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弱國起訴強國,強國藐視法庭

博爾頓是美國共和黨陣營裡的一名老同志。他曾經做過美國前總統里根的助理司法部長,做過前總統老布什的助理國務卿,後來還在前總統小布什手下做過主管軍務的副國務卿。有這種輝煌工作經歷的人,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三朝元老吧。

今年的3月22日,已經70歲的博爾頓被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任命為國家安全顧問。這個任命出來當天就給特朗普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差評,大家批評他倒不是因為博爾頓老爺子年齡太大,博爾頓只是長得比較著急而已。要是論年齡的話,他還得管特朗普叫一聲哥,因為特朗普虛歲快73了。

大家之所以批評特朗普的這個人事任命,主要是因為博爾頓這個人的口碑不太好。博爾頓過去幾十年的從政經歷告訴全世界,他是一個著名的鷹派人物,是美國政壇最典型的保守主義者,一直奉行單邊主義政策和強硬的外交政策。把這樣一個人當做自己的核心幕僚,特朗普這是沒打算讓這個世界安寧啊!

弱國起訴強國,強國藐視法庭

(博爾頓在闡述他的觀點)

想必前面對博爾頓的描述會讓有些同學覺得枯燥晦澀,因為充滿了政治術語。可是聊到美國政壇,這些術語是繞不開的,尤其是特朗普做了總統之後這些術語出現的頻率比過去高了很多倍。我們要聊博爾頓老爺子的故事,就得把這些術語給講清楚,先從“鷹派”開始吧。

鴿子吃五穀雜糧,性格溫順人畜無害,因為一個聖經典故所以變成了和平的象徵,政治上的“鴿派”就是溫和派,用我們外交部的話說,就是“主張用對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老鷹這種飛禽有尖嘴利爪,只吃葷不吃素,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只要它看得上就把它變成自己的點心,所以“鷹派”這個詞就代表了強硬派,主張用武力解決問題,平日裡表現的比較強悍、兇猛和具有攻擊性。

既然博爾頓是一個著名的鷹派人物,那麼可想而知他的說話做事方式就是比較衝的,能罵人儘量罵人,能動手儘量動手。博爾頓曾經說過:“美國和世界的關係就是錘子和釘子的關係,美國愛敲打誰就敲打誰”。那麼特朗普把這樣一個人放在自己身邊,可以想象有朝一日特朗普打算對某個國家動手的時候,博爾頓發揮的作用應該就是推波助瀾和火燒澆油。

弱國起訴強國,強國藐視法庭

(小布什和博爾頓)

除了是飽含攻擊性的鷹派以外,博爾頓還是個典型的保守主義者。保守主義是個解釋起來比較費勁的術語,因為它有特別多的外在表現,我們不妨先欣賞兩句博爾頓的保守主義名言:“只有符合美國政策的國際條約才會成為法律”、“如果讓我來改革聯合國安理會,我只會設一個常任理事國,那就是美國,因為這才是當今世界力量分配的真實反映。”

只有一個典型的美國保守主義者才不會因為說出這兩句話而感到害羞。在政治這個行當裡,說某個政客保守並不是說他膽小怕事、畏手畏腳。保守的意思是對自我保護意識特別強,維護現狀的意志很堅定,把自己的利益看的比名譽、道德、形象等這些虛偽的東西更重要。極端的保守主義者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可以出爾反爾,可以鐵石心腸,可以藐視一切規則。

現在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就是一個保守主義者,他提出的“美國優先”就是他保守主義思想的靈魂。特朗普給進入美國的商品收稅,嚴格管控邊境防止屌絲國家的移民鑽進去,為了省錢削減美國給某些國際組織承諾過的辦公經費等行為都是他保守的表現。

當一個執政團隊裡有了保守主義者,那就意味著這幫人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可以冷酷地傷害其他國家。那麼特朗普把博爾頓帶在自己身邊,可以想象有朝一日特朗普打算保護自己傷害別人的時候,博爾頓發揮的作用應該還是推波助瀾和火燒澆油。

弱國起訴強國,強國藐視法庭

(特朗普和博爾頓)

既然博爾頓是一個保守主義者,那麼單邊主義政策和強硬政策就必然同時具備;這就像一個犬儒主義者一定是渾身發臭並且喜歡罵人一個樣兒。在面對美國利益的時候,博爾頓的態度就是我們美國人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別人的意見都靠邊站,一切從自我出發。這個就是單邊主義,也可以理解成我行我素。既然都單邊主義了,那麼態度肯定要強硬,不強硬的話單邊主義也只是說說而已。

自從今年4月份進入特朗普的內閣以來,博爾頓老爺子頂著外界的批評和爭議很少拋頭露面,新官上任連個發佈會也沒開過。就在大家以為人之已老其言也善的時候,博爾頓前兩天終於出山了。他在一個名叫“聯邦主義者協會”的活動上,對外獻上了他上臺以來的首秀,這場表演向外界證明了什麼叫做寶刀未老和矢志不渝。

博爾頓這一次把國際刑事法院噴得一塌糊塗,因為這個法院居然在調查美國軍人和以色列人,貌似還打算審判他們。博爾頓說我們美國人是不允許被任何外人調查和審判的,既然國際刑事法院在調查,那麼我們絕對不會配合他們,不但不配合我們還要制裁這個法院,既不給他們錢也不讓他們來我們美國,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凍結那些法官們在美國的資產。

弱國起訴強國,強國藐視法庭

(阿富汗反恐戰爭中的美軍士兵)

海牙國際刑事法院成立於2002年,專門調查和起訴全球那些犯下的戰爭罪、侵略罪、種族屠殺罪和反人類罪的個人。全世界在聯合國登記註冊的國家有193個,宣佈接受國際刑事法院的國家有134個,需要劃重點的地方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裡目前只有英國和法國還待在裡面。

刑事法院成立那一年,博爾頓老爺子在幹什麼呢?那一年他做了小布什的副國務卿,主要負責軍事裝備的規模控制。刑事法院成立的前一年爆發了震驚全球的9·11恐怖襲擊案,復仇心切的小布什在當年10月份就發動了阿富汗反恐戰爭,一直持續到今天還沒結束。在這場反恐戰爭中,美軍在阿富汗造成了很多武裝分子和無辜人員的傷亡,當然也抓了很多活口。

美國的法律認為,那些用非法手段獲得的證據是無效的,也就是說刑訊逼供沒用,甚至會因此吃官司。這個規矩就讓小布什很為難,因為中東那些有信仰的恐怖分子嘴巴很嚴實。為了撬開他們的嘴得到有價值的情報,小布什就在古巴的關塔那摩基地修了一所監獄,把抓來的犯罪嫌疑人送到那兒,想怎麼折磨就怎麼折磨,反正那裡不是美國本土,美國的法律管不著。這個就是關塔那摩的虐囚事件。

弱國起訴強國,強國藐視法庭

(古巴關塔那摩監獄)

博爾頓和希拉里一樣,都是耶魯大學的法學博士,他當然明白這麼做是為了繞開美國的法律。而且老爺子當時還是主管軍備的副國務卿,不可能沒有參與這件事,也不可能對當時關塔那摩發生的事情不知情。所以當刑事法院成立的時候,鷹派加保守的強硬人物博爾頓就表現了對這個機構的蔑視和反感。

國際刑事法院在2016年曾經發表了一份報告,這個報告提到了美國大兵在阿富汗執行軍事任務時疑似犯下了戰爭罪,這個事兒值得查一查。而到去年的11月份,國際法院的檢察官已經宣佈啟動了對美軍的這項調查。

這事兒為什麼這時候被博爾頓拿出來說呢?大概他覺得自己已經忍無可忍了。

對以色列超級友好的特朗普8月份砍掉了一筆經費,這筆錢是以前美國政府答應資助巴勒斯坦的。巴勒斯坦人為此特別不爽,不但噴特朗普而且變本加厲地向刑事法院起訴以色列人。自打2015年加入刑事法院以來,巴勒斯坦人就一直在起訴以色列,估計起訴狀都有一大摞了。

弱國起訴強國,強國藐視法庭

(海牙國際刑事法院)

既調查我們美國人,還調查我們最好的盟友以色列,這刑事法院是要上天嘛!所以博爾頓就趁著參加公開活動的機會,打著總統的旗號把刑事法院給從頭到腳噴了一遍。為了保護美國人他把刑事法院說的毫無用處,這是他保守主義的表現;說到激動地時候,他還揚言要制裁刑事法院,這是他鷹派的表現。因此這場演說可以算是一場保守主義強硬派人物的教學式發言。

對於博爾頓老爺子的這種行為,美國人自己會怎麼看呢?

如果是一個自由主義者或者左派人物,那麼在他的意識當中,公平正義這些東西永遠是排在利益前面的。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能為了自己的好處去傷害別人,更加不能為此違反規矩和法律,否則犯了錯或者犯了罪就應該受到調查和懲罰。在這一類人看來,博爾頓的這種行為顯得粗魯、霸道、蠻不講理,只想著自己不顧及別人。

如果是一個保守主義者或者右派人物,那麼在他的意識當中,個人利益是第一位的。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或家人,其它人的利益和感受可以不管不顧,甚至是可以傷害的,縱使違反了一些規矩和法律法規也可以被理解。博爾頓老爺子為了美國人民考慮,簡直就是個老英雄,這種行為必須要轉發和點贊。

弱國起訴強國,強國藐視法庭

(博爾頓發表演說)

這樣的看法不僅在美國政壇存在,想必在全世界也普遍存在。

巴勒斯坦面對以色列的時候,因為自身弱小注定被對方收拾,所以只好求國際刑事法院主持公道;和平主義者面對美國政府的時候,自身弱小無可奈何,只能向國際刑事法院起訴它們在戰場上犯下了罪行。但是強國根本不在意,國際法院這種沒有強制執行力的單位根本不被放在眼裡。這就是國與國之間的相處之道,靠的是實力而不是法律或者道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