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照亮你的世界——雲南火把節

火把能夠照亮漆黑的黑夜,能夠給人帶來光明。

雲南的火把節,在激情和澎湃中,把傳統演繹的如朝聖般的祭奠。

在神聖的儀式之後,總是肆意的玩火,委婉的說就是聖火的祝福。



火把節,一些民族又稱星迴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照亮你的世界——雲南火把節


作為盛大的傳統佳節,火把節滲透著一種“狂歡化”的民俗精神,傳達著素樸的生命觀念和生活態度。

火把節的節期一般是在農曆的六月廿五,也有在六月廿四,其主要的活動有鬥牛、賽馬、摔跤、歌舞表演等。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徵,彝族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

彝族各村寨會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驅除邪惡,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體現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規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而白族人民在火把節當晚,每家門前都豎有火把一柱,村口全村公立的大火把上插紅綠紙旗,書寫一些吉祥語句,村民們則高舉火把在田間遊行一週,捕滅蟲害。

彝族火把節一般歷時三天三夜,分為三個階段。

祭火

火把節第一天:祭火。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會宰牛殺羊,集體分享,並備酒肉祭祖。

夜幕降臨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們選定的地點搭建祭臺,以傳統方式擊石取火點燃聖火,由彝族祭司誦經祭火。

然後,家家戶戶,大人小孩都會從祭司手裡接過用蒿草紮成的火把,遊走于田邊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驅蟲的傳說。

傳火

火把節第二天:傳火。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聚集在祭臺聖火下,舉行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活動。

小夥們要效仿傳說中的阿體拉巴,賽馬、摔跤、唱歌、鬥牛、鬥羊、鬥雞。姑娘們則效仿傳說中的阿詩瑪,身著美麗的衣裳,撐起黃油傘,唱起“朵洛荷”、跳起達體舞,包括最重要的彝家男女選美活動等。

送火

火把節第三天:送火。這是整個火把節的高潮。

這一天夜幕降臨時,人人都會手持火把,競相奔走。最後人們將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歡樂的人們會聚在篝火四周盡情地歌唱、舞蹈。

在雲南的眾多地區,如文山、普者黑、昆明、楚雄、武定縣、永仁縣、玉溪、峨山縣、新平縣、海口鎮、安化鄉、盤溪鎮、麗江、寧蒗、保山、芒寬鄉……會再在火把節的那幾天開啟一個關於“火”的狂歡盛宴。

其中楚雄的彝族火把節更是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火把節是什麼?參與進哪美麗的舞步裡你就清楚。

火把節代表什麼?走進彝族美女的生活你就知道。

快樂無處不在,生活其實可以很美麗。

來年,希望在熱烈燃燒的火把之下會有你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