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為什麼要打開心量,以大自然為師?

為什麼要打開心量,以大自然為師?

為什麼要打開心量,以大自然為師?

1. 《道德經》裡面老子處處都在跟我們做的啟示:以大自然為師。

老子當過周朝國立圖書館的館長,遍讀典籍、飽學多聞。後來看透世間的名利,回到家鄉而開悟,為什麼老子能夠講出那麼深的哲理?因為老子的開悟是來自於向大自然學習。老子講的就是道-天地的特徵、特性,所以老子不會要你把他當偶像追隨他,他要我們看齊學習的是天地偉大的德行。所以老子展現出來的是謙虛但又有很高的智慧。

2. 所有古今中外那些大智慧者、世界級的偉人,他們到最後都是來到超越所有的經典、語言、文字,去看真正的無字天書—大自然的啟示,來到以大自然為師,所展現出來的都是無我、無私的精神。

孔子、老子、莊子、耶穌、穆罕默德都是這樣,包括釋加牟尼的所作所為,不是為他釋迦族也不是為個人的家庭,他是為了整個世間眾生啊!孔子所展現出來的有教無類的精神,近代的德蕾莎修女所展現出來的,也是超越國家、超越種族、超越宗派、宗教立場的那種無我、無私。就是因為他們體悟到整個大自然的法則,然後實際的做到無我無私。

為什麼要打開心量,以大自然為師?

3. 希望大家要打開心胸、度量,重新來認識大自然,客觀思維我們依賴什麼而活,虛心學習。心量打開到無限,才能夠學到宇宙無限級的智慧。

這方面不是催眠、不是宗教信仰,這是真理實相,它本來就存在,只礙於我們認識的膚淺。就像科學家以前認為“原子就是組成物質的最小粒子”,在二三十年前認為找到夸克就已經算是能夠找到最小的粒子了,但是卻發現,夸克還不是最小。當人類進入越微細的世界,看到這個物質原來都不是表面我們所看的這樣固定不動,它竟然都在流動、變化。對這個世界越瞭解之後,才發現物質不是機械式的無感情、無覺受,不要秉持過去所認為的:“石頭就是石頭,樹木是無情的、沒有覺受,山河大地是無情的,只是一個器具。我們人類才是萬物之靈、才優秀。”這是一個膚淺的看法、論斷。

為什麼要打開心量,以大自然為師?

4. 學習《道德經》,要學到宇宙級的高等智慧,才會把心量打開。不要去學那些耍詐、勾心鬥角,用什麼技巧去贏別人,是要跟天地看齊學習,以大自然為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