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徐永紅作品:山陽印象

蟄居秦嶺北麓,撰文記之之心早有,恐文筆拙陋,偶遇山陽,欣然遊樂,一時忘乎所以,竟然呈文記之,豐富印象,全因山水造就。

1

徐永紅作品:山陽印象

莽莽秦嶺如一條巨龍一般橫臥在中國版圖的中部,身形敦厚,體態康健,穩穩當當,厚重可信。高山流水,氣候迥異,造就萬千姿態,滋養亙古生息。嶺上劍峰林立,或是雄踞正坐,綠植蔥鬱,山花爛漫;或是怪崖奇石,珍禽異獸,流泉飛瀑,皆能書寫天下奇觀,潤澤華夏筋骨。秦嶺,中國的脊樑;秦嶺,中華的魂魄。

徐永紅作品:山陽印象

秦嶺是中國的南北分界線。嶺南溫潤,嶺北乾冷。溫潤則生嬌美,男子多英俊,機巧睿智,膚白儒雅;女子多嬌柔,苗條靈動,美眉顧盼。乾冷則生陽剛,男子多風骨,魁偉剛毅,襟懷坦蕩;女子多精巧,豐腴厚德,清爽可人。嶺南陽光充足,樹木蔥茂,枝大葉粗,覆山蓋地,滿目蔥蔥。嶺北乾旱少雨,樹木瘦高,枝小莖直,骨幹凸顯,直插雲霄。嶺南人多食大米,晶瑩剔透,溢香箸端。嶺北人喜食麵食,勁道淳美,酣暢淋漓。嶺南多亭臺樓閣,藍磚黛瓦,園林亭榭,山水詩情,才子佳人,多文章傳世。嶺北多瓦舍平房,紅磚藍瓦,城池宮殿,英雄巾幗,多忠義留名。嶺南水資源豐富,大小水系多以江冠名,交通多船舶,航運發達,商業興旺,可達四海。嶺北水資源寡淡,大小水系多以河命名,良田沃野,農耕聞名,滋養千年。

青山綠水,綠水青山,裝扮秦嶺色彩斑斕;大江大河,大河大江,滋養秦嶺滿山蒼翠。巨龍橫空,氣指方圓,巍巍秦嶺,昂首嘯天。

2

山南為陽,水南為陰,山水相依,陰陽共生,自然和一,共榮相傳,山陽之名成矣。自宋代始,山陽之名開始流傳,至今已上千年。山陽雖居秦嶺之南,但又兼有嶺北之特點。且不說山高水長,疊翠豐茂,溪谷深邃,峰嶺突兀,瀑布飛天,單就天空湛藍,白雲漫天,飛鳥啁啾,氧氣充盈,空曠深遠就讓人留戀往返。且柔且剛的性格,細膩中又有豪放的風俗,淳樸而又好客的民風,更具南北之特點。這也是我鍾愛山陽的一個原因。

從西安驅車向南,約半小時車程就會來到秦嶺腳下。撲入車窗的要麼是大如屋的巨石,稜角分明,狀態各異,給人壓迫,讓人低首;要麼是高可參天的大樹,筆直向上,林立如劍,使人精神,讓人驚歎;要麼是刀削般的懸壁,如空直墜,切面如砥,促人緊張,讓人掉膽。正驚詫間,車子進入隧道,一下子變得暗淡,忽又復出,陽光燦爛,一株蔓藤直掛崖邊。忽明忽暗,黑白相間,恍如隔世,同行者不覺驚歎!車行漸遠,層次變換,近者墨綠,遠者青黛,更遠者蒼茫。途中休息,下車觀看,流水潺潺,鳥兒婉轉,雲擁山尖。翻過秦嶺,猶覺氣候漸暖,山水清亮,山高雲淡,滿山植被,顏色變淺。

山陽有“三嶺夾兩川”之稱。域北有流嶺、中有鶻嶺、南有鄖嶺,東與丹鳳、商南為鄰,西與鎮安、柞水交界,南與湖北省鄖西縣毗鄰,北與商州區接壤。山陽縣城被眾山緊擁,成為天然的屏障,卻有兩川通達,打開門戶,居之,則安然泰處,出之則交通便利。福銀高速貫穿整個山陽,北可達省會西安,南可通沿海,成為陝西聯通內地和沿海的一條重要的通道。

徐永紅作品:山陽印象

我們徒步進入縣城,想零距離的感受山陽。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座古塔,名曰豐陽塔,位於縣城西北的蒼龍山上,始建於唐代,算來竟有上千年曆史。整個塔共有七層,底層間距高大,上層依次間距漸小。塔身高四丈八,皆紅磚壘成,歲月斑駁,盡顯滄桑,日月侵蝕,古蹟尚存。登山觀塔,適逢一童顏白首的老人,與之攀談,竟然探知此塔還有一段優美的傳說。早在遠古,蒼龍山和雲臺山隔西河相望,互生愛戀,朝夕相顧,眉目傳情。媒山觀之,玉成好事,促兩山於夜間約會,相擁互訴愛慕,西河斷流,次日分開,積水如注,浪高萬丈,頃刻間,淹沒房屋無數。後觀音獲知此事,隨建塔來鎮,兩山無奈,留情於朝朝暮暮。世事流轉,山陽北鎮安縣又出一母豬精,為禍鄉里,攝食鄉人。天庭動怒,派遣天將削去豐陽塔三層鎮壓母豬精,從此得以安寧。豐陽塔少了三層,鎮安母豬潭可見三層塔影。媒山也受到懲戒,被割裂了嘴巴,亦是警告其多言,而今可見媒山還有三道劍痕昭示人間。聽罷唏噓不止,方知不可亂情,不可為患,更不可多言。口耳相傳的故事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卻印證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態度,印證了人們孜孜不倦向善向美的追求。

回首相望,整個蒼龍山蒼翠秀氣,登高可俯瞰山陽城全貌,房屋儼然,車水馬龍,穿梭不息。人們早起可登山觀賞日出,漫步健體;晚可領略夕陽晚照,層林盡染,盪滌一身繁瑣,淨化身心。山陽人安逸泰處,生活悠閒,慢節奏的生活讓人身心清逸,盡享生活的安閒。

不覺間,日已中天,忽覺腹中飢腸轆轆。下的山來,自覓佳餚。山陽的豆腐實屬絕品,吃起來爽口,回味起來,幽香醇厚,細究起來,山水使然。臘肉自是一絕,和著青蔥或是蒜苗經爆火急炒,讓人口舌生津,狼吞虎嚥,盡顯饞相。這時店老闆多會推銷當地人家自釀的糧食酒,細細品來,口感甘淳,清香四溢,喝之卻感綿柔無力,不覺貪杯。老闆卻不肯多予,言明此酒後勁十足,適可而止。酒足飯飽,身心疲憊之氣已去,頓覺神清氣爽,精神矍鑠了。

漫步山陽街道,近處樓房林立卻視線開闊,可見遠山煙霧輕繞,乃生態保護使然。近有小橋流水,溪水叮咚。不覺走向溪灘,伸雙腳於流泉清流之上,蕩去一路風塵。山風徐來,亦是日暮,便尋客棧投宿。夜半起來,推開懸窗,碩大的月亮掛在山巔,山黑乎乎的直壓過來,伸手可摸。有不知名的鳥兒被月光驚醒,翻飛而去,夜就越發的靜了。

3

次日早起,去登天竺山。

天竺山,又名天柱山,位於山陽縣城東南部的鶻嶺以南,鄖嶺以北,天竺山崔嵬而奇險,聞名遐邇,聲名遠播。我們自山門入,一路歡歌笑語,情趣高漲,或臨溪觀水戲魚,或手摸古樹留照,或疾走輕呼,或慢行駐足,無不興高采烈,直率純真,天性畢露。在這裡你可以放開身心,脫去偽裝,盡情放縱。一聲“哎吆吆、哎吆吆”滿山迴盪,經久迴響,傳遍滿山。半山之人也“哎吆吆、哎吆吆”的大呼,以示回應,整個山谷就熱鬧了起來。

徐永紅作品:山陽印象

我們徑直向主峰大頂山而去。

登北峰之上,豁然眼界開闊,近山在眼底,遠山呈蒼茫。近山蒼翠,遠山青黑,天高雲淡,豁然開朗,站於峰頂,忽覺山高人為峰,自信自豪之情溢於言表。極目遠望,山峰緊握,綿延不絕,厚重深遠,感慨大自然造物之神奇,感慨人類之渺小,感懷生活之美好。下視之,則來路不辯,雲霧縈繞,如入仙境,飄飄渺渺,自是“天竺雲海”。雲之無形,以山相擁,形態各異,氣象萬千;海之浩渺,博大精深,無邊無涯。置身其間,恍惚隔世,不在人間。這時,太陽正午,直射下來。則漫山遍野,層林皆變了顏色,沒有了霧氣,顏色越發的清亮,山花爛漫,星星點點,煞是好看。參天古樹,奇屋古建置身於茫茫雲海,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點點金光,山也就變得通亮起來。雲濤洶湧,恰如“水漫金山”之景象。東西山谷,深不見底,谷壁峭直,險象環生。峭壁之上建有碥道,皆人工鑿成,置身其間,仰望則青天一線,俯視則深淵在澗。峭壁之上多生喬木,枝葉碩大,遮天蔽日,藤蔓相扣,狀如綠瀑。陳魯先生曾遊離至此,詩曰“置身如在九霄中,萬里川原一覽空。呼吸可能通帝座,壯懷直欲問天公。懸巖峻峭巨靈劈,大地撐持砥柱間。秋色西來風日麗,下方佳氣鬱蔥蔥。”朗讀佳詩,品味山水,滋養身心,美哉!美哉!

徐永紅作品:山陽印象

天竺山是道教活動中心,山上洞府多以地勢而造,或高掛,或深邃,或植被掩映,或山岩遮擋,都現古樸、深遠、幽靜。停靠休息時,忽現一鶴髮童顏的老者靜坐身旁,如仙氣在身,心生敬畏。和老者談仙論道,皆驚歎見識不同。老者雲:“仙人本不存在,皆人心造之。所謂仙者,必然面善,乃心善養之。吸山間之靈氣,償日月之精華,順天時之規律耳。人與自然和諧處之,包容與共,相得益彰。如此這般,豈能不為仙?”我忽然徹悟,人本自然,皆是凡塵瑣事相擾,心底寡淡,性情自然相悅,面容自然嬌美,勝過萬千裝扮。於是乎,滿臉喜悅,心懷敞亮,若一束陽光直透心間。

下山要比登山慢了許多,全因有所收穫。沒了急於登山一探美景的迫切,多了拾級而下的從容。再回觀來路風景,又和來時顏色不同,餘暉壓枝,亮點斑駁,隨風起舞。心境的轉換全因這滿山的景色,留戀不忍離去。談起感受,各不相同,皆性情使然。

暮色中,我們徑直向漫川關疾馳而去。

4

徐永紅作品:山陽印象

古鎮漫川關位於商洛山陽縣東南邊陲70公里的漫川鎮,地處金錢河與靳家河之匯合處,以地貌廣大水域寬闊而得名。漫川關依山傍水,群山環繞,東有崔嵬的龍山,北有巍峨的鶻嶺,西南有磅礴的鄖嶺,金錢河、靳家河穿境而過。這裡氣候溫潤,物產頗豐。盛產柑桔、稻米、芝麻、桐油。古時候,漫川為水旱碼頭,成為陝鄂豫蜀物資交流重要集散地之一。漫川街道長而狹窄,均用石條石塊石子鋪成。兩旁民宅,多以木板為牆,房屋小巧玲瓏,上有一層,繪畫山牆,翹龍鳳角,明鏡懸頂,古色古香。街道日日有集,商鋪頗多,一直延續著“男人下田,女人擺攤”的習俗。

徐永紅作品:山陽印象

漫步在漫川街道,你恍如迴歸故里,又似穿越。街道建築多嶺南色彩,語音多雜,呈現陝、豫、鄂、蜀之言,仔細聽來,奇巧可品。印證了古時候這裡曾是水旱碼頭,會館林立,繁榮熱鬧,盛極一時。隨著探訪的深入,才發覺和嶺北的人物風情有所迥異。這裡人們多悠閒,晨茶、午茶從不落下,圍坐一起,慢慢品來。生活節奏的舒緩造就了人們的性情,不急不慢,安然自在,就像這環圍的群山、逝去的流水,靜的超然,走的悄然。

移步漫川鎮店子村的“土地嶺”下,可覓得山中的“千佛洞”,佛身置於其內,或端詳靜坐,或手捻佛珠,或顧目生盼,或目慈面祥,神色不一,形態各異。洞外多寺院和角牌樓 ,飛簷凌空,頗具匠心。舞榭歌樓和竹林寺院互相輝映,誦經之聲,絲竹絃樂猶在耳畔。心的空靈不覺使然,優雅之氣盡升胸間。仰望見山,俯首看水,山碩大高直,水清且淺。雲端古樹,投影碧水,魚兒來戲,忽然清風驟來,搖曳一江清澈,魚兒受驚,四散而去,水面漣漪不斷,一圈一圈盪漾開來。

徐永紅作品:山陽印象

山水之間的時光經不起享受,不覺間已是午後時分,同伴來喚,揚言歸去。我卻有所不忍拋卻這山山水水,躊躇不前。怎耐得三番五次催促,仍會回頭顧望,再看一眼。

徐永紅作品:山陽印象

車行秦嶺,先是你我自顧言說山陽印象,情趣高昂;後疲勞之意漸現,有輕鼾之聲傳來,搖起問之,又言“快看,那一處水面,漁歌輕唱!”我自微閉目,兩天見聞如影再現,擇之記之曰——山陽印象,不可詳盡,且記之,如有機緣,再來續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