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進口豬肉“趁火打劫”,他們到底賺了多少?

在我國傳統的飲食中豬肉在肉類食品中是絕對的主角,我國每年需要消費豬肉都在5000萬噸以上(近些年數據),相當於每年要消耗掉7億頭生豬。我國豬肉消費體量巨大,有龐大的消費群體,當然也需要同樣龐大的豬肉產能來支撐,我國年出欄生豬在7億頭左右,除少量進口,我國豬肉產能基本能實現自給自足。

2019年,受非洲豬瘟、環保等因素影響,我國生豬產能下降明顯,生豬存欄量連續12個月下跌,能繁母豬存欄量降到歷史谷底,有關專業人士預估生豬產能下降1/3。僧多粥少,豬肉供給有不小的缺口,至少豬肉價格不斷攀升,為穩定豬價,國家採取了很多措施,而增加豬肉的進口就是其中之一。


進口豬肉“趁火打劫”,他們到底賺了多少?


我們來看組數據:2016年,我國全年進口豬肉量為162萬噸;2017年,我國全年進口豬肉量為121.68萬噸;2018年,我國全年進口豬肉量為119.3萬噸;2019年,我國全年進口豬肉210.8萬噸。由此可見2019年,全國全年進口豬肉量增幅巨大,增長了75%,這個數據是非常巨大,我國進口豬肉歷史首次突破200萬噸。

進口豬肉在這個契機開始湧入我國豬肉市場,隨著進口豬肉需求量的暴增,多國豬肉出口商嚐到甜頭,紛紛漲價,謀取暴利,“趁火打劫”下,他們到底賺了我們多少?


進口豬肉“趁火打劫”,他們到底賺了多少?


我國進口的豬肉主要來自歐盟、北美和南美等地區,整個歐美2019年前9個月共出口豬肉337萬噸,其中出口到我國的豬肉量佔據46%份額,多國看到這份肥碩的大蛋糕,在加大對我國出口的同時,不斷提高豬肉出口價格。


進口豬肉“趁火打劫”,他們到底賺了多少?


2019年年初德國豬肉價格為10.57元/kg(人民幣,下同),到2019年12月已經漲到15.82元/kg,增加了將近50%。無獨有偶,2019年7月巴西出口豬肉價格飆升到10.40元/kg,漲了70%。另外,美國出口豬肉也乘機抬價,就連剛剛獲得對華出口豬肉資格的加拿大也通過漲價很賺一批。

外國進口豬肉在一定程度上穩定我國豬價,但宏觀利益上看卻不利於我們經濟的發展,還需要發展我們自己的生豬產業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