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地產商大逃殺:高負債的孫宏斌,會是最後的倖存者嗎?

融創中國的業績會議上,孫宏斌儘量避免談及賈躍亭。

這個讓他面子裡子傷透了的山西老鄉,在賈躍亭和另一個地產巨頭許家印合作後,最終沒能忍住吐槽。按包郵區包叔的說法,孫宏斌對造車的態度非常冷淡:電動車有個毛線技術。

地產商大逃殺:高負債的孫宏斌,會是最後的倖存者嗎?

聰明如孫宏斌,明白地產商跨界背後的深意:大抵都在賭一個未來。

01

融創的未來繫於同行。

美劇《Billons》第一集中,耶魯畢業的老派精英就赤裸裸地道出了競爭的本質:記住,你不用遊得比鯊魚快,比其他游泳的人快就行了。

大潮退去,坐擁2.3億平土地儲備的融創,需要比恆大、碧桂園、萬科等強勁對手跑得更快。

相比競爭對手,融創的財務狀況難言樂觀。

中報顯示,融創淨負債率較2017年底下降約9.5個百分點。往前追溯推算,2017年報顯示,融創的淨負債率較2017年中減少約60個百分點。2017年的中報顯示,融創淨負債的數值為260%。

按此測算,融創的淨負債率接近190%。相比碧桂園的59%和恆大的127%,融創的步伐顯得慢了。

這和孫宏斌在2017年的多次大手筆併購有關。

2017年,融創不僅投資了樂視,更接盤了萬達集團王健林的部份資產。這個曾經視擴張為唯一的順馳掌門人,仍然有著做房企大哥的野心:王健林第一個找我談就談成了,別人沒機會。

地產商大逃殺:高負債的孫宏斌,會是最後的倖存者嗎?

大併購的背後,是融創資產和負債的狂飆。融創集團2017年報顯示,短短5年間,融創就從1個只有百億的地產商,一躍成為總資產超過6200億的巨頭。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30%。

負債水平也從55億元猛增至超過5600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90%。

02

不同於萬科對房地產白銀時代的判斷,孫宏斌提出了鑽石時代。

2017年11月,孫宏斌在公開場合表示,萬科提出房地產是白銀時代,我說這太扯了,現在是房地產的鑽石時代,大公司的鑽石時代,這個階段還要持續5年、10年。

而在2018年中報中,孫宏斌卻表達了更真實的想法:不要低估了這次宏觀調控,融創兩年前就不怎麼在公開市場拿地了,兩年後房企業績還會有很大分化。

這是在融創佈局完畢之後,孫宏斌展露的野心。2018年上半年,融創中國實現營業收入465.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5.3%;歸母淨利63.6億元,同比增長389.3%;核心淨利66.1億元,同比增長391.8%;毛利率24.7%,同比增長約2.5個百分點。

大地產商的收割季,孫宏斌對降低負債率手段也一覽無遺:通過更快地銷售實現現金流。

中報顯示,融創上半年合同銷售額同比增速76%,遠遠高於恆大、碧桂園、萬科等商業對手。通過現金流優化債務結構,這就是為何融創淨負債率上半年僅僅減少9.5%的原因。

03

順馳折戟,讓融創初期的孫宏斌變得更加審慎。

那一年,在宏觀調控收緊之後,順馳仍然堅持在全國擴張,樓盤銷售乏力、拿地又太過激進,在資本市場融資無望的孫宏斌,只能低價賣掉順馳,含淚揮手告別地產黃金時代的倒春寒。

嚴控拿地,成為融創對風險控制的第一道原則:前年買的地,按如今限價來賣是一定會虧的”。

這句話,孫宏斌是說給中小地產商聽的,也是說給融創的幾個項目聽的。

地產商大逃殺:高負債的孫宏斌,會是最後的倖存者嗎?

青島在融創發佈會上幾次出現。這個孫宏斌在意的地方,是融創土地儲備僅次於重慶的重點區域,總土儲面積高達1200萬平米。

根據包郵區的披露:孫宏斌著重點名了青島,“才7000-8000元的價格,要跌也很難”。他必須這麼說,因為最近一段時間,融創在青島大約有55億貨值要入市。

地產商大逃殺:高負債的孫宏斌,會是最後的倖存者嗎?

根據第三方房地產中介發佈的數據,青島二手房均價已經超過26000元/平米,新房均價超過20000元/平米。8000元以下的價格,已經不是2018年的青島了。

深耕一二線的孫宏斌需要這麼說。在三四線去庫存的大浪潮中,一二線高企的房價越來越缺少後續的接盤者。

這是地產商關於房地產前景的豪賭:碧桂園、恆大重倉三四線,萬科雖然和融創近似,但萬科擁有房企最好的現金流。

唯獨融創成了一個異類。冒險如孫宏斌,能否成為大浪潮下的倖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