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地球知識局——重慶工商重鎮

NO.479-重慶工商重鎮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1月下旬,重慶公佈2017年經濟數據顯示,GDP同比增長9.3%。高增速下,GDP總量達到19500.27億元,由此超過天津,排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之後。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過去幾年,重慶經濟增速在全國各大城市中一直居於前列,並因其主要依靠基建和固定資產投資拉動增長,經濟結構偏重而被外界冠以“重慶模式”。

重慶經濟結構偏重,其實由來已久。始於抗戰時期的重工業內遷,使重慶從一個西南商貿中心,變為當時最重要的工商城市,乃至臨時首都。建國後的“三線建設”時期,重慶又是西南工業基地的領軍城市。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老重慶鋼鐵廠

從一個地處四川盆地落後地帶的軍事城堡,崛起為西南地區的商貿中心,之後一度成為全國最重要的城市。重慶獨特的區位優勢,如何與時代相互作用,從而使其在全國的地位,從無足輕重到重中之重?

今天的這篇文章,就是講重慶是如何“由輕變重”的。

左挾右帶,控馭便捷

從陸地上的不同尺度來看,重慶的地理區位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以四川盆地的角度來說,重慶位於盆地東部,其主城九區位於盆地東南部的華鎣山南麓,是在嶺谷中相對獨立的板塊。

川東與川中之間的重慶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從西南地區的角度來說,它是西南五省與中東部省份的連接地帶,是群山中的門戶;從全國的角度來說,重慶是西南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與外界產生大量互動。

重慶不止是四川盆地的門戶

也是大西南的門戶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從水路來看,重慶地處長江及其上游最大支流嘉陵江交匯處。加上流經境內的涪江、渠江、綦江、磨攤河、五步河等數十條江河,可使重慶通過水路聯繫四川盆地各城,乃至陝南、甘南、滇北、黔北等周邊地區,可以說是長江黃金水道上游最重要的看門人和使用者。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不過,與沃野千里並有天府之國美譽的川西平原相比,川東地區“盛夏無水,土氣毒熱,如爐碳燔灼。山水皆有瘴而水氣尤毒”(宋《吳船錄》)。隋唐前,川東地區大片土地尚未開發,有的地方還以漁獵經濟為主。

一隻熱到絕望的滾滾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從公元前316年秦國滅掉位於重慶地區的巴國,並置巴郡,築江州城始,到北宋以前的上千年曆史中,重慶主要作為四川盆地向東的戰略樞紐。因此北宋中期以前,重慶儘管在軍事上佔據重要地位,但在經濟上遠落後於川西,乃至川北嘉陵江中游地帶。

漢中和重慶

蜀國哪個都丟不起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因此重慶的作用在此時僅限於屏衛政治、經濟地位遠高於川東的川西平原地區。正如《重慶府志》所載:“府據三巴之腹,壤會二江之洪流,水陸交衝,山川剛險,從來為戰守必爭之地。”

在政治地位上,秦漢至五代時期的江州(重慶),是川東地區軍政中心。但到了隋唐時期,這一地位已喪失,降為普通州郡,遠不如川西的成都。那時候的重慶,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生活條件也不好,朝廷常將官員貶謫至此,甚至還包括流放罪犯。

將益州(成都)和渝州(重慶)

分置於劍南道和山南西道

或許也可以看做防止劍南道封關獨立的安排

(地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唐代)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商賈雲集,萬里貿遷

但也正是從隋唐開始,重慶觸底反彈,進入了全面開發階段,經濟地位日增。

此一時期,大批漢族移民重慶地區,當地居民也加速漢化。北方漢民引入了新的開墾耕作技術,讓重慶的丘陵地帶也得到了開發,人口大大增加,導致原有的行政系統都無法管理當地。據研究重慶地方史的學者統計,僅唐代,該地區新設縣就達19個。和人口爆炸的明清時期相比,縣的數量也已經相差無幾。

到了宋代,重慶地區已是四川旱地糧食和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區。除此之外,包括絲織業、陶瓷業、井鹽業等在內的手工業也發展迅速。

重慶雲陽井鹽遺址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當農業和手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重慶區域內的商業就隨之興旺起來,加之重慶地處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川東地區的商品流通逐漸以重慶為中心,由此使其奠定了川東交通運輸和商業貿易中心地位。

長江-岷江一線的幾大中心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當然,隨著時代變遷,重慶日後的經濟地位,遠不止此。

四川地理環境相對封閉,北有大巴山和秦嶺,東有巫山,南有云南高原,西有川西高原。因此在古代,四川與全國其他主要經濟區的聯繫,主要是從川北走蜀道入關中,以及從川東乘船沿長江而下華中。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唐中期前,全國經濟重心在關中平原和黃河中下游平原,北方更顯重要。因此,走蜀道從關中甚至隴右進入四川的商貿活動比較多,也就帶動了川西的發展,讓成都和川北地區在盆地內一馬當先。

如何從長安前往成都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與之相反,從經濟地理的角度來看,重慶的作用類似於從富庶的川西平原,通往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一個站點。但宋以前,長江流域及東南沿海一帶雖已有開發但仍相對落後,重慶空佔水道卻沒有貿易對象,經濟上也就相對落後。

有宋一代,一方面全國經濟重心南移至長江中下游和東南一帶,政治中心也東移;另一方面,川中、川東的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高,雖仍不如川西平原,但在全國至少已屬中等水平;此外,兩宋商業比隋唐更為發達,區域之間的經濟交流更為密切,經由重慶的大額商品長途販運也日漸頻繁。

如果退守南方的南宋不能穩拿重慶

那四川盆地就當做飛地好了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在此時代背景下,重慶才真正發揮出了獨特的區位和水運優勢。

到南宋,重慶已成為大都會,是四川乃至西南地區的商貿中心之一。大量的絹帛、米糧、食鹽、茶葉、馬匹、藥材在此彙集轉運,“商賈之往來,貨泉之流行,沿溯而上下者,又不知幾”(《重慶府志》)。

作為四川盆地水路總樞紐的重慶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南宋淳熙年間,重慶由州升府並正式得名重慶,政治地位逐步提高,在元明時期都是西南赫赫有名的大城市。

清中前期川江航運興盛後,穩坐長江上游水運樞紐的重慶,也和長江中游水運樞紐的武漢一樣,出現了一批商貿繁盛的市鎮。比如四川四大名鎮之一的白沙鎮,是川南和川東水路重鎮。重慶與位於長江中下游的漢口、蘇州,自西向東組成長江水道上的三大商品集散中心。

據成書於乾隆朝的《巴縣誌》記載,當時重慶“商賈雲集,百物萃聚”、“水牽運轉,萬里貿遷”、“九門舟集如蟻”。重慶城外的沿江地帶,形成大片商業街區。商人們在此販進賣出,集資新建大量會館,儼然是一座江邊都會。

長江三連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特殊年代,由輕變重

1891年開埠後,重慶開始崛起為西南和長江上游最大的水運樞紐和商業中心。

開埠後重慶作為西南門戶,被動加入世界貿易體系中,扮演著外貿“二傳手”的角色,是長江上游土貨出口和洋貨進口的最大中轉口岸。

以外貿數據為例,開埠前的1875年,重慶進口洋貨為15.6萬海關兩,開埠後的1906年,增長95倍至1482.3萬海關兩。出口方面,從1885年的105.6萬海關兩,增長33倍至1929年的3491.4萬海關兩。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在長江貿易航線上,重慶、武漢和上海分據長江上中下游外貿龍頭地位。但在發展近代工業方面,前兩者遠不如後者。武漢直到1889年張之洞督鄂後,才開始發展近代重工業。重慶開埠後儘管經濟地位吃重,但經濟功能依然以商貿為主,工業非常薄弱,經濟結構偏輕。缺乏自主工業生產的能力讓重慶的城市競爭中多少顯得體虛。

但戰爭給了這座城市轉型的契機。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國民政府不得不遷都重慶,使其一下子成為全國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這特殊時期,重慶從一個區域性中心城市,躍升為全國最重要的城市。這是重慶曆史上的巔峰時期。

抗戰前,作為長江上游最大商業都會的重慶,商業資本遠多於工業資本,後者又以輕工業資本為主。抗戰後因戰時需要,重慶的工業結構完全顛倒過來,重工業資本多於輕工業。重慶的經濟結構因此變重了。

因為宜昌以下都淪陷了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據研究近代工業史的學者統計,抗戰前重慶萬元以上工廠為77家,僅佔全國的1.96%。到了1940年,重慶工廠數已佔大後方的三分之一,遠高於其他後方其他大城市,成為名副其實的最大工業中心。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大批工廠返遷,幾十萬人離開重慶,巔峰歲月一去不復返。但此一短暫時期,給重慶帶來了深遠影響。

建國後,重慶雖被撤銷直轄市,但依然是副省級市。在計劃經濟年代,重慶在建國前已有的工業基礎,助其成為“三線建設”時期的重工業城市。昔日工商業發達的外貿型城市,轉身變為計劃經濟的工業堡壘。

重慶老工業,長安機械廠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地球知識局

這個趨勢一直維持到重慶成為直轄市以後都沒有發生改變,甚至因為重慶特殊的發展模式和特殊吸引力,而使產業結構越來越重。以至於直轄20年後的今天,重慶還要設法調整產業結構,改變偏重的產業結構。

具體而言,重慶一方面改造機械、冶金、化工等傳統重工業為高附加值的高端製造業,另一方面發展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同時,大力發展商貿、金融和交通運輸業,鞏固其自古以來的傳統商業優勢,終於見到了一些減輕的成效。

自古以來,因商而興的重慶,背依大西南地區,控扼長江流域上游,是一座重貿易輕製造的輕型城市。每當西南地區在國家事務中變得重要,重慶的經濟結構才會逐漸變重。

在經濟結構上由重變輕,並強化商貿中心地位,是重慶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的崛起之道,也是迴歸城市本質,順應區位使命的必然。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