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經嚴格專項評估顯示 江西省民族地區貧困村實現整體脫貧

近日,省民族宗教事務局負責人在向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作相關報告時首次透露,經過嚴格專項評估顯示,全省民族地區34個貧困村已於去年底全部實現整體脫貧。各民族鄉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南康區赤土畲族鄉、峽江縣金坪民族鄉、鉛山縣太源畲族鄉、貴溪市樟坪畲族鄉4個民族鄉超過當地平均水平。

近年來,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全省上下圍繞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全面小康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省把民族鄉村脫貧攻堅作為重中之重,選取37個深度貧困民族村組作為示範點,2016年開始每年各安排20萬元發展資金。省財政加大對民族鄉村一般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2016年民族鄉較其他鄉鎮多安排20萬元,民族行政村較其他行政村多安排2萬元,2017年再分別增加至30萬元和2.5萬元。結合民族地區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景觀和民俗風情獨特的特點,我省在國定貧困縣、原中央蘇區縣和特困片區縣或基礎條件較差、貧困人口較多的民族鄉村共建設少數民族特色村寨52個,大幅提升了當地群眾生活質量和產業發展水平。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十三五”以來,我省堅持優先安排民族地區村鎮建設和村莊整治項目,峽江縣金坪民族鄉被列入省級特色小鎮,全省民族鄉村共安排省級新農村建設點326個。省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民族教育專項資金,用於民族鄉村中小學和教學點完善教學設施、改善辦學條件。在民族地區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建設上,我省投入496萬元改擴建4所鄉衛生院,投入110萬元建設23個村衛生室,投入96萬元用於改善民族鄉醫療裝備,民族鄉衛生院和民族鄉內行政村衛生室均已達到省級建設考核標準。此外,全省民族地區25戶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地質災害避災和深山移民搬遷全部完成。(記者張武明、邱輝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