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5天破億的《猛蟲過江》不是一部及格的電影?

《猛蟲過江》作為一部喜劇,使用的都是管用的套路,一個小人物捲入到一個大事件當中,經過一系列的事情,小人物堅持正義戰勝反派的故事。整體完成度還算可以,但是在開始的情節之中,對於東北人物的刻畫以及表現讓我感到一絲尷尬。

5天破億的《猛蟲過江》不是一部及格的電影?

如果按照嚴密的生活邏輯,這部戲肯定經不住推敲,漏洞百出。可這個不是紀錄片、不是寫實、不是反映某個人物和時代,就是純粹樂一樂的搞笑片,按這個標準,只要觀眾笑了就可以了。國內的搞笑片看多了,評價標準也會降低了。

5天破億的《猛蟲過江》不是一部及格的電影?

影片本身而言不得不說許多梗有點老了,像道哥浮在水上的大金鍊子,這讓少年依稀想起《煎餅俠》中的東北F4,不知道朋友們還記得他們都是誰嗎?正如朋友們所言,現在當導演的門檻是要比導遊低得多!導遊起碼持證上崗。在口碑出奇的一致差評的情況下,小瀋陽的《猛蟲過江》看得出來他在劇本上和成片上下了很多功夫,小瀋陽是想講述小人物過程平凡的生活突然被捲入了一場大事件之中,把故事由常態引入到非常態,怎麼提高影片的觀賞性?就是讓劇情有張力!怎麼讓劇情有張力?就是讓主角擁有別人遙不可及的“資源”。

5天破億的《猛蟲過江》不是一部及格的電影?

東北人來到臺灣,這種笑料還停留在機械和老套中,並沒有迸發出《泰囧》那種發生化學反應的效果,有些段子一比就顯得遜,比如黑幫葬禮一段,和《非誠勿擾》相比,就完全沒有那種冷麵詼諧的效果,治痔瘡一段,和《淘氣少女求愛記》比較,則失去調皮的韻味,而顯得略惡俗。

5天破億的《猛蟲過江》不是一部及格的電影?

至於電影的片名,《猛蟲過江》其實就是在致敬李小龍《猛龍過江》,在李小龍這部電影之後,出了無數部同名電影。但是,誰也沒有本事成為李小龍那條「龍」,小瀋陽這次大膽,但是又謙遜的保持在「蟲」上。其實,小瀋陽拍這個電影很吃虧。因為他這些年演過無數的低分喜劇片,在很多觀眾心裡,他大概是可以和爛片劃等號的。每個演員和導演都有一個期待值,對於剛出名的小瀋陽如此不愛惜自己的羽毛,只要是電影就接,完全不考慮市場和未來,那麼現在就到了他償還的時候了。

5天破億的《猛蟲過江》不是一部及格的電影?

其實不難看出小瀋陽的企圖,他想要講述一個小人物捲入大事件後面對一系列難題,以真誠、善良和正義感戰勝反派,抱得美人歸的通俗故事,過程中通過反差、誤解、臺詞乃至無厘頭製造笑果。但正如我們看到的,小瀋陽完成的並不好。

5天破億的《猛蟲過江》不是一部及格的電影?

電影並沒有很好的交待沈福的爺爺當年是怎麼扔下一家老小闖臺灣並建立五湖集團的故事,而且在最後一眼想見的竟然不是妻子而是孫子。觀眾帶著人之常情的問題等著電影給出答案時,導演卻著急的把他們從東北帶到了溼熱的臺灣。如果觀眾在觀看一部銜接緊湊電影時思緒跳到了電影流之外,這顯然不是什麼好事,好在這部電影有充足的尿點供你思考和跳躍。

5天破億的《猛蟲過江》不是一部及格的電影?

近幾年從郭敬明的《小時代》到文章的《陸垚知馬俐》、王寶強的《大鬧天竺》、吳克群的《為你寫詩》、郭德綱的《祖宗十九代》、劉儀偉的《我說的都是真的》、劉若英的《後來的我們》、小瀋陽的《猛蟲過江》。接下來還有包貝爾的《胖子行動隊》、宋小寶的《發財日記》……當導演的門檻越來越低,遍地都是導演。

5天破億的《猛蟲過江》不是一部及格的電影?

希望以後國產電影可以把把關,演員也不要隨便去當導演拍戲,有時反而會毀了自己苦心經營的演員形象,若是再為了圈錢而導演,更是一件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回顧這些年轉型導演拍戲的演員,基本都是很有實力的演員,粉絲為了支持演員本身而去為演員導的爛片買單,隨便一部爛片可以達到上億票房,真正的好電影卻埋沒在票房裡。也許演員都有一顆當導演的心,還是希望諸位在如何導一部好電影上面下下功夫,期待你們導出真正有質量的電影回報粉絲。最後不得不說,《猛蟲過江》不是一部及格的“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