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寶寶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讓娃動手才是真正坑了他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到底應不應該讓他們學習做家務,做家務會耽誤寶寶學習的時間,可是不做家務又會影響他們以後獨立照顧自己的能力。正確的答案就是按照寶寶的不同年齡讓他們學習做不同類型的家務。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就業率是不愛做家務孩子的15倍,犯罪率卻只有十分之一,而且不愛做家務的孩子離婚率、和心理患病的幾率更高。

如果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讓他們參與一定的家務活動,會對他們的手眼協調、手腦配合等動作技能,以及認知能力,家庭責任感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中國,我們的寶寶忙著上各種早教,可是美國的寶寶,卻開始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

寶寶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讓娃動手才是真正坑了他

不同年齡家務清單

9~24個月齡:我們寶寶在練習認字、讀繪本,美國的寶寶在學習自己歸置玩具,幫助媽媽清洗尿布。

2~3歲時:我們的寶寶在背誦唐詩宋詞,美國的寶寶可以在爸爸媽媽的指示下,扔垃圾,幫忙取東西;使用牙刷刷牙;會嘗試用馬桶;晚上睡覺前整理自己的玩具角。

3~4歲:我們的寶寶開始參加各種興趣班,而美國的寶寶可以自己洗手,使用馬桶,學會澆花,收拾玩具,給寵物餵食;睡覺前後歸置枕頭;吃完飯可以把飯碗拿到廚房,把自己的髒衣服放在洗衣機裡。

寶寶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讓娃動手才是真正坑了他

4~5歲:我們的寶寶繼續參加各種興趣班,而美國的寶寶開始學習自己鋪床;吃飯前幫忙擺飯桌;幫忙將自己的洗好的衣服放置衣櫃,並開始學習疊衣服。

5~6歲:我們的寶寶繼續參加興趣班,美國的寶寶開始幫忙換床單,準備去幼兒園的書包和衣物;把房間裡亂堆的東西收拾好。

6~7歲:我們的寶寶邊上興趣班,邊學習寫作業,美國的寶寶可以在媽媽的幫助下獨立打掃房間,學習洗碗擦桌子。

7~12歲:我們的寶寶繼續參加興趣班和寫作業,美國的寶寶可以學會做簡單的飯菜;清理地板;清理洗手池、馬桶;會使用洗衣機清洗衣物。

13歲以上:我們的寶寶開始學習、寫作業、學習奧數、參加各種舞蹈、圍棋培訓班;而美國寶寶開始學習擦玻璃、列購物清單、清洗衣物、清理烤箱、收拾自己的衣櫃。

從小鍛鍊寶寶動手能力,提高他們做家務的能力,同時,為他們創造更多的訓練機會和環境,讓他們在體驗中加深對生活的感受和理解,讓他們學會成長。那麼,到底如何判斷寶寶可以做家務?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

美國早教專家曾經建議:

對爸爸媽媽來說,讓寶寶自己做家務,反而會增加父母的負擔,但同時也是培養寶寶幫助大人做家務的好習慣。

四五歲的寶寶其實已經具備了完成簡單家務的能力,他們雖然不能完全理解爸爸媽媽的意圖,但是隻要父母充分信任,把事情交給他們,相信他們可以獨立完成家務事,也讓他們理解幫助別人和完成家裡的家務也是自己的一份責任。

如何養成做家務的好習慣

寶寶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讓娃動手才是真正坑了他

01

讓寶寶自由選擇

為寶寶提供一份可供選擇的家務清單,讓他們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兩項工作,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可以支配或者選擇,而更加喜歡做這件事情。

02

任務細分,並耐心為孩子示範

如果爸爸媽媽說,你真棒,把東西收拾的真好,可能不會讓寶寶覺察出來這種做事情的積極性,如果把任務拆成部分,比如先把玩具拆開、再把玩具按照顏色分裝進箱子裡,這樣他們才會明白具體指令。同時,可以為他們做示範,如何做好每個步驟,千萬不要一味說教。

03

提供適合的工具

為寶寶準備和他身高、力量相匹配的工具,比如小一點的掃帚和洗衣機,讓他們收拾自己的小飯桌。

04

不要強迫他們做不願意的事情

如果寶寶不願意做某件事情,不要脅迫他們,可以給予他們一定的緩衝區域,比如“你可以在玩十分鐘,再去做這件事情。”

05

提供一定的獎勵

表揚和獎勵可以給予寶寶更多地鼓勵,比如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張圖表,上面寫滿了應該做的家務活,每做完一件就獎勵他們一顆小紅花。切忌不要使用物質獎勵。

06

不要苛求“完美”

對於孩子來說,參與比結果更重要。如果桌子擦得不夠好,襪子洗得不夠乾淨,書擺放得不整齊,也不要去批評他們,這樣只會挫敗他們的自尊心,降低他們與別人合作的想法。



芽芽媽溫馨提示:

讓寶寶做家務,還需要不斷變化家務內容,循序漸進改變家務的難易,父母也需要做榜樣,不要抱怨家務的繁瑣,同時,告訴他們,寶寶做家務會給爸爸媽媽帶來很大的幫助,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

寶寶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讓娃動手才是真正坑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