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來自新生兒的控訴:剖宮產又多了一宗罪

來自新生兒的控訴:剖宮產又多了一宗罪

《協和醫學雜誌》& 知麻糖 聯袂出品

生孩子為什麼要剖宮產

有些是孩子的原因

有些是大人的原因

因為病情所致

有結束妊娠的指徵

必須剖宮產

但還有一種因素的剖宮產

沒有手術指徵

是人為地要求剖宮產終止妊娠

稱之為社會因素

來自新生兒的控訴:剖宮產又多了一宗罪

社會因素

  • 有的是怕生孩子疼的,怕生不下來, 沒有試產直接選擇剖宮產
  • 有的是給孩子算好了“生辰八字”的,一定要在哪天的哪個時間段出生
  • 有的是想早一年上學,還有的是想早點拿到拆遷補助款

等等....

剖宮產正是

有這一系列“優勢”,

走上了“神壇”

也導致剖宮產非常氾濫

曾經讓中國的剖宮產率增加到了46%

居亞洲之首。


只是相比於經陰道產,

剖宮產確實存在非常多的手術併發症

比如產後出血,胎盤植入,

疤痕妊娠,腹腔粘連等等

來自新生兒的控訴:剖宮產又多了一宗罪

來自新生兒的控訴:剖宮產又多了一宗罪

現在剖宮產又多了一宗罪

近期,Nature發表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新生兒腸道菌群的宏基因組學研究。

該研究來自英國惠康桑格研究所的Trevor Lawley團隊, 研究人員分析了對新生兒腸道菌群構成影響的臨床因素,發現分娩方式是影響新生兒腸道菌群構成的最主要因素。

——Nature

分娩方式就是娃出來的通道:

1.經陰道產—順產 2.剖宮產

來自新生兒的控訴:剖宮產又多了一宗罪

那不同的分娩方式

嬰兒腸道菌群有怎樣的區別呢?

於是採集了596名寶寶+178名媽媽

的1679份便便來一探究竟!

596名健康且足月生產的嬰兒,

其中314名是陰道分娩,282名是剖宮產分娩。

分別收集嬰兒出生後第4、7和21天的糞便樣本

同時採集其中178名產婦的糞便樣本

對採集到的1679份糞便樣本進行了宏基因組測序及分析。

發現:

經陰道分娩的嬰兒74.39%的腸道微生物來源於母親腸道微生物,

而剖宮產嬰兒只有12.56%。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若沒有從母親處獲得擬桿菌屬的普通擬桿菌(B. vulgatus),那麼在以後很長一段嬰幼兒時期都很難再獲得。

擬桿菌是幫助宿人體分解多糖提高營養利用率、加快腸粘膜的血管形成以及免疫系統發育以提高宿主的免疫力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等方面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擬桿菌對多糖的利用方面作用尤為突出。

剖宮產寶寶和陰道分娩寶寶的便便

有什麼質的區別呢!

來自新生兒的控訴:剖宮產又多了一宗罪

經陰道分娩寶寶:

嬰兒腸道內雙歧桿菌屬(長雙歧桿菌、短雙歧桿菌)、埃希氏菌屬(大腸桿菌)、擬桿菌屬(普通擬桿菌)和副擬桿菌屬(狄氏副擬桿菌)丰度很高,佔據了腸道微生物的68.3%,能幫助消化,提高免疫力。

——Nature

來自新生兒的控訴:剖宮產又多了一宗罪

剖宮產寶寶

上述菌群在剖宮產的嬰兒腸道中則很少。

剖宮產嬰兒糞便中主要是屎腸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副血鏈球菌、產酸克雷伯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陰溝腸桿菌和產氣莢膜梭菌。

出生後第4天,這些菌屬佔到嬰兒總腸道微生物的68.25%。

來自新生兒的控訴:剖宮產又多了一宗罪

83.7%的剖宮產寶寶腸道微生物中

而經陰道分娩寶寶只有49.4%

從出生到21天,

這些機會致病菌所佔的菌群種類佔剖宮產嬰兒腸道菌群的30.4%,

在經陰道分娩嬰兒中只佔9.8%。

寶寶出生前後是獲得菌群的最佳時機!

剖宮產寶寶的

那些致病菌的殺傷力如何呢?

對這些病原菌進行了分離和培養

1.發現這些菌攜帶毒力因子和抗生素耐藥相關基因,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2.會造成新生兒腸道菌群發育不良,增加醫院環境相關機會致病菌的定植,破壞母嬰間的擬桿菌傳遞。

但尚不瞭解這些改變是否會影響長期健康。


因為新生兒

接下來隨著母嬰餵養、

飲食結構變化和年齡增長,

這種差異可能會逐漸淡化,

不過這是我們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繼續跟進,觀察這些嬰兒的成長過程,

才能知道新生兒時期微生物構成的不同

是否真的會影響長期健康,

以及未來如何改善這一情況。

Tips

現在無痛分娩

非常的火爆流行

越來越多產婦,

在有經陰道分娩條件時

都會選擇無痛分娩

而不是剖宮產

試過無痛分娩的寶媽

才知道生孩子原來可以這麼“爽”

來自新生兒的控訴:剖宮產又多了一宗罪

獲取漫畫科普宣傳冊

參考文獻來源

Yan Shao, Samuel C. Forster, Evdokia Tsaliki, et al. Stunted microbiota and opportunistic pathogen colonization in caesarean-section birth [J]. Nature, 2019,574:117-121.

來自新生兒的控訴:剖宮產又多了一宗罪

本期嘉賓

賈鑫淼,博士,生物信息學,北京協和醫院-中心實驗室-統計與生信平臺。

北京協和醫院-中心實驗室-統計與生信平臺基於循證醫學、醫學統計學、臨床流行病學、生物信息學理論與前沿技術,在院內外開展方法學諮詢服務與大數據分析技術支持。從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預後多角度開展臨床研究,為疾病預防、早期干預、新藥和新治療方法的臨床應用提供科學的證據支持,促進轉化醫學發展與科研成果轉化。

歡迎有興趣的同道與我們聯繫,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專家審核

吳志宏

北京協和醫院骨科教授、博導、中心實驗室副主任、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主任、骨骼畸形的遺傳學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北京市生物醫學工程高精尖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醫工整合聯盟副理事長、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基礎學組委員。

來自新生兒的控訴:剖宮產又多了一宗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