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悲壯的配角:寒酸的德國海軍,“海獅計劃”連登陸艇都幾乎沒有

二戰納粹德國雖然是邪惡和戰敗的一方,但其德軍的戰鬥力一直是得到很多人肯定的,特別是陸軍和空軍表現出的強悍實力。但相比之下,德國海軍卻一直讓人感覺默默無聞,倒像是一個“悲壯的配角”。

悲壯的配角:寒酸的德國海軍,“海獅計劃”連登陸艇都幾乎沒有

在二戰爆發前,老歐洲的造船工藝普遍世界領先,尤其是英國,老牌海軍強國技術底蘊不是吹的。雖然英國艦載航空兵的力量有所欠缺,但當時其水面艦艇的數量很龐大。

而美國人在戰前就擁有多達八艘航空母艦、十七艘戰列艦的龐大打擊力量。就連亞洲的日本,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其海軍實力也得到了空前迅速的發展,到1920年日本海軍已經擁有了各型艦艇數百艘,其世界排名也由第十躍升至第三。

悲壯的配角:寒酸的德國海軍,“海獅計劃”連登陸艇都幾乎沒有

相比之下,另一老牌軍事強國:德國海軍為什麼就會寒酸的多呢?比如德國人的英倫三島入侵“海獅計劃”,為此德國的陸軍與海軍部隊則緊鑼密鼓地為接下來登陸作戰做好準備。

為了在英國南部實施登陸戰,德國海軍從歐洲淪陷區大批沿岸駁船,用於運輸登陸部隊。然而,德國海軍卻連最基本的登陸艇都沒有裝備。德國人只好臨時抱佛腳,在1940年中旬開展了小型步兵登陸艇的研發工作。

悲壯的配角:寒酸的德國海軍,“海獅計劃”連登陸艇都幾乎沒有

不過,直到那年的9月份,德軍的研發部門才提交了兩艘登陸艇的樣艇用於測試。既然德國海軍連向灘頭投送輕裝步兵的能力都沒有,那就更不用提陸軍裝甲部隊的坦克了。

寒素的德國海軍讓自己的同僚陸軍無可奈何,為了解決灘頭重裝備投送問題,德國陸軍只好獨立開展了多項浮渡、潛渡坦克改裝計劃,可想而知當時德軍海軍是多麼的無地自容!

而德國海軍在二戰中和陸軍空軍相比,其戰績也要黯淡許多,除了鄧尼茨的水下狼群潛艇稍有點成績。就連讓海軍唯一值得驕傲的水面艦艇“俾斯麥”號,最終也被英國人圍毆擊沉,其實也是命運的註定。

悲壯的配角:寒酸的德國海軍,“海獅計劃”連登陸艇都幾乎沒有

另外德國海軍在二戰中更沒有一艘航母服役,事實上二戰中德國海軍確實在建造兩艘航母,其中的一艘齊柏林號已經完成了90%了,然而德國卻讓這艘航母斷斷續續停工了多次,最終在即將完工時慘遭廢棄。

為什麼德國海軍會如此不堪呢?德國是大陸國家,重心在歐亞大陸,傳統上就是一直優先發展陸軍。直到現在我們看德國地圖還能發現,德國的海岸線被歐洲其他國家嚴密地包裹著,很難有出頭之日,這是德國海軍無法強大的原因之一。

悲壯的配角:寒酸的德國海軍,“海獅計劃”連登陸艇都幾乎沒有

其二海軍是個非常複雜的合成兵種,需要技術和時間的積澱,不管造艦還是人員培訓週期都非常長,素有“百年海軍”之說。

海軍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即使造出軍艦短期內也無法形成戰鬥力,更無法成為海軍大國。一戰前,德國曾是世界第二海軍大國,敢和英國硬碰硬。不過一戰德國戰敗後,德國海軍被英法廢了武功,受到了嚴厲苛刻的限制,從此海軍實力一落千丈。

悲壯的配角:寒酸的德國海軍,“海獅計劃”連登陸艇都幾乎沒有

德國戰前連艘像樣的主力艦都沒有,海軍最多隻能保持15000人。英法的限制和壓制,造成了德國海軍發展幾乎停滯。如果1935年德國不打破凡爾賽條約的束縛,德國海軍估計連蘇聯也不一定能超過。

另外德國海軍之所以沒有建樹,也不能怪下級士兵和軍官,事實上德國海軍的整體發展戰略也有問題,包括戰列艦,巡洋艦在內的艦艇被當成大型海盜船來使用。德國賦予它們的主要職責並不是與對方海軍廝殺,而是在海上追逐敵人的商船編隊。

悲壯的配角:寒酸的德國海軍,“海獅計劃”連登陸艇都幾乎沒有

二戰德國海軍雖然不強,只能靠“俾斯麥”號戰列艦和德國U型潛艇充充門面。但德國人制造工藝好,指揮官能力出眾。以終戰時的數據來看,德國海軍雖然是三軍規模最小的,二戰中卻創造了與其規模不成正比的驕傲戰績,至少比當時的法意海軍要強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