差了十萬八千里。是孩子自身的原因,還是成才機制?是青訓水平,抑或是體能、是速度、是爆發力、是技戰術?相比之下,中國足球有太多疑問。

翠園中學足球俱樂部在獲得校園足球全國總冠軍以及部分球員進入大學和職業隊後,也引來社會各界甚至一些專家的質疑。翠園中學是深圳市一所優質重點學校,所以有很多政策和資源優勢,但取得成績的畢竟是一小部分學生,這和校園足球所倡導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目標是否矛盾?校園足球會不會又搞成“應試足球”“精英足球”……

其實,中國的校園足球一直都在普及和提高上糾結。在學校層面國家提倡要積極推進足球課程、班級聯賽等,我想說的是,這沒錯,但它並不是校園足球的唯一目的,而只是開始的普及階段。

校園足球既要普及,也需要提高,普及與提高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校園足球的提高,是在普及中提升的過程,由體育教師在學校為孩子們上課,培養孩子的基本足球技術和技能,這是校園足球的普及;在普及的過程中,選出好“苗子”參與學校的班級聯賽,這是第一次提升;參加班級聯賽表現突出的孩子,代表學校參加各級聯賽,這是第二次提升;選拔出優秀者參加更高級別的比賽和訓練,就是更高級別提升的過程,這就是校園足球的提高,而這些提升需要由更專業的足球教練來完成。

我們必須對這個問題有清醒的理解和認識,那就是提高是校園足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不能用“提高的思維”去研究校園足球的“普及的問題”,也不能用“普及的思維”去看待“提高的問題”。

校園足球最重要的任務是擴大足球人口,從而及早發現有足球天賦和特長的孩子,然後經過專業的引導和訓練讓孩子們成為足球人才。而這些足球人才甚至球星就來自我們的校園,來自我們的身邊,又會帶動更多的孩子喜歡足球、熱愛足球,這就是校園足球的魅力所在,也是校園足球的蓬勃生命力。沒有區域性校園足球的厚實基礎,也不可能有翠園中學足球俱樂部今天的發展壯大。

今年世界盃上姆巴佩這批19歲追風少年的湧現,給中國足球一個警示,從校園走出的足球人才,職業足球的青訓體系該如何面對他們。

(作者系深圳市翠園中學校長)


為足球夢追尋一個支點

管傑

世界盃期間,作為一名足球運動愛好者、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校長,我在密切關注賽事的同時,內心也不禁為中國足球感到遺憾。

尤其在觀看了日本、韓國的比賽後,感觸頗多。個人認為,從足球戰術到人員培養,從足球戰略到人員的精神狀態,日韓兩國都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在感慨日韓足球發展進步的同時,筆者也在思考,中國足球何時能再次與世界盃牽手?如何能借校園足球的“東風”脫穎而出?

筆者想起了2017年3月31日王寧副市長考察北京市第十八中學與國安金冠合作共同打造的方莊試驗區後的明確指示:北京市第十八中學這個試點,值得推廣,值得總結,需要進一步完善,還要進一步提升。

足球進校園的意義,可能已經遠遠超出了足球本身,筆者深感責任重大。

校園足球,依託的是校園。我們的鄰國日本以及韓國在校園足球方面做得很好。現在我國各個地區都在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相關各方大力支持校園足球訓練。尤其是學校,體育課大都安排了足球課,讓學生們能夠多接觸足球。然而,出於各種原因,特別是訓練時間較少、訓練內容不成體系,導致校園足球更多的情況下只能達到讓學生們參與的目的。從長遠來看,很難達成培養優秀足球后備人才、進而提高整個國家足球運動水平的目的。

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校園足球做強、做實?這些年,筆者所在的北京市第十八中學進行了相關探索。

區域聯動。歐洲足球發達國家都是紮根社區,形成梯隊系統,以業餘俱樂部為點,覆蓋社區。為此,我校利用方莊教育集群這個區域平臺,藉助國安金冠青少年訓練營,聯合教育集群內其他單位為學生開展了可持續的足球訓練,這為打造家、校、社會全方位支持校園足球奠定了基礎。

生態培養。實踐中,爭取讓我校轄區上學的,有過一年足球訓練的幼兒園畢業生中的尖子隊員留在以十八中附小為主、方莊其他小學為輔的教育集群內,繼續進行足球專業化訓練。這樣,在小升初環節上,就可以擇優錄取品學相對兼優的隊員進入校隊。由此建立的方莊教育集群足球框架,就以十八中學為紐帶,貫穿上下,形成以十八中附小、幼兒園為基礎,北理工、北航、農大、北工大以及各俱樂部為出口的一條龍體系,夯實金字塔式校園足球發展的健康生態。

以賽促訓。據瞭解,日本明年開始設置高中聯賽。該聯賽將把各個區縣的冠軍隊伍組織到奈良,進行一年一度的高中比賽;下面設置相對應能夠銜接的初中比賽、小學比賽,上面設立高校聯賽,真正做到了“四級聯賽”。這一聯賽機制將有力解決日本足球人才的梯隊建設問題。我校今後將在學習借鑑這一先進聯賽制度的基礎上,完善區域貫通機制,同時加強與相關高校、國安金冠等單位的積極聯繫,促成良好的訓練氛圍,建立我校特有的競賽體系。

令筆者感到欣慰的是,幾年的實踐,我校校園足球建設小有成就。北京十八中初中部王梓蒴等6人參加了由北京市足協組織的下一屆全國運動會的2001—2002年齡段的第一期選拔賽。北京十八中高中部王海樂、李京潤、周新成三位同學於2016年3月入選國安俱樂部的1999—2000梯隊,現已完成由十八中新星青少年俱樂部到國安俱樂部的轉會手續,成為正式隊員在北京香河國安俱樂部的訓練基地訓練。

接下來,我校將立足現有基礎,聯合更多學校和社區,為更多懷揣足球夢的孩子提供一個圓夢的“支點”,為校園足球乃至中國足球的發展,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作者系北京市第十八中學校長)


在孩子心中播撒愛足球的種子

劉君

足球,世界第一運動!足球世界盃,全球體育大狂歡!

作為校長,我眼中看到的是不一樣的足球世界盃!足球,非球!

30多萬人口的冰島,其國家隊馳騁世界盃;400多萬人口的克羅地亞,能站在世界盃決賽賽場;德國、巴西、阿根廷等足球勁旅早早離開世界盃……看來,決定在世界盃舞臺能夠走多遠的不只是靠國力強弱、國家大小或人口多寡,而是需要所有參與者的熱愛、投入與付出!

從學校間的對比看,我校的規模、學校條件完全可以看作是巴西、德國、阿根廷等強國與冰島、克羅地亞等小國的對比。但我們在過去十年做出了類似於冰島和克羅地亞一樣的“以小博大”的成就。概括而言,我們是在真正用心地經營足球,我們的理念是:足球,非球!

首先,我們認為小學校園足球是關於集體和國家榮譽的盛宴,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抓手。世界盃足球巨星雲集,梅西、C羅是當今地球上被公認的最偉大球員,如果他們不能夠代表國家奪得“大力神杯”,那麼他們在足球史上的地位就會大打折扣!

我們在開展足球活動時,首先要讓孩子們明白,踢足球不僅僅是一項體育運動,更是國家榮譽的象徵,通過世界盃和各類比賽,讓孩子們瞭解那些為國家作出偉大貢獻的中外足球明星,瞭解他們的努力、艱辛、付出,瞭解明星成功背後的故事。

其次,足球賽場展示的是意志,是夢想,是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足球是圓的,因此場上充滿變數,同時足球場上沒有常勝將軍。世界強隊荷蘭、意大利無緣本屆世界盃;30多萬人口的冰島卻躋身決賽32支球隊當中;而400多萬人口的克羅地亞進軍決賽!

孩子們都渴望成功,期盼勝利,卻很難接受失敗,不敢面對挫折。我們要通過世界盃告訴孩子們:要有夢想,要堅持,要努力,不拋棄,不放棄。

同時,足球是團隊合作的勝利,球星固然重要,但團隊合作才能萬眾一心取得好成績。冰島隊不少球員都是業餘選手,克羅地亞也沒有星光閃爍的超級明星,但團隊合作和集體的力量才成了決定勝利的關鍵。

再其次,足球需要勇於拼搏、把握成功機遇的進取精神,永不言敗,一切才有可能。我們要讓小球員知道,第一分鐘丟球不可怕,最後一分鐘也可以改寫比分。時間在分秒之間,距離在毫釐之間,要積極創造機會才可能獲得成功,永不言棄!

最後,世界盃球場展示的是夢想和信仰的力量。很多足球運動員從小立志足球運動,並矢志不渝堅持夢想,最終獲得成功。因此,我們要把愛足球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心裡,並讓孩子們夢想的種子生根發芽,讓更多有天賦的學生成為能夠為祖國爭光的人。

足球強國的成功不僅僅是職業化、商業化的成功,更是學校教育的成功,是全民濃厚足球文化的成功。

(作者系重慶市南岸區珊瑚浦輝實驗小學校長)


理順校園足球的三對關係

沈斌

日本足球教練岡田武史曾對中國足球做出這樣的評價:“足球運動的普及,需要廣泛的基礎。日本足球協會的註冊青少年球員(18歲以下)的人數是75萬多人,而中國的這一數字,截止到2016年僅為4萬多人。中國目前的人口是日本10倍以上,按這個比例計算,中國青少年球員應該達到750萬。”

足球人口的基礎在哪裡?毋庸置疑,肯定是在校園中。作為一名小學校長、一名球迷,筆者認為建設和發展校園足球,需要處理好以下三對關係。

一是處理好校園足球與校園足球隊的關係。這是決定“足球人”基數的問題,人口基數越大出現人才的概率才會越大。截至2017年底,我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超過2萬所,假如每所學校有1000人,那麼從事足球運動的基數將達到2000萬。若是校園足球被誤解為“學校有足球隊就是校園足球”,那麼中國“足球人”的基數頂多只有60萬。在2000萬到60萬之間,足以決定大量有天賦的足球人才的流失。基於此,發展校園足球必須要以群體性足球為立足點,在開設每週一次足球課、每天一次足球練習上下功夫,做到面向全體、人人參與。

二是處理好培養對足球的興趣和發展足球能力的關係。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一切行為的始發點,也是一切行為得以維繫最有力的保障。人的成長規律也告訴我們,每個人運動能力的發展都有其突增期,一時的高低並不能決定一生能力的高低。對於孩子的足球培養,首先應當從激發興趣開始,要注重足球文化的培養,讓孩子們從內心出發,去喜歡、去發展足球能力。學校所要做的就是開發“寓教於樂”的課堂教學方法,提供多種多樣讓孩子展示和表現的舞臺,創設充足的玩和練的時間與空間,讓校園始終瀰漫足球運動氣息。

三是處理好夯實基礎與“爭名奪利”的關係。縱觀我國足球運動員的成長過程,年齡越小在國際舞臺上的成績和表現就越好。這說明我們的足球太過於注重爭名奪利,許多學校是帶著功利性的目的在發展校園足球。實踐中,不少地方不能從學生的自我需求與身心發展的規律出發,而是一味追求比賽帶來的成績效應,忽略了足球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足球的校園足球發展目標。

在筆者看來,開展校園足球必須淡化“政績意識”,紮紮實實地夯實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基礎,提升他們的足球技能,經常開展班班之間、校校之間的足球聯賽,開展形式多樣的足球技能展示活動和嘉年華活動,讓更多的孩子參與進來,通過普及促進提高,利用提高帶動普及,才能真正培養出全面發展、技能出眾的人才來。同時,我們也要最大限度地發揮體育部門、社區、社會機構的作用,建立起全社會關注青少年體質健康和校園足球的網絡,校園足球才能走上持續、健康的發展之路。

(作者系浙江省寧波市鄞州藍青小學校長)


從踢球中學會做人

柯中明

2018俄羅斯世界盃曲終人散。

站在校長的角度,我發現世界盃有很多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甚至警醒的地方,因此,我想從學生成長這個角度談談世界盃。

奇蹟的背後是毅力。四年一次的世界盃,對於每個參賽隊和每個運動員來講,每一次登上世界盃舞臺,都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榮耀。

克羅地亞隊與英格蘭隊的半決賽經過加時賽才分出勝負;曼朱基奇拖著一條傷腿攻入制勝一球;拉基蒂奇發高燒39攝氏度,到了賽場上卻依然不知疲倦地奔跑在綠茵場上。像這樣的運動員有很多,他們面對傷痛,面對強大的對手,不放棄、不拋棄,馳騁在賽場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我想對師生們說,足球場上與其說是技術和戰術的對決,還不如說是意志力的比拼,奇蹟的背後是頑強的意志品質、奮勇拼搏的精神在支撐。

輝煌的背後是夢想。足球比賽如同其他比賽一樣,每個隊員都夢想奪冠。奪冠的過程其實就是參與的過程,在參與的過程中可以實現每個人心中的夢。

我敬重所有參賽隊伍,尤其是克羅地亞隊——儘管它沒有最終奪冠!但他們對足球的夢想卻表現得如此的強烈。正如佩裡希奇說:“20年前,我在家看世界盃,那時就夢想穿上國家隊戰袍,能打進一個重要進球幫助我們晉級決賽,如今夢想實現了。”

是什麼造就了這支創造了輝煌的隊伍?是夢想!是熱愛!因此,我們的同學從小就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心中有夢想,20年後,你很有可能成為像佩裡希奇一樣有用的人。

成功的背後是實力。人們常用“足球是圓的”來寓意足球比賽的不確定性,強隊面對弱旅可能失手,“黑馬”也會從不起眼的角落殺出,這種不確定性,也正是足球比賽的魅力之一。法國隊奪冠是實至名歸,他們贏在實力均衡上,也贏在底蘊深厚上。該隊善於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具備平衡的攻防能力,有著厚實的足球文化,這是他們獲勝的關鍵因素。

我們要從世界盃隊伍中吸取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沒有實力的成功是短暫的,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習慣的背後是修養。本屆世界盃上,日本隊給世界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儘管他們沒有進入8強。但在與比利時隊的比賽中,卻差一點將這個奪冠大熱門送回家。除了在球場上贏得尊重,更讓人敬重的是在輸球之後日本隊隊員仍能將更衣室打掃乾淨才離開,還用俄語跟工作人員道謝!

都說踢球要先學會做人,日本隊輸了球卻贏得了尊重。這種良好行為習慣的背後就是一種修養,這種修養就是文明的體現。

踢球如做人,同學們,從現在就努力吧!

(作者系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市橋中心小學校長)


將世界盃的正能量發揚光大

陳旭

2018俄羅斯足球世界盃完美落幕,正如國際奧足委主席因凡蒂諾所言,“俄羅斯世界盃是最棒的一屆世界盃”,讓全世界人民享受了一場場驚豔的足球盛宴,足球運動也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熱愛,尤其是對廣大青少年產生了較為深遠的積極影響。

也許是受世界盃的影響,如今在我們的校園裡,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姆巴佩已經成為他們的偶像。平時訓練時,許多隊員都在模仿和學習姆巴佩快速、靈活、多變的風格。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姆巴佩等明星不僅激發起孩子們學習足球的內驅力,也將在長期的時間裡激勵更多的孩子投身到體育活動中。

作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校,我校將充分利用世界盃契機,加強青少年足球教育,開啟校園世界盃教育新模式,學習足球偶像的拼搏精神和精湛球技。通過觀看、講解、賞析世界盃等活動激發學生的足球興趣,在全方位研究和學習世界盃的同時,弘揚足球的奧林匹克精神,全面推行校園足球種子計劃,為擴大足球人口,培養中國未來足球人才做出自己的努力。

世界盃給世界留下寶貴遺產,也為我們留下太多思考與想象的空間。我們差什麼,差在什麼地方,我們如何進入世界盃,怎樣才能踢進世界盃等問題,都是我們應該思考和未來亟須解決的問題。眼下,國家高度重視校園足球,也初見成效,但距離質的飛躍還有差距,這就要求我們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要有久久為功、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心和目標,用走足球長征路的精神,將世界盃帶給我們的正能量在中國的校園裡廣泛傳播。

世界盃的大門始終都為我們敞開著。目前,校園足球如火如荼,孩子們積極性很高,但師資不足、場地缺乏、高水平教練短缺等制約著校園足球的開展,這也讓我們這些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校長們心急如焚。我們希望有關部門在解決場地資金等硬件問題的同時,能夠著力解決足球師資和高水平教練員等瓶頸問題,讓校園足球迷們學有人教、教有所長、學有提高、學有成長。

校園足球的蓬勃發展和隊員們足球綜合技能的提升,還需要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多為孩子們創造更多走出校園、走向各地、走向世界的機會,讓孩子們在學習世界各國良好足球技術的基礎上,積累國際比賽經驗,讓他們從小就能向世界先進球隊學習、靠攏。同時,能夠用國際視野、世界眼光,看待我們自己,看待我們和世界的差距。中國夢足球夢,今天的努力,必將換來明日的輝煌,未來我們一定能行!

(作者系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東港裡小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18年7月20日第08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