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買東西時看食品標籤嘛?讀懂預包裝食品標籤

預包裝食品:是指商家賣的那些有固定包裝且體積和重量都固定化的食品,不包括"現做現吃"的餐飲類,以及沒有固定包裝的食品。

買東西時看食品標籤嘛?讀懂預包裝食品標籤

對於市場上琳琅滿目的預包裝食品,挑起來是不是會感覺眼花繚亂,不知所措呢?其實,只要您細看其標籤,就能做個聰明的選購人。"預包裝食品標籤"是指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及一切說明物,包括強制標示的內容,如食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和規格、生產者和(或)經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繫方式、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標準代號等;還有推薦標示的內容,如食用方法、致敏物質等。為了規範食品標籤,幫助消費者更好地選購食品,我國發布了《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食品標籤的項目雖然很多,對消費者來說,重點要注意以下7個方面。

買東西時看食品標籤嘛?讀懂預包裝食品標籤

一、看食品類別

食品名稱必須是國家許可的規範名稱,能反映出食品的本質。如果食品名稱是企業自己"創新"的,就要用同樣的顏色和字體,在旁邊標註規範的名稱。

例如,你看到某產品的名稱叫"**果飲",瓶子上面畫著漂亮的水果,這個產品屬於果汁還是飲料呢?如果它的"產品類別"寫著"果汁",那就是說,除了水果中榨出的汁,完全沒有加水。如果是"果汁飲料",那就是說,它是在大量水裡加了少量果汁,再加糖和其它食品添加劑調製成的飲料。

總之,無論產品名字起得如何花哨,吸引眼球,只要細看食品類別,就能明白真相。

買東西時看食品標籤嘛?讀懂預包裝食品標籤

二、看配料表

按法規要求,產品中加入量最大的原料應當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後一位。

例如,前面那瓶"**果飲",裡面到底加了什麼呢?如果配料表的第一位是"純淨水",第二位是"蘋果汁",就說明這個產品中加得最多的是水。配料表中你不認識的配料越多,說明它距離天然狀態越遠。飲料產品上通常會註明"原果汁含量≥10%"或者"牛奶含量≥30%"等字樣,這就是在告訴你,其中有多大比例是來自天然原料,其他部分是用水、糖、食品添加劑等調配而成的。

買東西時看食品標籤嘛?讀懂預包裝食品標籤

三、看食品添加劑

按國家標準,食品中所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劑都必須註明在配料表中,即便消費者不認識也沒關係——通常我們會看到"食品添加劑:"或"食品添加劑()"的字樣,而冒號後或括號裡的內容,就是具體的食品添加劑了。

按法規要求,食品添加劑不能簡單用"色素"、"甜味劑"等模糊的名稱,而必須註明其具體名稱。消費者可以從配料表的"食品添加劑"一詞後面看到一些自己平日看不懂的名稱,比如"檸檬黃"、"胭脂紅",這些和顏色有關的一定是色素;"阿斯巴甜"、"甜蜜素"等,這些和甜味有關的一定是甜味劑......看得多了,也就慢慢地會對常用的食品添加劑熟悉起來。

至於哪些食品添加劑可以用,能用在什麼食品中,最大添加量是多少,都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有明確規定。既不能添加未經我國許可使用的品種,也不能在規定食品範圍之外添加使用,更不能超量使用。所以,消費者不必因為食品中含有食品添加劑而感到恐懼。

細看以上信息,不僅可以避免買錯產品,也能初步判斷產品的內容特點和品質高下,避免被廣告和營銷所忽悠。希望每個消費者都成為選購食品的行家。

買東西時看食品標籤嘛?讀懂預包裝食品標籤

買東西時看食品標籤嘛?讀懂預包裝食品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