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如何防範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的3個要點

1.貿易背景真實性風險

如何防範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的3個要點,我國監管部門嚴格規定,銀行承兌匯票必須具備真實貿易背景。政策性風險主要指違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對沒有真實貿易背景的商業匯票辦理承兌業務,導致承兌匯票貼現後產生的融資資產可能流入股市,擾亂國家正常進入秩序的風險。企業需要的流動資金貸款,就通過貸款方式解決;企業需要的採購付款的票據,就通過銀行承兌匯票解決,如果企業需要的貸款通過銀行承兌匯票解決,就違反了當初監管部門研發銀行承兌匯票這款產品的本義。

如何防範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的3個要點

如何防範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的3個要點

商業銀行必須對票據的基礎關係予以必要的審查,只有符合真實貿易背景,債券債務關係明確的票據才能辦理承兌業務。

防範要點:嚴格承兌申請人的資格審查。對承兌申請人提交資料進行認真審核,包括商品交易合同,增值稅發票等跟單資料;工程承包合同,工程勞務發票;稅費支付合同,稅費支付收據。對以上自己聊進行細緻嚴謹的審查,確保票據承兌的貿易真實性背景。

2.承兌行兌付票據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主要指銀行對票據承兌後,由於承兌申請人支付能力不足,或因為不願履行已簽訂的合約,造成銀行到期被迫墊款,資產損失的風險。根據我國《支付結算辦法》規定:銀行承兌匯票的出票人於匯票到期日未能足額交付票款時,承兌銀行應向持票人無條件付款。銀行在審查承兌申請時,因為沒有把握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和資產質量,當企業的貸款在匯票期限內不能如期到賬,或匯款資金不足以支付該筆銀行承兌匯票的票款時,必然導致承兌銀行墊款;或者承兌銀行籤開銀行承兌匯票後,後期跟蹤管理不到位,企業將回籠貨款資金挪用他用,或企業經營狀況已經發生重大變化而銀行沒有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導致票據到期銀行墊款發生。因此,注重承兌申請人的信用狀況,是防範銀行票據承兌業務經營風險的中藥手段。防範要點:先授信,再承兌。有授信,才用信。

如何防範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的3個要點

如何防範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的3個要點

銀行承兌匯票3大風險的及防範要點

一是加強對銀行承兌匯票的授信管理,將承兌餘額嚴格控制在承兌申請人授信額度內,當授信額度不足時,必須收取相應額度的保證金或用易於變現的存單,有價證券和動產,不動產進行質押或抵押。

二是加強對該項業務的審查和跟蹤管理,如果有真實的商品交易關係相對應,正常情況下,承兌申請人不會做虧本生意,只要貨款按期回籠,支付款應無大礙;

三是加強對承兌資金賬戶的封閉管理,防止企業挪用資金,如果交易真實,生意正常,一般來說,銷貸資金應早於票據付款日到賬(否則,該項業務不應用這種結算方式),所以,承兌銀行一定要加強賬戶資金管理,專款專用,嚴謹挪用。

如何防範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的3個要點

如何防範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的3個要點

3.票據詐騙風險

票據業務的詐騙風險主要是指犯罪分子以票據為作案工具,通過不法手段騙取銀行信用,套取銀行資金,造成銀行資產損失的風險。承兌申請人通過提供虛假財務報表,虛假擔保等形式,騙開銀行承兌匯票,再以貼現或票據轉讓等形式套取銀行或其他財務,票據到期後使承兌銀行發生墊款。目前,利用票據進行進入詐騙犯罪是銀行經營活動中常見的風險,尤其是通過裡應外合,內部人與外部人攜手作案。因此,加強對票據承兌中的詐騙風險防範也顯得十分必要。

防範要點:加強對承兌人的資格審查,對承兌申請人要深入實際,多方調查求證,不能偏聽企業一面之詞,嚴把承兌前的審查關;同時加強內控制度建設,防範內部人員與外部人員相互勾結,共同作案。

(文章來源:天下通商貿 網址:http://www.txthp.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