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 P2P擔保和保單的區別,厚本告訴你,不是所有的保險都叫履約險!

“這家平臺說有保險做後盾,是不是就可以投了?”“P2P平臺引入保險就保險了嗎”“上了保險的P2P,可以放心大膽投嗎?”近期,P2P平臺頻繁跑路行為,讓投資者對於投資平臺的信任度又重新迴歸到原點。

縱觀行業內各種信誓旦旦的“擔保”,性質的所謂保險;我必須得說一句那跟真正的“履約保障保險”相比,就好像暫住證VS戶口本,租房合同VS房產證,跨著界呢。

而保險作為可以給P2P平臺增信的一種手段,成為很多投資人關注的話題。保險和P2P平臺合作的產品都有哪些?什麼樣的保險產品才能真正保障投資人的利益?據相關媒體統計,目前市面上已有10餘家P2P平臺與保險公司開展了業務合作,合作險種包括履約保證保險、借款人意外險等。那麼,究竟由保險公司承保的P2P平臺是否真的安全呢?保險公司跟P2P如何達成合作?

“目前看來,保險公司和P2P平臺合作的險種主要有賬戶安全險、人身安全保險、財產保險和履約保證保險這幾種。”易觀智庫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保障程度較高的無疑是履約保證保險,其他的類似於借款人人身意外險、賬戶安全險等產品都是不保障投資人資金安全的,這個需要分開來看,並不是有保險公司承保就意味著完全安全。

那麼,各種保險產品的承保範圍是什麼?其對投資人的保障都起什麼作用?帶著這樣的疑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當下P2P平臺和保險合作的主要品類進行了梳理分析,並針對不同產品的保障範圍進行詳細解讀。

●賬戶安全險:僅對賬戶安全本身負責

在P2P平臺跟保險合作的品種中,賬戶安全險的出鏡率是極高的。

所謂的賬戶安全險,顧名思義就是針對個人賬戶提供保障。“賬戶安全險主要是針對用戶的賬戶安全進行擔保。即用戶在P2P平臺賬戶充值、提現過程中發生資金被盜轉、盜用事件,保險公司會承擔相應的損失。”易觀智庫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也就是說,如果投資人的P2P平臺賬戶被盜刷或者被盜用導致賬戶裡的資金損失,保險公司就會承擔責任,這個和支付寶的賬戶安全險類似。換言之,賬戶安全險只是針對賬戶安全本身,對於借款人逾期或者平臺跑路,保險公司是不承擔責任的。

以PPmoney跟前海財險合作的賬戶安全險為例,雙方披露的合作協議顯示,在保險有效期內,當平臺用戶的賬戶出現賬號、身份證件、銀行卡信息或安全工具(包括U盾、物理口令卡、綁定手機/手機驗證碼、數字證書等)被不法分子盜取,並通過特約商戶銷售終端(POS)、自動櫃員機(ATM)、銀行櫃檯、通信網絡及網絡支付平臺等進行盜轉或盜用等情形時,前海財險將依據保險合同和相關條款進行賠償。

申請賠償時,投保人需要提供保險憑證、索賠申請書、賬戶持有人在被保險人處開立賬戶的信息、賬戶持有人的銀行對賬單和網絡支付平臺轉賬、交易清單、賬戶持有人向被保險人索賠的書面記錄,被保險人對持卡人賬戶資金被盜用的書面調查記錄、調查依據及調查結論、公安機關提供的報立案及未破案證明等書面材料。

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賬戶盜刷都能獲得理賠。記者查詢前海財險披露的《賬戶安全責任保險(2017 版)條款》,仍存在三種情況下,保險公司是無法賠償的。例如投保人、被保險人及其代表的故意行為或重大過失行為;賬戶持有人的僱傭人員、代理人、家庭成員或共同居住人員所造成的損失;賬戶持有人主動將資產轉入他人賬戶或主動向他人提供或洩露支付賬戶密碼、安全工具(包括U盾、物理口令卡、綁定手機/手機驗證碼、數字證書等)。

此外,保險人僅對賬戶持有人在向被保險人申請掛失或凍結賬戶前48小時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掛失時間的認定,以被保險人或其他有權機構出具的掛失證明為準。

據悉,近期跑路的禮德財富,其官網上也顯示跟某險企合作的是賬戶安全險。

●人身安全保險:迷惑投資人的“障眼法”

在P2P平臺跟保險公司合作的保險品種中,對投資人來說,人身安全保險是最為雞肋的一個保險。

人身安全保險,也稱借款人意外險。顧名思義,借款人出現身故、傷殘、重大疾病等意外情況而無力還款的時候,保險公司就會提供賠付。也就是說,人身安全保險和普通的意外險沒什麼兩樣,只不過被保險人多了一個借款人的身份。

“人身安全險主要是針對借款人的人壽保險。即在借款人發生人身危險時,才會進行賠付,同時其受益人並不是投資人。該險種在其他情況下對借款人是否還款沒有任何保障。”易觀智庫分析師表示,從發生意外事件的概率和受益對象來看,針對借款人的人身安全險可能對很多投資人來說價值會相對較低。

同時,其主要操作方式也簡單。例如,某借款人想要在某網貸平臺借款50萬元,首先是向平臺提出借款申請,P2P平臺與之簽定合同後,按照客戶需求去募資。募資結束後,平臺會再要求這位客戶買一份保險產品,然後才會把錢借出去。平臺向借款人推薦人身意外險或者是幫借款人購買人身意外險。

此前,曾有P2P平臺藉此進行過虛假宣傳,向投資人宣傳是有保險保證的,所以投資人會放心來投。如果借款人違約了,倘若最初買的是履約保證保險,就會獲賠,但絕大部分的操作是,平臺讓借款人買的是人身意外險,導致如果沒有發生意外,保險公司是不會理賠的。

例如,從微金所和中國人壽此前披露的合作協議來看,規定中國人壽財險將為微金所平臺上的借款人提供人身意外保險,以保證投資人的利益。在微金所的信息披露中也顯示,其是在2015年1月份上線的人保壽功能。不過,該入口在其官網已經找不到了。

不過,隨著P2P平臺跟保險合作的深入,人身安全險成為了一種合作模式,並不再成為P2P平臺的噱頭。如恆易融的信息披露中顯示,其跟保險公司合作了兩款保險產品,跟人身安全保險相似的借款人意外險就是其中之一,承保的保險公司也有8家。

●財產保險:僅保障借款期間抵押物的安全

P2P平臺跟保險公司合作的第三種險種就是財產保險。這種財產保險的品種不是隻有一款,根據標的的不同,產品的保障範圍和內容也會有所調整。

整體來看,財產險主要是針對為擔保標的抵押物提供擔保,保障借款期間抵押物的安全。通常來說,財產保險也稱為抵押物滅失險。如果抵押物發生了意外,比如車抵貸的車子被火燒了、被洪水沖走了等,保險公司就會提供賠付。

具體而言,就是對於車抵貸、房抵貸類資產,借款方為其抵押物購買財產保險,保障借款期間抵押物的安全。一般情況下,抵押物出現損壞的可能性不大,且最終的還款還是取決於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以及貸款方的資產處置能力。

不過,抵押物發生意外是小概率事件,表面上看,財產保險是保障投資者,但實際上還是對平臺更有利。一方面,P2P平臺可以憑保險這一噱頭進行宣傳增信;另一方面,抵押物出現意外才會賠付,保障的並非投資人的本金和收益。

以存利網跟長安責任保險合作的抵押物財產保險為例。根據其官方的宣傳,存利網和長安責任保險的合作模式中可以看到,將保險項目細化到存利網平臺的“標的”上,對借款的抵押物進行投保,當抵押物損壞或滅失時,保險公司按照規定條款進行賠付。但要強調的是,長安責任保險只保證抵押物這一個風控環節,並非是對整個業務交易鏈條承保。

不過,在其官網上點開了部分投資標的,並未在披露信息中直接顯示哪個標的投保了抵押物財產保險。有業內人士表示,保險與P2P的合作方式中,可操作性最強的就是將保險項目細化到P2P平臺的“標的”上,即以對借款的質押抵押物進行投保的方式,確保抵押物的安全,當質押或抵押物滅失時,保險公司按照規定進行賠付。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履約保證保險,財產保險被很多業內人士看作是噱頭較多,對投資人的保障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大。“此前有一些平臺抓住投資者對於保險公司的信賴,將投保的財產險進行誇大,讓投資者錯以為自己的投資被上了保險。”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果僅僅是對借款人的抵押物進行了投保,實際上借款仍然有逾期的可能,“不建議將其作為對一家P2P進行判斷的主要標準”。

●履約保證保險:真正的P2P+保險合作模式

在P2P平臺跟保險公司合作的模式中,履約保證保險被看作是最有價值的保險產品,也是真正能為投資人負責的產品。

履約保證保險,也稱個人借款保證保險,是指保險公司向履約保證保險的受益人(即債權人)承諾,如果被保險人(即債務人,P2P中專指借款人)不按照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履行還款義務,則由該保險公司按照保單約定承擔賠償責任、向投資人賠付本金及收益的一種保險產品。

也就是說,當借款人到期沒有如約還款、投資人的錢眼看著就要打水漂的時候,保險公司會向投資人全額賠付本金和收益。“保障程度較高的無疑是履約保證保險。此險種是指保險公司向履約保證保險的受益人(即債權人)承諾,如果被保險人(即債務人,P2P平臺中專指借款人)不按照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履行還款義務,則由該保險公司按照保單約定承擔賠償責任的一種保險形式。”易觀智庫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易觀智庫分析師進一步指出,儘管履約保證保險是業內公認的保障性最強的險種,但是每份不同的履約保證保險也會有對應的免責條款和不提供賠付的情況。投資人在購買產品的時候也不可以因為P2P平臺產品有履約保證保險就認為其可以實現完全的賠付,還需要注意保險條款裡相應的條款細則。

以宜人貸和人保財險的合作為例,根據合作協議,中國人保財險為宜人貸撮合的特定借款提供借款人履約保證保險,所承保產品借款週期不超過12個月,借款金額不超過20萬元人民幣。中國人保財險向借款人收取保費,如果借款人出現違約,中國人保財險將根據協議約定,對逾期超過90天的借款給付保險金。上述報道中提到了“特定借款”,也就意味著保險公司並不是承保平臺的全部標的,而是有選擇的,投資人在投保的時候需要有選擇的投資。除卻有選擇的承保項目外,保險公司也不是對所有的保證保險都是全額承擔本息。例如小贏理財的部分項目,當借款人無法償還借款時,首先由推薦借款人的金融搜索平臺提供差額補足,其次才由保險公司進行賠付;小馬金融則是在風險保證金不足以賠付時,保險公司才會進行賠付。

目前,受風險及監管門檻要求的影響,履約保證保險在網貸平臺上的使用並不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市面上約有10餘家P2P平臺與保險公司開展了履約保證保險業務合作。對於其推廣難的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有三點:一是由於較之賬戶安全險,履約保證保險費率更高;二是即便平臺或借款人願意承擔高額保險費,保險公司也會從平臺信用、借款人信用、還款能力等多方面進行嚴格評估;三是履約保證保險相當考驗保險公司的風控能力,而國內擁有專業風險評估團隊的保險公司並不太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以“厚本金融聯合中華財險”推出的履約保障保險;是由厚本金融出資,國有第二大保險集團中華財險,針對出借用戶推出的全額承擔本息的履約保障服務。從根本上解決用戶資金安全的問題。據悉目前具備此項服務的平臺不超過10家。

P2P擔保和保單的區別,厚本告訴你,不是所有的保險都叫履約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