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羅森便利店慶祝華東第1000家門店開業,回顧上海灘便利店發展史

2018年6月7日,日本的羅森便利公司在上海慶祝華東地區第1000家門店開業。

羅森便利是最早的一批進入中國進入上海的外資便利店品牌,羅森便利店當時成為上海乃至全國便利店企業最好的學習樣板,各個便利店企業從羅森學習店鋪選址、店面佈局、商品陳列、運營管理等專業知識,為我國便利店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羅森便利店在華的發展就是中國便利店行業發展的縮影。

羅森便利店慶祝華東第1000家門店開業,回顧上海灘便利店發展史

羅森便利店

1995年11月23日,華聯(集團)有限公司與日本株式會社大榮便民連鎖公司簽署合資意向,在中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開設24小時全年無休便民商店,計劃第十年達到1500家店鋪。

1996年1月22日,雙方正式簽署合資協議,合資公司命名為:上海華聯羅森有限公司,總投資1000萬美元,註冊資本500萬美元,華聯集團出資150萬美元,佔30%,日本大榮便民出資350萬美元,佔70%。雙方約定,在公司達到20家店鋪,或者在即將達到的3個月以內,雙方按比例再投入總投資與註冊資本之差額500萬美元;並約定根據公司的發展,經董事會同意可以增資。

1996年2月,上海外資委批覆同意成立上海華聯羅森有限公司。

1996年6月,羅森便利在上海的第一家便利店正式開業。

2000年,上海華聯羅森有限公司的日方股東“日本株式會社大榮便民連鎖公司”更名為“日本株式會社羅森”,大股東大榮集團將股份轉讓給三菱集團。

2002年6月21日,上海華聯羅森有限公司的合資雙方召開董事會通過公司股權變更議案,即日本羅森將其持有的21%的股份轉讓給華聯集團。當時公司註冊資本2000萬美元,股權轉讓後華聯集團出資1020萬美元,佔51%,日本羅森出資980萬美元,佔49%。2004年國家商務部批覆同意上述股權轉讓。

2007年11月,商務部批覆上海市外資委,同意華聯集團51%的股權轉給百聯集團。

2011年6月,雙方簽署股權轉讓協議,百聯集團將其持有的36%的股份轉讓給日本羅森,轉讓後雙方的股權比例為,百聯集團15%,日本羅森85%。

2013年2月,公司董事會決議,公司投資總額增加為15000萬美元,註冊資本增加為5000萬美元,3000萬美元的增資額由羅森(中國)投資公司投入,增資後公司的股權比例為,百聯集團300萬美元,佔6%,日本株式會社羅森1700萬美元,佔34%,羅森(中國)3000萬美元,佔60%。

2014年2月,上海市商務委批覆同意,日本株式會社羅森將其持有的34%股權悉數轉讓給羅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雙方簽署產權交易合同,百聯集團將其持有的6%股權轉讓給羅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完成後公司不再使用”華聯”品牌字樣。

至此,羅森便利店的投資者中再無國企身影。百聯集團退出羅森,不僅是上海國企在零售領域進行國際合作的失敗,同時也代表著上海國企發展便利店行業的失敗,因為與羅森同時代發展起來的本土品牌已經全面落後於羅森、全家、7-11、喜士多等日本、臺灣品牌了。

1997年10月10日聯華超市召開會議決定成立便利店公司“聯華便利(快客便利的前身)”,發展便利店業態;此後,糧油集團的良友便利、梅林正廣和集團的光明便利、農工商超市的好德便利,家得利超市的21世紀便利紛紛成立發展,形成了國有大型企業集團發展小型便利店的格局。

羅森便利店慶祝華東第1000家門店開業,回顧上海灘便利店發展史

快客便利店

1997年初光明乳業投資成立上海可的便利超市有限公司成立(前身為1994年成立的可的食品公司),發展最高峰時在上海和上海周邊的華東16個主要城市開設了便利店共1300家。

羅森便利店慶祝華東第1000家門店開業,回顧上海灘便利店發展史

好德便利店

1997年11月27日,聯華超市成立蓮花便利有限公司,2004年變更為現在的“快客”便利店,發展高峰時在全國有不低於2200家門店。

1998年9月,上海糧油集團成立良友便利有限公司,1998年11月開出了第1家門店,高峰時門店數到了750家。

1998年,梅林正廣和集團收購了小豆苗便利店,2003年翻牌為光明便利,高峰時有450家門店。

2000年農工商超市成立好德便利有限公司,2001年開設了第一家便利店,高峰值時門店數達到過1000家。2007年12月併入了可的便利之後曾經是上海最大的便利店公司。

2000年,家得利超市成立21世紀便利公司,2001年有75家門店開業,2002年一年開出了500家門店。

羅森便利店慶祝華東第1000家門店開業,回顧上海灘便利店發展史

全家便利店

曾經,以國企為代表的本土便利店在數量上佔據了絕對優勢,占上海全市7000家便利店中的90%,而如今,在門店的核心運營數據上例如單店營收、單點利潤、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已落後諸多外資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