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家長把握好這4個細節,如廁訓練更輕鬆,孩子獨立如廁不用愁

孩子在小的時候不能自主上廁所,是家長很頭疼得一件事情,他們可能會在床上,地板上,沙發上隨意的上廁所,有時候家長來不及把他們帶到衛生間,他們就已經惹下“禍事”。為什麼孩子不能自己上廁所呢?家長必須要了解到,小孩子不能自主上廁所是有緣由的。

專家指出,在孩子1歲前,由於肛門肌肉發育的不成熟,他們往往不能控制自己大小便。

所以家長強制性的要求孩子必須學會自主上廁所,是很難實行的。訓練孩子進行如廁,家長可以嘗試這樣做:


家長把握好這4個細節,如廁訓練更輕鬆,孩子獨立如廁不用愁

告知孩子大小便是什麼?

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不肯自主上廁所時,或者是他們隨意排洩小便時,選擇批評的方式,用大聲且嚴厲的言語警告孩子,也許孩子會心生恐懼感,這樣更不利於訓練孩子進行如廁。

小孩子的想象力是豐富的,他們也同樣善於觀察。當他們發現,坐便器是一個黑洞,也許會想象到自己被水流給沖走。所以,很多小孩子在坐上坐便器時,會心生掉下去的想法,一來二去,家長更是很難把孩子放到坐便器上去。此時,家長要告訴孩子,大小便到底是什麼。


家長把握好這4個細節,如廁訓練更輕鬆,孩子獨立如廁不用愁


利用水果為例,我們會將新鮮的水果食用,將腐爛的水果丟棄。大小便同理,作為身體無法吸收的東西,就要將它們排出體外。而坐便器,並不是什麼“洪水野獸”,它只是作為一個接收器,將我們的排洩物接受,在進行排除。讓孩子充分了解到大小便的來去,才有利於接下來的訓練。

家長把握好這4個細節,如廁訓練更輕鬆,孩子獨立如廁不用愁


通過鼓勵的方式

家長在訓練時,同樣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如若家長對孩子大小便的訓練太過於嚴厲苛刻,孩子在上廁所時,就會感覺緊張,進而造成過重的心理壓力,這樣就會擾亂孩子對於大小便的自我控制能力。

孩子將會更加不自主的無法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家長可以通過鼓勵的方式,在每次孩子如廁有進步時,誇讚孩子,這樣可以大大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下次上廁所孩子就會做得更好。

家長把握好這4個細節,如廁訓練更輕鬆,孩子獨立如廁不用愁


教育孩子自主的做自己的事情

家長也同樣需要讓孩子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有必須要自己去做的事情,很多事情要親力親為,讓孩子明白上廁所這件事情,家長不能時刻都跟著幫助他們擦屁股、提褲子。

這些事情早晚有一天,他們要獨立的完成,通過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生活中對待其他事情才不會沒有自主的能力。


家長把握好這4個細節,如廁訓練更輕鬆,孩子獨立如廁不用愁


有耐心,將如廁變的“生活化”

家長們不管在教育孩子什麼事情,不論是哪一方面,都勢必要具有很強的忍耐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反抗與不聽話是時常存在的,家長只有細心去教導孩子,不論哪一件事情,都將會獲得成功。

家長大可不必將如廁變成一件任務來教導孩子,因為如廁就如同刷牙洗臉,吃飯等行為一般,在漫長卻又倉促的成長道路上,變得重複且單調,在生活中我們每天在做的事情,都已與我們的生活所融為一體。


家長把握好這4個細節,如廁訓練更輕鬆,孩子獨立如廁不用愁


所以要告訴孩子,上廁所這件事情,未來我們會經常做。如果我們沒有自理的能力,那麼更多的事情都會隨之延誤,告知孩子,生活本就是做好每一件小事情。

家長把握好這4個細節,如廁訓練更輕鬆,孩子獨立如廁不用愁


如廁訓練簡單卻又不簡單,不僅可以

鍛鍊孩子們的自理能力,同時可以達到約束自我的效果。家長們應該通過生活中的小事情,來折射出更多的教育點,通過對孩子的如廁訓練,讓孩子更加講究個人衛生,懂得生活。楠哥推薦2本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繪本——《陪你長大》與《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


家長把握好這4個細節,如廁訓練更輕鬆,孩子獨立如廁不用愁


《陪你長大》分為健康、社交、語言、藝術與科學5個主題,其中健康這個主題分為6冊,教孩子學會吃飯、穿衣、上廁所、刷牙等基本的獨立自理能力。《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則讓孩子懂得講衛生、洗澡、勇於道歉等好品質。


家長把握好這4個細節,如廁訓練更輕鬆,孩子獨立如廁不用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