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端午節,你瞭解多少?

下週一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端午節可以說是中國人最熟悉的節日,也是最陌生的節日,說熟悉因為大家都知道5月初五是端午節,說陌生是因為大家都不知道怎麼過端午節了,對端午節來由也就僅僅瞭解是紀念屈原的,其他都不瞭解。

事實上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實際上,這個節日最早一直是作為祛除病瘟、躲避兵鬼、驅邪禳災的吉祥節日傳下來的是,古代吳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之說。戰國時期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一般又什麼節目,估計大部分就只知道吃粽子和賽龍舟這2個風俗習慣了吧。事實上各地還有很多風俗習慣,我帶大家去一一瞭解吧。

一、吃粽子

上班的估計現在都收到公司發的粽子了,提到端午節,大家都首先想到粽子,端午節粽子的主料為糯米。糯米味甘、性溫,入脾、胃、肺經,具有益肺氣、祛風除溼\\清涼解毒、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具有較好的食療滋補作用之功.不過老人和小孩不宜吃太多,糖尿病、胃病患者不要吃太甜的粽子。

端午節,你瞭解多少?

二、賽龍舟

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之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南方大部分地方都有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你瞭解多少?

三、掛香囊

我國很多地方有端午節掛香囊的習俗,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其實也是一種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際或肚臍處,也可以把香囊掛在門口、室內或車內。製作香囊用的中藥,中醫認為具有散風驅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通九竅的功能,起到防病的作用,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愛意。

端午節,你瞭解多少?

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家家都灑掃庭除,並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艾葉、菖蒲、蒜頭被稱為“端午三友”,古時,人們以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於是,端午節這天,人們以菖蒲作寶劍,以艾作鞭子,以蒜頭作錘子,又稱為“三種武器”,認為可以退蛇、蟲、病菌,斬除妖魔。而從科學的角度看,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們和蒜一樣都有殺菌作用,小時候到端午前後,爸媽都要為我們熬艾葉水洗澡,能祛溼止癢。

端午節,你瞭解多少?

懸艾葉

五、懸鐘馗像

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

另外還有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飲雄黃酒、吃初五蛋穿虎頭鞋迎鬼船懸五彩線等活動,大部分都有驅邪避災的意思。

各位看了是不是有漲知識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