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溫州之南,有祕境龜湖!

溫州之南,有秘境龜湖!

溫州之南,有秘境龜湖!

溫州驅車至泰順龜湖鎮,車程在3小時左右。在如今的大交通時代,不算是近的。因此,它並不像溫州大多數旅遊地那麼常常出現在大眾視野裡。然而,此地卻深藏寶藏。寶藏這個詞用在龜湖,是真的不需要加引號的。

温州之南,有秘境龟湖!

龜湖廊橋文化公園。季家會 攝

龜湖地處溫州最南端。如果你站在龜湖險峻的牛頭嶺高峰上俯瞰,地勢就看得很清楚,狹窄的山峰底下,一面是交溪,交溪在龜湖的山腳轉了兩個非常大而壯觀的彎,溪對岸,就是福建的福安和柘榮。山嶺的另一側,山嶺底下,就是泰順仕陽鎮。

從地理上說,龜湖在溫州境內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不僅在於它的地勢從山腳的80米海拔直至山巔的1000多米海拔,大多數清晨,這裡高山的雲海都是如仙境一般把山嵌在虛無縹緲中的。龜湖的地勢形成緣於侏羅紀火山噴發,特殊的地質構造成就了龜湖的兩樣寶藏:葉蠟石和銀礦。

今天小布就從龜湖的兩樣寶藏開始,細說龜湖風光。

温州之南,有秘境龟湖!

從牛頭嶺俯瞰交溪。翁卿侖 攝

從葉蠟石到泰順石

龜湖鎮中心,有一處廊橋文化公園,屹立在這裡的龜湖廊橋,是目前國內單孔跨度最長的木拱廊橋。廊橋底下,就是大片的湖水,湖泊中有9只石雕的神龜靜臥,對應著當地“九龜落洋,三現三藏”的古老傳說。

龜湖鎮中心的居民區,就繞著湖泊擴散開去。

秋日的夜晚,涼風習習,清新的空氣撲面,迎著湖邊的點點路燈,一路靜謐如置身世外秘境。

然而到了居民區的街上,感覺就大不一樣了。好幾條街餐飲店、茶室林立,不時可以見到三五好友或在聚餐,或在喝茶聊石頭。熱鬧的景象和泰順最南端山上偏遠的交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龜湖鎮上,幾乎家家戶戶的一樓都放置著展示櫃,裡面擺著各種各樣精美的泰順石。

據瞭解,正是泰順石產業鏈的存在,集聚了這裡的人氣。和許多山區鄉鎮入夜就幾乎沒有休閒去處不同,龜湖人的夜晚,有泰順石、茶葉和書法篆刻、石雕等多樣消遣。

泰順石,學名叫葉蠟石。當地人對葉蠟石的應用,古已有之,但是葉蠟石真正開始廣為人知還是在上世紀80年代,當時探明,龜湖儲有葉蠟石資源億噸以上,為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從此有“世界蠟都”的稱號。然而當時多為粗加工,主要出口日本。

温州之南,有秘境龟湖!

龜湖泰順石礦區的仰天湖。翁卿侖 攝

龜湖葉蠟石石質與青田石相同,但儲量豐富、品質高、品種更是多達200多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被充當於青田石、壽山石的原石使用。

直到2011年前後,從政府到民間,大家都漸漸認識到泰順葉蠟石的價值,隨著泰順本土一批石雕篆刻大師鑽研龜湖葉蠟石並創作了一批高品質的作品,在國內外大賽上屢獲佳績,龜湖葉蠟石的文化底蘊和名氣大幅度提升,漸漸地,在業內被稱為“第五國石”泰順石。

作為藝術品的泰順石名聲漸起,於是有了如今我們在龜湖鎮上體驗到的夜生活。

深入泰順石礦區,是一種令人極為興奮的體驗。礦山上到處都是形狀大小不一的石塊,隨便撿一塊,仔細看看,60%以上隨機撿的石塊都是值得好好琢磨的,顏色或紅或黃或綠,手感光滑如玉,因而又被當地人稱為“軟玉”。

温州之南,有秘境龟湖!

龜湖銀礦遺址。翁卿侖 攝

從銀礦遺址到“大明銀都”

因為地處深山,山峰多險峻,龜湖境內常常可以在清晨看到壯闊的雲海奇觀。

在龜湖觀雲海,最好的地方就是牛頭嶺,當地人又稱作牛頭頸,因為這一處山嶺,樣子就跟牛脖子很像,狹窄而險峻。在曾經漫長的陸路時代,這裡是通往福建的交溪古道必經之地,道旁有不少蒼天大樹和一些百年灌木。

清晨,日出將出之時,人站在牛頭嶺上,四周雲遮霧繞,只能聽到林子裡鳥兒們醒來時的清脆叫聲。隨著紅日漸漸高升,高高漂游的雲海慢慢降落,漸漸可以看見山底下的交溪一角和四周的一些山巒。上週五晚上11點多,龜湖境內正好來了一場大雨。次日放晴,站在牛頭嶺上,正是這裡雲海最壯觀的時候。隨著雲層的飄移,這裡不時變換著各種奇觀,從上午近7時一直持續到8點多。

關於牛頭嶺,還有一首神秘的詩文,如下:“牛頭嶺兩邊溪,金銀財寶兩邊排。誰能念得下,買田買地到江西。”

許多神話、傳說故事裡都有關於寶藏的故事,以上的詩文,也和寶藏有關。

温州之南,有秘境龟湖!

探秘七門洞。董仁象 攝

牛頭嶺下方的山腰為白銀村,龜湖銀礦遺址就坐落在龜湖鎮白銀村一處叫“五桐洋”的山場,採銀礦始於明朝初年(約1368年),鼎盛於明景泰至成化年間(1450~1487年),是當時浙閩境內的大銀礦,為朝廷採銀的主產區之一。直至明嘉靖年間,這裡發生了千人礦難,皇帝頒發聖旨勒令禁止開採,龜湖白銀礦區從此廢棄。

至於以上的詩文,來自牛頭嶺上的“天書”碑文,傳說是明朝時監管龜湖白銀礦區的大太監毛進才貪墨貢銀後,將寶物留在山中,等後人去破解。500年過去了,或許這些寶藏該重現人間了也未必。

眼下,當地正在著手白銀村七門銀洞遺址的旅遊開發,七門銀洞與周邊太監府遺址、牛頭嶺、底下交溪“U”型彎大峽谷、以及神秘的藏寶傳說等組成的“大明銀都”景區,正在一點點揭開歷史神秘的面紗。

據探明,眼下龜湖銀礦區依舊保有大量銀礦,目前已採取保護措施。

温州之南,有秘境龟湖!

雲遮霧罩的牛頭嶺。翁卿侖 攝

從“世界蠟都”到旅遊風情小鎮

去年6月,龜湖入選第三批省級旅遊風情小鎮培育創建名單,全面開啟了集“文化旅遊、休閒度假、養生養老”為一體的風情小鎮,這也佐證了近年龜湖從“世界蠟都”到風景旅遊目的地的華麗轉身。

眼下的龜湖,作為旅遊目的地,除了我們以上所說的秀麗風光和泰順石、銀礦遺址等獨特資源,還有特產茶葉“泰上黃”及當地獨有的禳神文化。

“泰上黃”是在龜湖鎮上宅洋村發現的一株變異黃茶,也是目前全省唯一的變異黃茶,該茶一到秋天就通體金黃,外形別緻,經檢測其內氨基酸、茶多酚含量極高,具有極佳的養生保健價值。在浙江大學農業技術中心的推廣種植下,目前“泰上黃”年產25公斤左右,其中母樹僅產5兩,是全省最稀有的特產風物之一。

禳神文化節則是龜湖每年農曆六月初六前後舉辦的民間一大盛事,這一節日已流傳了五百年之久,一般持續7天,活動包括迎神、巡街、祭祀、福宴等,於2008年被列入溫州市第二批非遺名錄。

温州之南,有秘境龟湖!

去年12月,龜湖鎮被評為“中國石雕小鎮”。如今,初具雛形的泰順石文化主題公園,已經成為一張旅遊特色名片。該主題公園主打“一林三館三街區”。“一林”即中國印林,集中展示泰順先賢、前西泠印社副社長方介堪先生及其弟子的雕篆刻作品;“三館”為鄉愁驛館、藝雕展示館和原石博物館;三街區是吃、住、購為一體的集成街區。當地通過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將休閒慢享街打造成“茗石”特色的中國風建築群,為遊客提供別樣的住宿、休閒場所。美食步行街的28家店鋪主要經營具有龜湖特色的浙閩風味美食。泰順石文化創意街區則集泰順石工藝創作,文化傳播,泰順石展示、科普、體驗為一體,共有商鋪50餘間。龜湖鎮在每個月的第二個週六配套舉辦“每月公盤”活動,平均每期能吸引近千名遊客前來“遊購”。

因整個泰順石文化主題公園多以泰順石原石鋪就,國務院國資委領導到龜湖鎮調研時稱其為“世界上單位面積最貴的鄉村公園”。

温州之南,有秘境龟湖!

龜湖千年老樟樹。胡昌新 攝

資料:溫州日報

記者:翁卿侖

温州之南,有秘境龟湖!

覺得內容不錯

”分享給更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