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華陰一名小學老師別樣的“三八”告白

一年一度的“三八”婦女節又來了,今年它可能不會像往昔那樣熱鬧,學校裡看不到孩子們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也聽不到他們一聲聲熱烈的節日問候與祝福,雖然冷清了很多,但這個節日卻多了很多很多地感動……

因疫情“延遲開學“成為了擺在教育人面前的難題。一邊防控疫情,一邊安撫家長、學生情緒,一邊摸排清查,一邊保障教學。而疫情催生下的“線上教學“這個新課題,對於還沒來得及準備的老師們,成為了必須面對的難題,尤其對電腦操作還不熟悉的年長教師,更是如臨大敵,忐忑不安,平日信息技術使用率不高的農村教師更是捉襟見肘。

但老師們沒有退縮,千方百計找路子,有的讓兒女現教、有的遠程培訓、有的向年輕教師請教,她們夜以繼日研課、備課,尋找實踐有效的方式方法,反覆調整內容測試效果,選擇適合年齡段的操作平臺,將“危機“轉為“機遇“,把講臺搬到家,變身女主播。

她們用最短的時間搭建起網絡學習空間,用最長的時間備課,用最高的效率講課,只為給學生呈現出最好的課堂,真正做到了“離校不離教”,保障了學生們“停課不停學”。

每天看著工作群中,大家忙碌的動態,刷新的研課條,細緻的備課單,還有家長不理解的微詞,你們都能一一應對,耐心給家長解釋,手把手給家長教操作,大家都看在眼中,感動在心裡。

想起楊絳說過一番話:“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堅強,於是乎,在假裝堅強中,就真的越來越堅強“,這是真的。

我知道你們會為孩子的夜半啼哭牽腸掛肚眼窩深陷;會為照顧父母公婆百轉眉間紋加深;會為家務瑣事勞心費力日漸憔悴;會為學生的退步焦急早生華髮。但今天你們依然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使命初心,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蹟,我相信有些幸福和認同,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渭南日報 記者 姚二曼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