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再說“故市”和“固市”

再說“故市”和“固市”

作者:劉世龍 選自《渭南日報》黃河週末版2018年8月24日

故市,渭北重鎮,上世紀初期商業發達,有“小上海”之美譽。故市鎮處在交通要道,少說也有1000多年的歷史。但關於故(固)市鎮名的寫法,究竟是“故市”還是“固市”?即使本地人,也多不甚清楚。其實,這兩種寫法一直存在,各有來頭。2002年,固市中學八十校慶時,筆者聽一老校友講關於把故市的“故”寫成堅固的“固”的逸聞,並和歷史教師蘇軍民合作,寫了《“故市”與“固市”的來歷》一文,被很多讀者轉載和引用……今天筆者重講這個話題,想再補充一點材料,以彌補當年文章的缺陷與不足。

筆者認為先有“故市”,再衍生出“固市”(民間地名寫別字是常見的)。“故市”比“固市”,至少要早1200多年以上。

在2016年固市中學未進城以前,凡是故市鎮的一些行政單位、學校和企業部門,比如“故市鄉政府”“故市初級中學”“故市醫院”“故市信用社”等,對外大多使用“故市”的名稱,僅有固市中學使用“固市”一詞。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也說明,寫作“故市”是源,“固市”是流,固市中學的誕生,從1922年固市高等小學校算起,還不到100年。

我們首先看一下故市鎮名的來歷。據故市民間一些老人的說法,說是因為故市這一帶是漢昭帝時車騎大將軍金日磾(jinmìdī)的封地,金日磾死後,朝廷在藺店鎮西南不遠(今藺南村)修了衣冠冢,故市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有功於朝廷的大將,還修建了一座秺(dù)侯祠,簡稱“秺祠”。後來時間長了,人們把秺祠念轉音了,於是就成了“故市”。不過,我想,故市和故市鎮南三里處的故縣村(古下邽縣治所在)應該也有某種聯繫。

有出土文物證明故市是一個千年古鎮。據故市村一組村民、70多歲的王永安講,1966年4月的一天,他在故市西街東段故市稅所院內取土時,挖出了一塊六角形石碑上面刻有“下邽縣故市店”字樣,石碑上還有幾個人名,落款是“唐玄宗十三年”。王永安說:“這塊碑在配種站埋過,據其他人說,後來故市公社來人拉走了,再不知去向。”王永安本人還健在,我想,親見者的敘述或許和碑子上的文字多少有些出入,但是那“下邽縣故市店”幾個字,應該不會看錯。

有古代典籍也可證明唐代故市叫“故市店”,大唐開成五年(840年),日本入唐求法高僧圓仁和尚,從山西五臺山去長安,自東往西進入陝西,從朝邑(今屬大荔)一路走來,八月十七日夜,住宿在下邽縣的故市店天王院。這個情景,圓仁是記載在他的日記《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中:“十五日,發,西行卅裡到朝邑縣,於店斷中。齋後,西行卅五里到同州……十六日,朝時雨停。發。西行十里,渡洛河。西行十里,到馮翊縣安遠村王明店王家斷中……從洛河西,穀苗黃蟲吃盡,村鄉百姓愁極。十七日,雨止。西行十五里,到蕃驛店高家斷中。西行卌(xì)裡,到故市店,入天王院宿。”這是目前能見到的最早記載故市名稱的古代典籍。

再說“故市”和“固市”

當然,圓仁和尚的遊記裡的“故市店”,也印證王永安“唐代故市叫故市店”的說法是可信的。

在古代,凡是處在重要交通要道的村鎮,都有車馬大店,以方便過路行人歇宿。所以當時能稱“店”,絕不是一般村子,也應該就是規模不小的鎮子了吧。查明代到1987年筆者能看到幾部《渭南縣誌》,500年間全是“故市鎮”,或“故市裡”,或“故市公社”“故市鄉”等,“故市”一直未變。查上世紀三十年代出版的《中國地名大詞典》,有“故市”詞條。筆者手邊有1973年陝西省革委會民政局制的陝西省地圖,有1987年渭南縣地圖,還有近20年內國家正規出版的中國旅遊地圖和陝西省交通圖,除過1973年的陝西省地圖標的是“固市”外,其餘都赫然標著“故市”。這樣看來,“故市”作為地名,除了曾短暫改成“固市”,其他時間段“故市”作為鎮名幾乎是沒有變化的。

那麼固市中學為什麼一直寫作“固市”呢?原來在固市中學建校的先一年,即1921年,靖國軍團長蔣朗亭(名世傑,字朗亭)駐軍故市,他剛到後,即讓手下人給省府發去電報,說“蔣公臨故”,省府以為蔣朗亭初到故市不幸病故,即派前來弔唁,到故市見蔣本人後,方知原來是電文中“故市”的“故”多義造成誤會。後來省府給設在故市的渭南分縣行政公署發文,要求改“故市”為“固市”(故市1914年到1927年設渭南分縣,存在13年),後來的固市中學按公文改了,基本一直使用“固市”,而故市街道一些單位和商店,卻習慣使用“故市”,一直未改。這就是造成“故市”與“固市”兩種寫法的由來。

著名民主人士、教育家、曾任固中(當時叫“簡師”)校長的李崇德(字瘦枝)先生,1936年撰寫的《渭南簡易鄉村師範學校沿革》一文記載,1922年“固市高等小學校”成立,“十二年增設單機級師範班”,“當時靖國軍主政渭北,汲汲焉以提倡教育為急務,於是在固市駐軍首領蔣朗亭(名世傑)囊贊之下,黃君(舒泰)力謀設立初中……”說明1924年渭陽中學的創辦,與蔣朗亭駐防故市期間大力支持教育是分不開的。

查1927年1月28日《陝西國民日報》報道《渭北農民運動之進步》,使用的是“固市通訊”一語。查1927年到1928年渭華起義爆發前後,中共五一(固市)縣委與中共陝西省委、陝東特委往來文件,當時官方和新聞媒體涉及故市的公文和報道,都是寫作“固市”,而不是“故市”,這也說明當時官方是執行省府發文改“故市”為“固市”的。上面說到的李崇德1936年3月寫的《渭南簡易鄉村師範學校沿革》一文,使用的也是“固市”名稱。1941年2月,“簡易鄉村師範”改名“固市初級中學”,學校舉行了成立紀念活動,《渭南縣立固市初級中學校成立紀念碑》一文,從標題到內容,都是使用“固市”一詞,這個紀念碑至今還豎立在固市中學院內渭陽樓旁邊。現在能見到的1945年固中學生畢業證和畢業合照上,也能清楚看到“固市”二字。

以上論據說明,蔣朗亭駐軍故市期間,主政一方,全力支持創辦了渭陽中學(固市中學),固市中學一直沿用“固市”這一名稱,一是按照當時官方文件執行了,另一方面恐怕也有紀念這位開明將領的意思。

1952年,固市中學改名為“渭南縣第一初級中學”,1959年又恢復高中,也恢復校名“渭陽中學”,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改“東方紅中學”,1973年又改回“固市中學”,直到2016年春高中進城,固中的公章還是“渭南市固市中學”七個字。這也就是說,從1921年“蔣公臨故”的電文產生誤會,省府發文改“故市”為“固市”後,不管社會上如何使用,固市中學在正式場合使用“固市”名稱,一以貫之從未改變。

故市街道的政府、醫院、法院、派出所、村委會、學校、商店等一直使用著“故市”的名稱,固然“故市”源遠流長,習慣使然。

再說“故市”和“固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