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扼住現金貸的「咽喉」:持牌機構或將劃定24%紅線

扼住現金貸的「咽喉」:持牌機構或將劃定24%紅線 | 馨金融

跟暴利時代說再見。

—— 馨金融

洪偌馨/文

利率一直是借貸最敏感的一根神經。

隨著公安部「淨網2019」專項行動的展開和兩高兩部文件的下發,36%的利率紅線讓行業形勢變得越來越緊迫。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法律邊界。一旦過界就是非法經營,無論是放貸平臺本身也好、提供上下游服務的企業也罷,都在其中,沒有例外。

實際利率不超過36%,這幾乎斷絕了現金貸平臺的生存空間,更要命的是,監管對於持牌金融機構還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

據自媒體新流財經報道,部分消金公司已經得到地方監管的口頭指導,開始調整現金貸利率至24%紅線以下。除自營業務以外,在對外資金合作時,對合作方年化利率的要求也沒有例外。

馨金融向幾位業內人士核實了這一消息。他們表示,部分地區確實存在這樣的窗口指導,他們也已經開始排查合作機構,很多合作都處於放緩或者暫停狀態。「事實上,眼下即便沒有正式文件,持牌機構也一定會小心行事、從嚴執行規定。」

有多少平臺能在36%或24%(IRR口徑)的利率紅線下維持發展?大部分人給我的答案是,「幾乎沒有可能」。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上游(資金端)被遏制,整個產業鏈可能都將被拖入陰霾之中。

1 「無利可圖」

在線借貸行業對於利率的敏感,一直體現在息費計算口徑上。

貸款平臺其中一個慣用的伎倆是,面向用戶營銷和推介產品時,使用名義利率,甚至直接簡單計算到每天需要還多少錢,來減少借款人的「痛感」,並且以砍頭息的方式進一步提升隱形成本。

但是這些借款產品如果以IRR口徑計算,真實利率則往往高得驚人。一個最直觀的例子是,如果平臺的名義利率為36% ,那麼以IRR口徑計算下的真實利率可能達到70%以上。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平臺一直高喊著低於利率紅線、合規,卻頻頻遭到投訴。

但如今,這些都將成為歷史。

隨著前述兩高兩部文件的下發,整個在線借貸行業的費率計算方式都在向持牌機構看齊——綜合費率以IRR口徑計算不得超過監管紅線要求。而一旦這樣的要求落實到全市場,現金貸行業可能將成為一門「無利可圖」的生意。

從持牌機構內部來看,利率方面「一刀切」,意味著平臺必須在短時間內捨棄部分高風險高利潤的客群和業務,否則就將扭曲市場邏輯,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因此,短時間內這些持牌機構業務規模的大幅縮減在所難免,新增業務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迅速展開,畢竟優質客戶從來都是市場激烈爭奪的對象,依託存量用戶可能是未來一段時間的常態。

持牌機構尚且能「過冬」,比持牌機構自身更焦慮的,可能是與他們合作的助貸平臺。

眾所周知,在此前在線借貸行業經歷了多輪整治之後,轉型為助貸平臺成為了許多新金融公司的最終歸宿。

三季度財報顯示,幾家主要的金融科技上市公司,機構資金佔比都在不斷提升。其中,已經改名為信也科技的「拍拍貸」有75%的資金來源於機構合作伙伴,相比上一季度增長30個百分點。10月份,該比例進一步上升至100%,撮合貸款量則創下單季度新高。

與此同時,趣店在財報中提及,目前目前平臺的交易資金全部由持牌金融機構提供,對接的持牌金融機構已經超過100家;而樂信雖未披露相關佔比,但是財報顯示,其為各類金融機構服務獲得的金融科技收入達到19億元,在總營收中佔比過半,同比增長238%。

在這樣的背景下,持牌機構利率受限、規模收縮、業務調整可能直接使得這些平臺「無米下鍋」。事實上,在之前的多輪整治中,就已經有持牌機構停止合作,保持觀望

再進一步說,即便是還有平臺願意開展外部合作,這些機構是否有能力在嚴苛的利率紅線下開展合規業務,也要畫上一個問號。

一個從業者朋友在交流中向我提到,「IRR36%的利率紅線就已經沒有什麼利潤空間了,優質的資產也很難輪到我們,降到24%就更沒法做了,可能連成本都覆蓋不了,現在行業本來風險就高」。

確實,眼下整個在線借貸行業都在進入相對艱難的時期。

整個產業鏈上,此前監管部門大整治和清除了一批催收公司,許多平臺的催收業務陷入僵局,逾期風險攀升;而外部合作的數據公司也在經歷了一輪整頓後難以為繼,風控難度增加;流量成本、獲客成本居高不下,優質客群爭奪慘烈。

還有幾家能熬下去?

2 唇亡齒寒

曾經被視作「金礦」的現金貸行業的崛起養活了多少上下游的服務商、「賣水人」,現在就有多少人在焦慮和不安。

以數據行業為例,我在之前的文章(傳送門:《數據行業大夢一場》)中提到過,2016年以來現金貸行業迅速爆發,成為了數據公司們的大買家;2018年「714高炮」的興起,又引發了數據行業的狂歡,以及更加錯綜複雜的產業鏈。

公安部門對其進行打擊都是沿著產業鏈的邏輯,數據公司成為了套路貸、暴力催收的一環。但是反過來想,也正是這些高利潤、高風險的業務才對於他們的需求最為強烈——最瘋狂的現金貸平臺只需要電信通話記錄,以保證催收。

但是如今的市場環境下,資金方和平臺方利率紅線的管控導致了服務客群的變化,而這也意味著整個產品邏輯、業務邏輯、風控邏輯的變化。而利率越是低,客群越是偏向頭部,意味著對這些數據服務平臺的依賴越弱。

如果說公安部門的打擊是在短期內完成對這些平臺的業務糾偏,那麼在線借貸市場的萎縮和收緊才是他們更長期的焦慮——市場需求都不在了,還哪有他們的生存空間。

不只是貸款平臺、數據服務商,產業鏈上下游的貸款超市也好、系統服務商也罷,都是如此,真實年化利率36%的用戶是無法從「擼口子」的貸款超市中獲得的,這就是整個行業的真相。

在這個信息氾濫的時代,你我都該珍惜原創的價值,相信優質內容的力量。

聯繫我們請發郵件:xinfinance@126.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