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醫聯體建設難題怎麼破解?聽聽省政協委員的“金點子”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醫療健康問題關乎健康中國戰略實施,涉及國家治理的難點和百姓關切的痛點。11月26日,省政協舉行“城市醫聯體建設”遠程協商會,會上,12位委員分別在主會場、分會場或者通過手機連線的方式,為城市醫聯體建設支招。

醫聯體建設難題怎麼破解?聽聽省政協委員的“金點子”

11月26日,省政協舉行“城市醫聯體建設”遠程協商會

醫聯體建設難題怎麼破解?聽聽省政協委員的“金點子”

11月26日,省政協舉行“城市醫聯體建設”遠程協商會

醫聯體建設難題怎麼破解?聽聽省政協委員的“金點子”

省政協主席張昌爾出席會議並講話

  省政協委員、中科大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劉同柱:

  細化配套政策 破解“聯而不和”

  “目前,醫聯體建設整體處於‘聯而不和、和而不同’狀態。”省政協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科大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黨委書記指出,城市醫聯體建設涉及財政投入、醫保支付、服務價格、人事管理、激勵考核等多個方面、多個部門和多方利益,”目前出臺的政策較為宏觀,細化舉措不足,導致執行難、落地難。

  他建議,政府既要把握宏觀,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又要聚焦微觀,細化城市醫聯體建設所涉及的醫保、價格、財政投入、藥品供應保障等配套政策和管理舉措;還要勇於放權,給城市醫聯體建設牽頭單位和成員單位一定的自主管理權限,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性。

  省政協常委、安徽中醫藥大學審計處處長王雪松:

  加快推進醫聯體醫保資金打包預付

  醫保支付是引導患者分級診療的重要“槓桿”,國家和省醫聯體建設方案,都將醫保支付改革作為醫聯體建設的重要一環。

  省政協常委,安徽中醫藥大學審計處處長王雪松認為,當前,財政資金大多不直接投給醫院,而是以醫保基金的形式,讓各級各類醫院通過市場競爭去“掙”。這種制度設計雖調動了醫院和醫務工作者的積極性,但同時也埋下了“過度醫療”的種子,“因為無論是大醫院還是小醫院,為了多‘掙’一點醫保資金,都想方設法把自己業務量做大。而要做大業務量,就很難杜絕過度治療、過度檢查、過度用藥。”

  她建議,加快推進醫聯體醫保資金打包預付,破解過度醫療難題。醫保資金按醫聯體簽約人口打包後,各醫聯體能分享的醫保資金總量相對固定,如果醫聯體總業務量超出醫保資金可支付範圍,勢必是做的越多賠的越多。這樣,醫聯體各成員間唯有相互協作,加快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儘量將患者下沉至醫療成本相對較低的基層醫院,才能“省”出更多的結餘資金,用於醫院的建設和發展。

  省政協委員、蚌埠市政協副主席劉自力:

  建立科學合理的政府補償機制

  “在保持機構性質、隸屬關係、資產歸屬、人員身份、財政投入、補償渠道、公共衛生服務功能等不變的基礎上,建立緊密型醫聯體存在一定難度。”省政協委員,蚌埠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總商會)主席(會長)劉自力建議,省級層面出臺全省統一的政策,醫聯體內政府辦的醫療機構,在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保持機構性質、人員身份、財政投入、服務功能等不變的基礎上,打破管理體制瓶頸,實行人、財、物等統一管理,真正形成利益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要徹底改變‘收治的病人越多,醫院掙錢越多,科室獎金和個人收入越多’這種醫療機構內部利益機制。”劉自力建議,建立科學合理的政府補償機制,在醫務人員待遇不降低前提下,建立起與經濟收入指標脫鉤,與轄區人口健康指標(人口患病率下降、住院率下降)掛鉤、與分級診療(縣外住院人次減少、基層首診、下轉人次、簽約服務等)掛鉤的新的績效分配製度。

  六安市政協委員、六安市衛健委主任吳廣進:

  在醫聯體的建設過程中,重點和難點就是如何將三級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與共享、實現醫療資源利用最大化。

  “醫聯體內三級醫院的定位是承擔疑難複雜危重疾病的診療,開展具有較高專科技術水平的醫療服務。”六安市政協委員、市衛健委主任吳廣進認為,三級醫院要調整發展方向,逐步減少常見病、多發病和門診的診療,通過專科發展、人才隊伍建設、科研能力提升等方式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承擔起醫聯體內的技術支撐和保障工作。

  蕪湖市政協常委、蕪湖市衛健委副主任王芳:

  建立專家下沉“考核獎”激勵機制

  “目前的專家下沉機制還不夠完善,單靠行政推動難以長久。”蕪湖市政協常委、市衛健委副主任王芳指出,專家下沉時間不固定,難以形成穩定的預期,患者上轉沒有固定的接診團隊,不便於轉診醫生與接診醫生建立相對穩定的轉接關係,基層免費就診無法體現專家的勞動價值。專家下沉無可操作的報酬支付政策。

  王芳建議,建立專家下沉“考核獎”激勵機制。城市醫聯體牽頭醫院在基層醫療機構坐診,要固定學科、固定場所、固定時間、固定人員,統一納入基層醫療機構的門診排班。出臺“兩個允許”的實施細則,建立專家下沉“考核獎”,在職稱晉升、績效獎勵等方面,對下沉人員予以傾斜,保證專家團隊下基層的積極性和可持續性。

  省政協委員、銅陵市衛健委副主任湯金美:

  重點解決好基層“接得住”的問題

  城市優質衛生資源過度集中、城市與基層資源分佈失衡等深層次問題進一步顯現,已成為保障人民健康和深化醫改的制約因素。

  省政協委員、銅陵市衛健委副主任湯金美建議,重點解決好基層“接得住”的問題,遴選一批技術優良、經驗豐富的醫生和高年資護士到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擔任負責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探索建立符合基層的全科醫生認定、准入、培養、激勵等系列機制,提高基層的中高級職稱佔比,提升基層服務水平。要將慢性病防控主戰場前移至醫聯體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增設公共衛生人員,推動公共衛生資源和重心下沉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簽約服務團隊,實現人才下沉、服務下沉。

  省政協常委、安徽醫科大學醫院院長徐培坤:

  “專家下沉”制度需要完善

  目前醫聯體建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優質專家資源下沉”、坐診社區。省政協常委,安徽醫科大學醫院院長、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腦膠質瘤治療中心主任,教授徐培坤認為,由於專家資源有限,分派到各基層點後勢必影響原醫院的醫療工作和學科發展,基層疾病相對簡單,專家用武之地不多,形成資源浪費,且“下沉”後專家的報酬不能保障。因此,這種做法只能取得短期效應,很難長久。

  “醫聯體內各成員單位應有明確的分工。”他建議,牽頭醫院要保證下轉上的“綠色通道”通暢,並努力提高對危、重病人的診療質量。改專家“下沉”坐診、點對點服務病人,為不定期下基層開展巡診、講座和查房,指導、培訓一批基層醫務人員擴面服務全社區人群;基層醫務人員負責向重點人群進行防病指導、基礎治療、轉診和康復服務;公衛人員則負責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疾病預警和健康教育。

  省政協委員、中科大附屬第一醫院膽胰外科主任王成:

  截至2018年底,我國公立醫院1萬2千多個,民營醫院近2萬個。民營醫院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公立醫院。

  省政協委員,中科大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膽胰外科主任、內鏡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王成建議,充分發揮民營醫院在醫聯體建設中的作用。

  “民營醫院的醫療資源對分級診療制度落實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通過醫聯體的有效管理和資源整合,反過來會促進民營醫院服務病人的能力和影響力逐步提升。”王成說,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一樣,同樣承擔著廣大人民群眾的預防、醫療和保健職能,但在政策層面上並沒有獲得與公立醫院同樣的認可和支持。他建議由政府牽頭對民營醫院進行規範的梳理和評定,將符合條件的民營醫院納入與公立醫院對等的政策支持和有效監管,特別要納入到城市醫聯體建設中來。

  合肥市政協常委、合肥市衛健委副主任王向陽:

  醫保政策急需突破

  合肥市政協常委、市衛健委副主任王向陽認為,醫保政策急需突破。她建議醫保局參照緊密型醫共體醫保打包預付政策,結合其他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建設示範城市的實踐經驗,給予試點機構“總額預付、結餘留用、合理超支補助”的醫保基金預付政策。

  同時完善醫保支付差別化政策,醫保優惠向基層傾斜。王向陽說,由於試點建設期間經驗不足、困難較多,針對醫保基金預付合理超支部分,經過調查論證後,可分年度按不同比例予以減免補助,以利試點建設工作持續向好推進。

  六安市政協委員、市中醫院黨委書記李道昌:

  發揮中醫藥在醫聯體治未病和疾病康復中的作用

  六安市政協委員、市中醫院黨委書記李道昌認為,與西醫相比,中醫藥在參與醫聯體的建設中具有獨特優勢,“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治療重大疾病中的協同作用,以及在疾病康復過程中的核心作用越來越突出。”

  他建議,高度重視中醫藥在醫聯體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出臺具體政策措施,鼓勵市、縣(區)中醫院參與醫聯體建設,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的作用和治病防病的突出效果,助力醫聯體實現更好發展。”

  省政協委員、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丁百靜:

  成立專家工作室,讓好醫生留住社區病人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頭連著大醫院,一頭連著社區患病群眾,是分級診療的神經末梢。隨著城市醫聯體建設不斷深入,缺能人、缺病人、缺標準等一些現實困難和問題也更加顯現。如何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更好融入醫聯體?省政協委員、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丁百靜建議,成立專家工作室,讓好醫生留住社區病人。

  她指出,社區服務中心醫療人員與大醫院相比,醫療技術相對較弱,導致區域內病人向大醫院過度集中,社區服務中心“吃不飽”,成為分級診療制度難以推進的最主要原因。她建議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根據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轄區居民人口結構的特點、常見的疾病譜,選擇心內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全科醫學科、婦產科等相關專家,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專家工作室,並按照固定時間、固定人員、固定專業開展工作,讓社區“老高糖”等常見病患者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好醫生的醫療服務。

  銅陵市政協委員、市立醫院院長何向陽:

  合理處理公立醫院政策性因素等影響的增支減收問題

  銅陵市立醫院在2018年3月組建了緊密型醫聯體,開展城市緊密型醫聯體試點改革,以做實做細做優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切入點,突出醫保支付方式創新,醫防融合模式創新,建立了具有銅陵特色的整合型健康服務體系。

  銅陵市政協委員、市立醫院院長何向陽結合銅陵實踐提出公立醫院的持續發展問題,“新醫改以來,公立醫院以藥養醫的局面已被打破,但目前醫療服務性收費和財政補助兩個渠道還未得到有效落實,造成醫院收入減少。”

  他建議全面落實對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等投入,對公立醫院承擔的公共衛生任務給予專項補助,合理處理公立醫院政策性因素等影響的增支減收問題,逐步化解長期債務,從而讓醫聯體的龍頭和主幹能持續發展,更好發揮作用。(記者 彭旖旎 許夢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