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華安:田間地頭都是他的辦公室


華安:田間地頭都是他的辦公室

李炎春(右一)與大家一同謀劃村裡的農場


深秋,陽光照進山坳裡的上樟村,省派駐村書記李炎春沿著村道邊走邊抓拍,“檢查衛生”成了他每天工作模式的開啟方式。

上樟村有300多戶1400多人,是華安縣沙建鎮的一個革命老區村、省級重點扶貧村。“我駐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想讓村子變得更美,想讓村民變得更富。”李炎春說。

“400多元的皮鞋換成40多元的布鞋,小轎車換成底盤高的越野車。”李炎春是福建工程學院數理學院黨政辦主任,在城裡,上班穿的是襯衫、皮鞋,講的是普通話。從2017年底到上樟的第一天起,他就把自己當成上樟人,換成了T恤衫、布鞋,講起不地道的華安當地閩南語。

城裡有的是朝九晚五、週末假期。在這裡,“時光匆匆,巴不得一天掰成兩天用”。李炎春每天與村兩委一同東奔西跑,謀發展、跑項目,田間地頭成了他的辦公室。車內儀表盤上的數字已飆升至4萬公里,這樣的公里數可繞地球赤道一圈了,穿行於山間小道,他儼然是個“鄉村山路老司機”。

近兩年來,上樟村的變化“看得見”“摸得著”。

目前,水空自然村2.1公里道路竣工通車,村裡通往外界的4.9公里道路由4.5米拓寬成9.5米,正在硬化當中,11月底全程即可通車。

“先前,上樟真是‘上髒’呀。路邊雜草叢生,河道垃圾漂浮,時有死鴨死雞散發惡臭。”大家是這樣形容以前村裡的人居環境。群眾的痛點,就是黨支部工作的重點。李炎春和黨支部立馬動員黨員投入義務勞動,連續7天開展村莊衛生死角整治、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廁所革命”等行動。

國慶黃金週,一首《上樟之戀》的動人旋律,從上樟這個小山村飛出,傳遍網絡朋友圈,還被“學習強國”平臺錄用發佈。上樟,成了大家心中和諧美麗的“香樟”,已不再是以前的“上髒”。

黨心帶民心。如今,只要是村裡的事,大家都願意奉獻自己一份力量。村安全飲用水工程,需要經過村民鄭大伯家果園,得鑿出700米長16釐米寬的飲水線路。鄭大伯沒二話就答應了。

“希望通過這三年的駐村把黨和國家的政策紅利帶給鄉親們,讓大家實實在在感受到黨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帶來的好處,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鄉親們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李炎春這樣說。(黃建和 楊永峰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