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傳統的機械硬盤的性能已經遠遠的被SSD固態硬盤甩在了後面,不過大數據時代有著對大容量存儲的訴求,比如十幾個G到百G的高清電影,大量的圖片文備份等等。所以機械硬盤只能變得越來越大並且越來越安全可靠才可以生存發展。對於小熊來說最近就要裝個NAS機,所以入手了一款大容量的機械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HGST原名日立環球存儲科技,我們最熟悉的產品就是Hitachi日立筆記本硬盤,當年在筆記本硬盤中的市場份額可是相當的大。2012年被西部數據收購,更名為為昱科(HGST),成為西部數據旗下獨立營運部門。

NAS硬盤最重要的性能應該是穩定性,最好要適合24小時不間斷的工作,所以往往這類硬盤都是5400rpm轉速的,然而HGST 10TB NAS硬盤的轉速可以達到7200rpm,同時擁有256MB的大容量緩存,顯然在性能要更勝一籌。要實現這種性能當然需要些黑科技的,HGST 10TB NAS硬盤配備了氦氣密封式技術,可以降低製造成本和馬達功率;旋轉振動(RVS)傳感器技術,可以在多硬盤機架環境中確保系統的可靠性。下面就請小夥伴們和我一起瞅瞅這款HGST 10TB NAS硬盤是啥樣!

---------------------

硬盤開箱及展示

▼包裝正面底色為白色,有著硬盤產品圖樣,左上角標註了10TB的硬盤容量,7200rpm,256MB緩存,SATA3接口;左下角大概意思是說7200轉速的讀寫速度相較於5400轉速硬盤來說有20%的提升。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HGST 10TB NAS硬盤主打NAS系統,當然普通的臺式電腦都是能夠兼容的。支持Linux、MAC和windows系統平臺。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這款硬盤屬於HGST Deskstar NAS系列,背面最重要的信息就是3年有限質保了。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包裝兩側都是黑色的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側面的信息基本都是重複上面提過的信息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內部有個塑料的防震支撐架,硬盤上還有層靜電袋。附件還有有說明書保修卡和硬盤螺絲。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HGST 10TB NAS硬盤是標準的3.5寸規格,在尺寸上並沒搞特殊化。硬盤正面很簡潔硬朗,銀色的鋁製基板外殼上有產品信息的白色貼紙,沒有學習下東家的彩虹配色。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銘牌上面可以的信息:

硬盤容量 :10TB,還有S/N號和P/N號等等編碼;

MADE IN THAILAND,產地為泰國;

硬盤供電:5V 400mA和 12V 550mA兩種標準方式,並且HGST使用了優化算法來優化電源管理,在NAS長時間運行環境下能起到節能的作用;

硬盤的編號為:HDN721010ALE604,硬盤傳輸規格:SATA 6.0Gb/S,轉速:7200轉/分鐘;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容量大就需要內部碟片數量增加,不過HGST 10TB NAS硬盤的厚度也只有26.9mm,比低容量的硬盤也就厚了一點點,這裡的奧秘在於該硬盤使用了氦氣密封技術。

簡單地說,空氣填充硬盤5碟為止,最大容量5~6TB就已經是極限;為了製造出6TB以上硬盤,廠家開始使用氦氣填充,在HGST主導的充氦技術的條件下,大大縮短了碟片之間的距離,使彼此靠得更近。把最大5碟裝提升到了7碟裝,這款10TB的NAS硬盤,單碟最大容量1.5TB(屏蔽部分低速內圈,摺合每張碟片1.42T左右)。同時由於氦氣的密度只有空氣七分之一,減少了氣流阻力,碟片及磁頭的摩擦力也得到降低(也有降低噪音的作用),相比於同樣碟數的充空氣硬盤,功耗下降了至少21%,發熱也相應了降低了。另外縮短盤片之間的距離後還能夠有效提升尋道效率和降低噪音,並提供更好的散熱表現。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硬盤尾部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HGST 10TB NAS硬盤的PCB採用了常規的翻轉設計,保護PCB上的精密電子元器件。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外露的電路都用凝膠做好了防護措施;在PCB和盤體當中有一層海綿,應該是起緩震和減少噪音的作用。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一部分外觀直接做成了圓形,反映出內部磁盤的形狀。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SATA接口特寫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SATA接口的跳針沒有了,不過原有區域還是留了個凹槽。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正面的鋁製外殼並沒有覆蓋整個硬盤,而是做了切角。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左邊那張是2年前購買的西數藍盤,容量是1TB,拿來和HGST 10TB NAS硬盤對比下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兩張硬盤對比下,果然HGST 10TB NAS硬盤(左邊的)只是比1TB的厚了一丟丟。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對比後面,HGST 10TB NAS硬盤的電路板面積明顯要大的多,此外要注意下HGST 10TB NAS硬盤的固定螺絲孔位有兩顆已經和老硬盤不一樣,如果要用背後螺絲固定,可能一些老機箱並不支持這種孔位(不支持也能固定兩顆螺絲)。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

性能簡測

▼首先是檢查下檢查硬盤健康狀況,CrystalDiskInfo檢測出溫度是39度,HD Tune檢測溫度為32度(運行一段時間後的溫度)相差還是比較大的。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通過CrystalDiskMark,ATTO Disk Benchmark和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測試的讀取速度都在240~270MB/s,4K當然不能和SSD比,不過連續讀寫速度非常不錯了。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HD Tune測得的最高讀取和寫入都超過200MB/s,在大容量硬盤的性能算上頂級了。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HD Tune測得隨機讀取性能,寫入性能忘測了。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實際測下copy的性能,將一個大視頻文件從SSD複製到HGST 10TB NAS硬盤,開始時速度能到500~600MB/s,後來穩定在200MB/s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在HGST 10TB NAS硬盤內複製,也是開始比較快,後來穩定在100MB/s左右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將一個安裝遊戲文件(N多小文件)從SSD複製到HGST 10TB NAS硬盤,開始時速度快,後來穩定在200MB/s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在HGST 10TB NAS硬盤內複製遊戲文件(N多小文件),最後也能穩定在100MB/s左右,小文件的複製速度超過我的預期。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最後測下噪音,環境噪音在29.1dBA;硬盤運行噪音在40.8dBA,那麼硬盤的實際噪音在11.7dBA,硬盤的整體噪音不大,不過還是能聽到低沉磁盤轉動的聲音,當然我這是開放環境聽到的,如果裝進機箱裡應該會好很多。

NAS機組建日記(一):首先得有塊大硬盤—HGST 10TB NAS硬盤

---------------

HGST 10TB NAS硬盤性能不錯,三年質保服務作為NAS硬盤也令人安心。作為組建一套個人NAS的第一步,也算開了個好頭,詳細情況會再給大家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