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黃曉明一夜“漏”富

黃曉明一夜“漏”富

“稅務”嚴查時期,平日裡爭搶微博熱搜的各線明星都有些忌憚,這個時期登上排行,無異會成為眾矢之的。但趙薇、范冰冰之後,黃曉明又重蹈覆轍。

這一次,他並不想火。

黃曉明一夜“漏”富

6月29日,黃曉明搭檔史泰龍主演的國際大片《金蟬脫殼2》上映,市場沒激起太大的浪花。

一個多月後的8月13日,黃曉明與18億股價操縱大案綁在一起再度曝光在大眾視野,一時激起千層浪。

在“稅務”嚴查時期被推上風口浪尖,黃曉明“火”的十分燒心。

黃曉明一夜“漏”富

8月10日晚,證監會通報了5宗市場操縱案件。

其中,最駭人聽聞的當屬:曾名震A股的“民間股神”高勇,利用控制的16個賬戶組操縱“精華製藥”,半年內股非法獲利8.97億,被證監會沒收違法所得8.97億元並處罰8.97億元。

黃曉明一夜“漏”富

2015年1月12日~2月17日,高勇賬戶組7億資金建倉,成交23,714,872股“精華製藥”,精華製藥馬上停牌進行資產重組!停牌3個月後,精華製藥股價連續9日一字板漲停。6月5日至6月16日,高勇在高位用賬戶組賣掉90%的持有股份,賣出金額14.91億元,完成出貨。

根據證監會通報:

高勇控制的16個賬戶,其中就有黃某明。黃某明賬戶開立後由其母親張某霞管理使用。經路某介紹,張某霞將黃某明證券賬戶部分委託高勇管理,該賬戶涉案交易由高勇作出。

要不說A股是一個經常神出鬼沒的地方,股神徐翔鋃鐺入獄之後,這個“民間股神”高勇一出手就是18億大案。

經過“股票說”調查發現:黃曉明和母親張素霞,跟證監會通報材料中的黃某明和其母親張某霞正好一一對應,黃某明就是明星黃曉明。

黃曉明一夜“漏”富

儘管7月22日之前高勇已經清空了黃曉明賬戶裡的精華製藥股票,可2015年7月25日精華製藥公佈的半年報,還是以6月30日之前的股東持股為準。

黃曉明以143萬股進入精華製藥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黃曉明一夜“漏”富

十大股東黃曉明郝然在列

根據司法對案件的定性,18億絕對算特大案件。

即便你的股票賬戶,委託他人使用,賬戶一旦進行過違法違規行為,根據證券法,你本人也要負連帶責任!

形勢瞬間變得嚴肅起來,黃曉明立即站出來反駁:自己不認識高勇,也未參與任何股票操縱行為,更沒有介入任何相關調查。

黃曉明一夜“漏”富

首先,黃曉明工作室的表態並未回答核心問題,即“黃某明是否正是黃曉明本人”,更像是默認了。

其次,聲明中“黃曉明未介入過任何操縱與股票有關的調查”這句話是有問題的。黃曉明賬戶參與了18億股價操縱大案,證監會調查組是會要求黃協助調查的。

最後,只有黃協查過,才會有證監會公佈的:“黃某明賬戶開立後由其母親張某霞管理使用。經路某介紹,張某霞將黃某明證券賬戶部分委託高勇管理,該賬戶涉案交易由高勇作出。"

可能知道在撒謊,所以黃曉明工作室的聲明,連公章都不敢蓋。

果然,今天財新記者證實:

證監會剛剛公佈的獲利近9億元、罰沒款高達18億元的高勇股票操縱案中,自然人賬戶之一確實為影視明星黃曉明名下賬戶。

黃曉明這個賬戶,除了精華製藥還有其他股票的操作案例麼?

在有據可查的A股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黃曉明持股共計三隻,除了已被證監會坐實的精華製藥之外,

還有長生生物。

黃曉明一夜“漏”富

黃曉明2014年第三季度名列長生生物十大流通股東名單第二位,持股72萬股。

那一段時間,長生生物的股價從2014年二季度的20元左右,漲到了三季度末的32元,漲幅高達60%。

這其中是不是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黃曉明一夜“漏”富

這已經不是黃曉明第一次身陷金融糾紛了。

2016年,東虹橋在線、魔環電影等多個互聯網金融平臺出現逾期,黃曉明15年曾被邀為其代言人,不少投資者直接跑到他微博下罵街。

之後,工作室急忙公關:稱黃曉明致力於大學生創業,因該公司有“貸你圓夢”項目,才去幫忙拍廣告,並未參與其中。

黃曉明一夜“漏”富

黃曉明常年以演員的身份躋身明星收入榜單,在熒屏上被大眾熟知。

但在聚光燈之外,他通過資本運作構建了自己的商業版圖,身影遍佈股票、房產、醫療、紅酒、影視、餐飲、高爾夫球等多個領域,手上還有多家上市公司。

黃曉明名下到底操盤多少資本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梳理資料時發現:黃曉明名下公司有48家。

其投資領域從科技、餐飲、文化、服裝、商貿、到收藏甚至環保項目,長袖善舞。其中最多的當屬投資類公司,多達14家。

黃曉明一夜“漏”富

1、紅酒:他花100餘萬元買了一批紅酒,囤了8個月後出手,淨賺1500萬元。此後,牽線曾志偉、巫啟賢等好友籌集約6000萬元,引進法國拉菲等5大酒莊紅酒來拍賣,一年就收回了投資。之後,黃曉明開始押注紅酒生意,在香港港澳碼頭買下一個紅酒酒店,專門提供法國紅酒。

2、影視:黃曉明主演並投資的《中國合夥人》,總投資4000萬,收穫5.37億的票房,黃曉明工作室的投資回報率高達577%。

3、高爾夫:黃曉明與巫啟賢、曾志偉等人在北京共同投資成立了“金帝國際高爾夫俱樂部”,在全國已有幾十家連鎖店。

4、黃曉明與李冰冰、任泉合開火鍋店“熱辣壹號”生意相當火紅,已經開起連鎖店,成為黃曉明另外一個生財之道。

5、2014年,黃曉明陸續投資了顏值app、MillonsofMikshake(百萬奶昔)、秒拍、韓都衣舍、果殼網等;2015年7月,黃曉明入股愛財有道,7月19日,黃曉明斥資百萬投資健身O2O項目“芭比辣媽”。

……

黃曉明一夜“漏”富

據業內人士透露,其中有幾個黃曉明作為隱形股東的公司項目,一旦上市,他便會有幾億斬獲。

再加上個人演藝與廣告收入約每年5千萬元,持有華誼約1.5億元的股票,至今累財富累積約5億元。

黃曉明一夜“漏”富

現如今,中國的宣傳渠道,悄然間已經被娛樂版塊全面佔領了。

在各行各業都不景氣時,娛樂業一路高歌,片酬一年一個跟頭往前翻,三十年漲幅超過了5000倍。

當紅大牌明星名下沒有10套公司都不好意思出來打招呼。

黃曉明一夜“漏”富

李冰冰近16家公司

黃曉明一夜“漏”富

黃渤17家公司

黃曉明一夜“漏”富

章子怡20家公司

黃曉明一夜“漏”富

汪峰16家公司

黃曉明一夜“漏”富

黃磊18家公司

黃曉明一夜“漏”富

何炅16家公司

黃曉明一夜“漏”富

趙薇17家公司

黃曉明一夜“漏”富

馮小剛16家公司

這些明星名下數十家公司哪來的錢呢,靠演戲拿片酬?

那太慢了,他們投資賺的錢才是大頭,趙薇、李冰冰、任泉、范冰冰、黃曉明、馮小剛……似乎明星一跨界,就能立馬成為“股神”。

例如,趙薇經典之戰:投資阿里影業

2014年12月20日,趙薇夫婦以每股1.6港元購入逾19.3億股阿里影業股份(約合人民幣25億元),交易完成後,憑藉9.18%股份成為阿里影業第二大股東。

2015年4月,阿里影業大漲,趙薇夫婦持股賬面盈利達44億港元,一個月後,趙薇夫婦減持套現近10億港元。

當時趙薇減持時的股價距離阿里影業最高價差不了多少,拋售時機精準的有如“神”助。

女巴菲特,一戰成名!

直到去年,趙薇玩高槓杆耍了一次空手道,炒萬家文化被證監會罰款並禁入市場5年,真相才白於天下:

原來,所謂的股神,不過就是通過操縱股價或內幕交易,割韭菜而已。

這些當紅明星成了聚寶盆,影視公司當然就動了歪腦筋:

1、2016年3月,唐德影視籌劃以現金方式收購范冰冰無錫愛美神51%股份,估值至少7-8億。然而愛美神2015年才註冊成立,當年淨資產53萬,納稅總額為零。

3個人的“殼公司”愛美神憑什麼值七八億?無非想把演員未來片酬當收入和利潤,然後翻個十幾倍拿來股市賣,聯合收割韭菜!(最後因為證監會質詢,這個併購被否了)

2、2015年10月,華誼兄弟以7.56億元收購東陽浩瀚影視股東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合計持有的70%股權,收購時公司剛成立1天。

3、2015年11月,華誼兄弟以10.5億元的價格,收購馮小剛旗下東陽美拉傳媒70%股權。

三家為了收購而成立的空殼公司,都是現金收購。荒唐的是,收購價是以未來對賭的利潤為估值基礎,這些明星股東什麼都不幹,白白賺走幾個億!

這一招玩的最嫻熟的是華誼兄弟。

創始人天天哭窮,說不套現沒法活,結果一套完錢,馬上就花數億買字畫古董!結果,股價從15年最高點,已經暴跌了80%。

黃曉明一夜“漏”富

這幫娛樂圈大佬,除了套現割韭菜,對文化產業到底做了多大貢獻?

更有甚者,一部戲片酬上億,把這一億片酬轉到空殼公司後轉手賣給朋友的上市公司,價值就變成了十幾億,用併購的方式掏空上市公司資產,接盤的永遠是廣大散戶。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冰冰、薇薇、明明們已經很有錢了,你們比普通人賺錢容易太多了,可是你們還要用不正當的手段割韭菜。

是不是有點太貪得無厭了?

黃曉明會受到處罰嗎?

黃曉明一夜“漏”富

 高勇因為動用了16個賬戶操縱精華製藥,被開出了鉅額罰單,將近18億元。證監會決定,對高勇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終身不得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接近監管層的人士曾向媒體表示,高勇代理的自然人賬戶的所有人如果僅僅是出借賬戶,並不知道賬戶被利用進行市場操縱,這些賬戶也不會被凍結。

那麼這樣以“代客理財”形式存在的股價操縱,責任該如何認定呢?

據中國基金報報道,今年6月15日,中國結算曾發佈《關於對證券違法案件中違反賬戶實名制行為加強自律管理的通知》,稱為進一步加強賬戶管理,將對證券違法案件中違反賬戶實名制管理的相關當事人,除採取註銷賬戶、限制使用等措施外,將同時採取一定時期內限制新開賬戶、列為重點關注對象等處罰措施。

通知規定,對證監會已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案件中“借用他人證券賬戶和出借本人證券賬戶”的主體,中國結算將採取為期6個月的限制新開證券賬戶措施,限制新開戶措施期滿後的12個月內,涉案主體申請新開證券賬戶的,須至證券公司臨櫃辦理。同時證券公司應嚴格審核,審慎開戶。

央視網記者就此問題聯繫寰盈證券,相關人士表示,如果在境外市場,出借賬號的自然人是要對操縱市場行為承擔責任的,除非證明賬號被非法獲取使用,否則是有義務監督代理人的合法操作。而目前A股市場對出借賬號該承擔的責任沒有做出具體規定,一切以證監會的通告為準。

由此可見,黃曉明捲入的這場股票操縱案,責任主體是代理人高勇,黃曉明本人沒有直接操作。同時也證明了其工作室發佈的聲明“未參與任何股票操縱的行為”。只是這份聲明從始至終未正面回應“黃某明”即是黃曉明本人。

不會炒股的明星不是好股民?

此次事件,讓人聯想到黃曉明的“親同學”趙薇和其丈夫黃有龍夫婦“空手套白狼”事件。

2017年,龍薇傳媒以空殼公司收購萬家文化,半年間,萬家文化股價下跌63.88%。最終,證監會依法擬對龍薇傳媒給予警告並處 60 萬元罰款;對黃有龍、趙薇、趙政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 30 萬元罰款;同時對孔德永、黃有龍、趙薇分別採取 5 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如今看來,黃曉明趙薇這對明星同學,在資本市場這堂課上並沒有取得出彩的成績。不論是“影帝”還是“影后”,不論是直接投資人還是出借帳戶者,不論是小散還是大牛,遵守規則,敬畏市場才是“生財”的根本之道。

當娛樂圈和資本圈產生交集

成功:

黃曉明一夜“漏”富

任泉——帥氣與智慧並存

就在前不久的博鰲論壇上,任泉就霸佔了朋友圈,雖說演員做投資不是新鮮事,但投資做到連演員都不當的就比較新鮮了,當年的公孫策已經升級為“任老闆”,被稱為“娛樂圈裡最會投資的”,又是“投資圈裡最帥的”。

黃曉明一夜“漏”富

周董——行走的印鈔機

其實除了歌手,演員,導演,編劇,創作家,周董還是眾多公司的老闆。投資公司、開餐廳、做電商、成立《英雄聯盟》電競戰隊,現在的他早已不只把自己放在舞臺正中央接受掌聲,他的流行帝國大軍也開始滲透到不同產業,被稱之為行走的印鈔機。

李冰冰——美貌與才華並行

“影視一姐”李冰冰。如果說華誼給了李冰冰第一桶金,那她的努力便是她人生之路最大的“金子”。從影視明星到多領域投資人,她成功的詮釋了什麼是“美貌與才華與之並行”。

黃曉明一夜“漏”富

林志穎——又睿智又勤奮

除了演員、歌手、賽車手身份之外,他可以算是投資產業最多的藝人之一。他投資的產業覆蓋了網絡購物、IT科技、攝影工作室、基金會、餐館等諸多產業。小志的成功除了他睿智自然也離不開他這麼多年的辛苦努力,一路走來,林志穎詮釋了屬於夢想實現家的精彩。

失敗:

聶遠——失敗了沒關係

大陸當紅影視小生聶遠,也曾遭遇投資失敗之苦。2013年,聶遠在亞運村開了一家貴州菜館——黔菜研究館。聶遠說,他自己是貴州人,所以他最開始決定開這個館子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想把家鄉好吃的菜介紹到北京來。聶遠共投了100來萬,由於平時要忙於拍戲,所以菜館由哥哥來管理。“我選的地方很繁華,廚師也很好,裝修也豪華!我怎麼也沒想到,黔菜研究館只開了不到一年就關門了。”當時聶遠賠了四五十萬。

後來聶遠總結經驗說。“我覺得失敗了沒關係,就當一次嘗試吧,下次我就有經驗了。我還是覺得藝人只要有精力,搞搞經營沒什麼不好!”

劉德華——投資為輔 不離主業

主演過那麼多部賣座的電影,但是讓劉德華自己開公司拍電影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和劉德華一起工作過多年的金炎稱,上世紀90年代初,劉德華覺得自己很瞭解電影,也想自己投拍試試,就和香港一電訊公司合資開了天幕公司。但是到1995年的時候,劉德華連著投資了幾部片子全部虧本,虧本錢數甚至到了幾千萬。金炎說,劉德華是一個非常有毅力的人,也很聰明,雖然第一次弄電影公司剛開始失敗,賠了很高數額的錢,但是劉德華迅速吸取了經驗,他努力的拍戲、唱歌賺錢,然後用一段時間恢復元氣後,就又繼續作天幕公司,直到現在。

鍾鎮濤——不懂投資 敗的糊塗

著名藝人鍾鎮濤,本來憑藉自己在唱片業的成績,可以讓家人過得非常舒服,但是他卻聽從老婆章小蕙的鼓動,搞起了房地產。根本沒有看準行情的鐘鎮濤在1996年,由自己提供擔保,與章小蕙以公司名義借款1.54億港元購買5處房產,此後香港樓市大跌。1998年,他們無法償還債務,兩人名下5棟豪宅作抵押,並仍拖欠2.5億港元。以至最終,在2002年章小蕙、鍾鎮濤先後宣佈破產。到今年10月16日其破產令到期,他4年來名下沒房、沒車,也不能買名牌。

楊采妮——投資失敗 迴歸主業

楊采妮自從出道之日起,就非常受追捧,但她寧願放棄蒸蒸日上的演藝事業,和當時的男友開起了形象設計公司。公司沒多長時間就遇到了經濟問題,幾至破產。雖然楊采妮強撐幾年,但依然不能挽救敗局。實在沒有辦法,楊采妮只得重回老本行,當起演員。現在,由楊采妮主演的《父子》獲獎無數,她也再度成為了亞洲一線女星。

張衛健——被投資所累 演戲還債

1997年,香港樓市最好的時候,張衛健將所有積蓄全部投入,購買房產。可沒多久香港樓市大跌,原想靠房子養老的張衛健,所有的房子一下都變成了負資產。 張衛健拍了六七年的戲,所得全都用來還債。所以,他到大陸拍戲多年,都再沒有碰房地產,到現在沒有在大陸買半棟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