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尷尬齣戲只是無心之舉,聊聊遊戲中文配音的“原罪”

最近微軟的第一方FPS大作《光環:致遠星》登錄PC,再度掀起了一陣FPS遊戲熱潮,許多玩家都是久聞這款遊戲響噹噹的大名但卻難有機會親身體驗一番,而這一次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光環》作為微軟打開全球市場的頭牌大作,自第一代開始便在遊戲當中加入了中文配音,可以說非常貼心地照顧中文用戶,但其實有不少人對於遊戲中的中文配音有很強的牴觸心理,若不是遊戲非過場中沒有字幕,相信絕大多數玩家都會選擇英文語音加中文字幕。

尷尬出戏只是無心之舉,聊聊遊戲中文配音的“原罪”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重視中國遊戲市場,而配音自然也是本地化工作當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廠商關照玩家固然是好事,但相信絕大多數玩家都不是那麼容易接受中文配音。對此玩家們給出的理由不外乎“聽起來有些尬”或者“捧讀沒有感情”,抱怨中文配音的質量不盡人意,而近年來擁有中配語音的遊戲不乏質量優秀的製作,但仍有玩家對此難以接受,彷彿中配被打上了“醜拒”的標籤一般,按理來說有中配對於中文玩家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那麼究竟為什麼人們很難接受中文配音呢?

割裂感

記得有一次我與好友一同去觀看迪士尼的動畫電影《超人總動員2》,理所當然的選擇了英文中字場次,但由於售票員的業務不熟練,將中文配音的場次賣給了我們,最初我們還曾議論為何影廳當中的人如此之少,直到電影開場後出現了對白,我們才拿出手機照了照手中的電影票以確認我們沒有走錯影廳。我們帶著將就的心態很不情願地看了下去,但卻發現中文版本意外的非常優秀,與電影的情節以及人物的性格很好的融為了一體,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到畫面上,而非是以往一眼畫面一眼字幕,體驗極其良好。

尷尬出戏只是無心之舉,聊聊遊戲中文配音的“原罪”

迪士尼在本地化工作方面一直非常出色

這便是中文配音的最大優勢所在,能夠減輕瀏覽負擔,讓用戶擁有更好的遊戲體驗,而電子遊戲亦是如此。沒有中配的遊戲或多或少都會存在這樣的一個問題:許多作品都會在玩家進行實際操作的狀態下插入人物或劇情對白,這些對白有可能是有關劇情的重要信息,但此時玩家需要一邊進行操作一邊瀏覽字幕,從而會出現一種手忙腳亂的情況,若是不看字幕可能會錯過劇情,若是看了字幕則有可能出現事故,從而形成了一種整體體驗上的割裂感,非常影響遊戲體驗。

尷尬出戏只是無心之舉,聊聊遊戲中文配音的“原罪”

像《使命召喚》這種鏡頭過於動感的作品則體驗會更差

對於熟練掌握其他海外語言的人來說,這些問題基本不足為據,甚至不開字幕僅靠傾聽也能理解遊戲內容,但相信這種人往往只是少數人,對於中國玩家來說最熟悉的只可能是中文。多數遊戲都是天生自帶英文配音及文本,就是因為英文是國際通用語言,絕大多數地區都能夠直接使用;而中國人雖然多,且普通話也是個與英文不相上下的大語種,但奈何只能是華人之間進行交流,使用範圍終究還是太小,因此中文在國際上的優先級相對還是較低。

差異

同樣還是以《光環》為例,雖然系列自初代作品就有加入中文配音,但卻由於開發商聘請的是臺灣的配音演員,因此係列至今的中文配音都有著濃郁的臺灣腔調,加上本身臺灣強調在大陸人聽來有些許娛樂效果,導致儘管內容方面很用心,但卻總給人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讓人難以融入到劇情當中。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一款遊戲當中,即便是很多有標準普通話配音的遊戲也都有這樣的效果,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這是因為絕大多數遊戲的角色形象和故事背景都並非是基於中國的風格進行設計,若是為他們加入中文配音,則無論配音質量如何優秀,都會給人一種“對不上”的違和感。

尷尬出戏只是無心之舉,聊聊遊戲中文配音的“原罪”

《帝國時代3》中的中國

鑑於我國的民族文化的標準,任何形式的娛樂作品中都不允許出現粗鄙之語,對白一定要使用嚴謹的普通話,因此在所有中文配音作品中都會給人一種太過刻板的感覺,而這種感覺用人們常說的說法叫做“翻譯腔”。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普通人聚堆不會這樣說話,若是真有人平時這麼和別人說話,那這個人多半會被其他人看作神經病。太過嚴謹的說話方式使得作品本身少了一份親切感,而放在遊戲裡則會影響到遊戲的代入感。

尷尬出戏只是無心之舉,聊聊遊戲中文配音的“原罪”

《CSGO》的中文配音大牌雲集,但卻鮮有真正反恐時的腔調

若是平常經常遊玩海外的3A大作,並且經常留意遊戲中的角色配音,你會發現在很多遊戲中甚角色的口音、強調都專門對遊戲中的角色進行設計,而他們說話的方式也絕不會像中文配音中那般“感情豐富”,通常會更加的口語化,不過分在乎語句中的土話與髒話,不強調使用標準的教學式英語,雖然平淡但卻非常自然,因此才不會給玩家營造出那種配音對不上角色的違和感和拘謹感。

尷尬出戏只是無心之舉,聊聊遊戲中文配音的“原罪”

《荒野大鏢客:救贖2》主角亞瑟的配音可謂十分優秀,一開口就是老牛仔的味道

走心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那些中國風十足的遊戲配上中文配音就一定非常合適嗎?其實也不然,當下有很多國產中國風遊戲也都加入了配音,這些遊戲大多以MMORPG為主,而這些遊戲當中的絕大多數配音在玩家聽來還算是比較合適的,而有些角色則能夠明顯感受到這個角色的配音是為了取悅玩家而設計,比如只要是美少女就一定要讓軟萌蘿莉音配,而御姐則就一定是性感女王音,這些配音的形式同樣非常的刻意,“工業化”氣息濃郁,基本不具備任何感情,單純的為了一句臺詞而使用一種腔調,若是讓同一種強調說另一句臺詞,則味道就又會有所變化,但至少目前來看,多數遊戲作品在這方面做得還比較出色。

那麼有沒有能夠被玩家們接受的中文配音海外遊戲呢?我能說的是不僅有而且有很多,比如暴雪旗下的所有由中國代理的遊戲作品,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其優秀的本地化工作,有些作品通常只是單純地將英文文本進行翻譯,從而可能會忽視掉原文當中的一些當地獨有的梗或者幽默元素,而一個好的本地化能夠將遊戲翻譯的“信、達、雅”,即能夠將原意分毫不差的解釋給玩家,又能夠以更加具有本地特色的形式表現出來,諸如《魔獸世界》、《爐石傳說》等作品中有太多的經典臺詞被玩家們所傳唱,都要歸功於其優秀的本地化工作。

尷尬出戏只是無心之舉,聊聊遊戲中文配音的“原罪”

《魔獸》中每個角色都有許多經典的臺詞

結語

中文配音其實從很早之前就已經在遊戲當中被運用,而那個時候的中國遊戲市場還並不成熟,因此曾有過很多廠商企圖進入中國,先行搶佔市場的同時又能為人所熟知,諸如《帝國時代》系列、《半衰期》系列等等,而後由於這些廠商在中國的接連失利而對中國市場一度失去信心(很大程度受盜版影響),此後市面上自帶中文或中配的遊戲才變得越來越少。

尷尬出戏只是無心之舉,聊聊遊戲中文配音的“原罪”

而後隨著中國市場的逐步發展,再度讓其他海外廠商對於中國有了信心,中國玩家逐漸受到了重視,各家的本地化工作也都有所進步。就像上文中所說的那樣,有中配對於華人玩家來說終究事件好事,先不說配音的質量問題,至少他們有這份心,我們作為玩家應該給予支持,請再給它多一點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