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萬寶全書”菸紙店

菸紙店

“万宝全书”烟纸店

老上海的菸紙店,要在北方應該被稱作雜貨鋪。菸紙店通常只是一個門面,更微型個只有半個門面。

沒有店名,供應百貨

菸紙店裡賣點啥?可以講一家人家日常過日子所需要的大小用品,伊儕能夠供應上來。

肥皂、草紙、牙刷、牙膏,針針線線、寬緊帶、橡皮筋,各種鈕釦、大小撳鈕,刀片、剪刀、長短鉗子,燈油、蠟燭、自來火,紗繩、麻繩、皮鞋帶、跑鞋帶,木梳、頭繩、生髮油……用上海話念一遍,讓人想起了姚慕雙、周柏春的著名滑稽《新老法結婚》裡面的那段順口溜:“牙刷牙膏香肥皂,衛生草紙電燈泡,阿斯匹靈橡皮膏……”

“万宝全书”烟纸店

過去,交交關關個菸紙店,開在弄堂的過街樓下面,而且好像從來就沒起過店名。人們也習慣用它們的位置來稱呼,“弄堂口一爿菸紙店”、“後弄堂一爿菸紙店”;還有人喜歡用菸紙店老闆、或者老闆的“標誌”來稱呼,“阿貳頭菸紙店”、“小福林菸紙店”、“麻皮店”、“聾彭店”等等。(注:“聾彭”:上海話,聾子)

“万宝全书”烟纸店

菸紙店裡最好個生意當然是賣香菸了。香菸牌子品種齊全勿用講,香菸還能夠拆零來賣。飛馬牌香菸貳角捌分一包,勞動牌香菸貳角貳分一包。儂摸出五分銅鈿,就可以買到兩根飛馬、兩根勞動牌香菸。菸紙店老闆個生意經是既精明又活絡,精明到一分一釐大家不吃虧,活絡到隨意組合只叫儂適意。

“万宝全书”烟纸店

老闆做生意還會“看山水”

過去個菸紙店大多數是夫妻老婆店。店堂很小,甚至嘸沒。前店後家,前面做小生意,後面住進一家門。老闆醒了就開門,困了就打烊。一年到頭紙菸店都開張接客,即便是過年,年卅和年初一都開門大吉。

“万宝全书”烟纸店

而且,菸紙店每天的營業時間較長,一般早上六點卸排門板,晚上九、十點上排門板。但是,老闆為了方便居民晚上購物,還特在排門板上專設一扇小窗,居民在晚上急需燈泡、洋蠟燭、蚊香等東西,只要敲一下這小窗,立馬能夠買到——想來,現在的24小時便利店,在老上海是早有傳統的,個就叫“為人民服務”,才是真正的“為人民幣服務”。

“万宝全书”烟纸店

就因為成了一個弄堂的鄰居,菸紙店老闆要做生意,自然相當會“看山水”:哪一個小鬼是啥寧屋裡廂的,伊拉屋裡廂啥額背景,平常買點啥,甚至連最近屋裡廂有啥事體,嘿嘿,菸紙店老闆肚皮裡一本賬是清清爽爽。

“万宝全书”烟纸店

一位老上海小時候住黃河路,前弄堂梅福裡有一爿菸紙店,後弄堂平和裡也有一爿,偏偏伊拉外婆每趟都要關照伊:“到梅福裡菸紙店去”。後來再曉得,外婆這位“街道小組長”被“搞定”了。菸紙店老闆一家雖然後來才搬到此地,但是,鄰居道里混了相當熟,關係甚好,見到伊拉外婆,更是“魯家姆媽”長,“魯家姆媽”短的,老遠就開始打招呼;小組長只要關照開會,店門一關,搬好小板凳,下午兩點鐘,一定會坐到居委會天井裡聽“傳達”。

有人會說,這就是上海人“小市民”。非也非也!在上海人看來,這才是做人的“道”——你敬我一尺,我一定會回儂一丈,做人實實惠惠,不會拍胸脯、稱兄弟,“虛格里”沒有的,但檯面上的事情,會做了清清爽爽,給足儂面子。

左鄰右舍的小朋友是常客

菸紙店裡最多個常客,就是左鄰右舍的小朋友了。菸紙店有文具供應,練習簿、筆記本、鉛筆、橡皮、信紙、信封、直尺、短尺、三角板、回型針、圖畫釘……中、小學生都勿用專門去文具店,跑跑菸紙店就可以了。

“万宝全书”烟纸店

真正吸引大小囡、小小囡去菸紙店的,要屬店鋪裡的各種糖果,各色乾點和棒冰、雪糕。糖果通常放在櫃檯上一些玻璃瓶裡,裡面還有甜、鹹橄欖、桃爿、鹽金棗(小辰光叫“鼻頭汙”)之類的零食;到了天熱,菸紙店的保溫設備通常是廣口保溫筒,用來裝冷飲。所以,老早的棒冰、雪糕上了口,儕是軟綿綿的,不如現在從冰櫃裡拿出來的硬扎。

“万宝全书”烟纸店

還有菸紙店門口掛著的,一大張一大張“香菸牌子”。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畫工精美,又能和“說書”內容相結合的“香菸牌子”最吃香,封神榜、三國志、說唐等等,人物湊不齊了哪能辦?拉上小夥伴,刮一場“香菸牌子”,因為技術還不錯,總能贏回幾張自己心愛的;當然,偶爾也會換來姆媽一頓“生活”——為了“李元霸”,跪搓板又如何?可惜,後來的香菸牌子越做越粗糙,收藏價值所剩無幾。

“万宝全书”烟纸店

到了春節,菸紙店簡直就是小朋友的“天堂”,大、小炮仗、各種煙火、“火藥槍”、刀、槍、劍、戟、斧等古代“十八般兵器”等等,小木屋容不下,就在弄堂口搭了臨時攤,有時候,還會拉了燈泡“挑燈夜戰”。

“万宝全书”烟纸店“万宝全书”烟纸店

後來,菸紙店又多了一個服務內容,就是公用電話,店門上方都裝有一塊鐵皮,畫有一隻手拿著電話聽筒的標誌,附近人家若有來電,還負責傳呼,傳呼一次三分,過街樓下,經常能聽到老闆“1號三樓亭子間張家伯伯電話”、“7號二樓王家姆媽電話”的喊聲。

如今,一爿爿菸紙店都不見了,即便房子還在,卻早已經是物非人非,即便是替換成了24小時營業的“好德”,是否“便利”,亦是見仁見智——要曉得,作為老上海市井生活的標誌,菸紙店賣的不僅僅是小商品,因為這些都是可以替代的,菸紙店代表的其實是最濃、最純粹的上海氣息。

“万宝全书”烟纸店

我們也能理解,在城市發展的匆匆腳步中,有些東西是註定無法挽留的,但我們也希望,過去這些東西所代表的上海人的生活氣息、生活態度,能夠以某種形式保留下來,傳承下去,這樣,上海才能稱之為上海。

點擊回顧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万宝全书”烟纸店“万宝全书”烟纸店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吃一杯老上海的茶!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下載看看新聞APP

覺得好看

請點這裡

“万宝全书”烟纸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