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韓興娥: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你也可以!

韓興娥: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你也可以!

韓興娥,山東濰坊市北海學校語文教師,齊魯名師。2000年開始探索小學語文“課內海量閱讀”教改實驗,在開學和期末各用兩個星期就能完成語文課本教學並取得較好的考試成績,剩下的時間和學生在課堂上共讀課外書,引發了“語文課能否從教材突圍”的大討論。

韓興娥: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你也可以!

韓興娥: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你也可以!

這是我一本書的題目。那麼如何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呢?我做了十年的實驗,就是課內海量閱讀。方法呢說起來非常簡單,就是課堂上老師學生共同閱讀同一本課外書,當然包括課文在內。這是一個大體的規範,具體的數目不好說,因為有些書上學期能找到,現在找不到了,沒有賣了。低年級呢,記得是兒歌、韻語、小故事。中年級呢除了一些文選之外就是唐詩宋詞、古典詩詞。高年級就比較有時間了,時間比較寬鬆。孩子作文啊,寫字基本過關的時候來學一些。那麼按年級的順序來做一個彙報。

01

低年級

一年級呢,孩子能夠認識2000個漢字,當然這2000個字並不是非常紮實的,在這裡小孩認識,換個地方呢他就不熟了,想不起來了,他在我們學的文本上還是認識。

01

識字與拼音教學同步進行。

我們有些地區是先學識字的。儘管說我是兩週教完一本教材好像是很另類的,但我自己覺得還是很傳統的,教材基本是先學拼音,蘇教和人教都是這麼安排的。開學的第一天,八月三十一號,孩子到校的時候,學的是這樣的兒歌(上學校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我要上學校,天天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因為他現在拼音沒有學。這是一個小冊子,暑假中為孩子準備好的。三個內容。

1熟悉的兒歌。

這是兩千零六年我又要教一年級,對於一年級我還是比較頭暈的,嘰嘰喳喳特別的鬧。小孩子沒有事情可做,他不會拼音,他是一個很活潑的生命體,他只能鬧騰。怎麼讓孩子有點事情做,就編了這麼幾首她已經會的兒歌。上課一教,小孩就說他會,就拿出卡片,這詞、這字在哪怎麼念,不要用嘴說,用你的手指告訴老師。這就給孩子一個學習的方法,你到文中去按順序,定位去找。

2漢語拼音情景歌。

這個說起來挺簡單。把教材打到屏幕上,孩子的手中擺著這個字。上課時老師教這個兒歌,要求他用手指指著。說起這個方法,好像是非常的差勁,沒有創新的意識了。去應聘的時候我們的領導聽課對我非常的失望。領導提出三個缺,第一說,你這個教課很客氣的說是灌輸了,一點啟發式創造精神都沒有。我沒太反駁,因為我上課確實是我念孩子跟著念,沒有去啟發他怎麼思考這類的。但是我知道我的學生,大量閱讀的學生將來他會有獨立創建的一天。但是現在那沒法說,你沒有親眼看見。第二個說,你的手不停地在揮,我就不明白為什麼這樣呢,好像這個動作也不怎麼美。這個我覺得也沒法解釋,因為沒教過小學一年級的老師他就無法體。我們如果放開嗓子不停的說,一節四十分鐘不停的說,因為你不說,孩子馬上就說了。這樣下來的話,一個星期之後我們就沒法說了,嗓子就啞了。我這樣揮呢就是省點力氣。第三個呢領導說,你這個海量閱讀呢多差生是最管用的,但是你們班沒有差生,但發現有一個孩子在地下爬的。這個我倒是反駁的挺快的,這不是我養的不是我生的他爬好像和我沒多大的關係。那這個孩子呢現在四年級,已經不爬了,這與我的教學常規還是有關係的。他回到家裡還是想躺著就躺著,想爬就爬,在教室就不給他機會。好,這是說到漢語拼音情景個是一個跑題的話,那個識字後面再和大家彙報。一個多星期以後學到複韻母的時候,有一個例子可以告訴我們的領導,你那個啟發式呢很好,完全正確,但有時候不管用。就是這個diāo,我還是那麼灌輸的教diāo叼小朋友跟著念。下課我就瞅了瞅上課在那發呆的不張嘴的,都過來把這個音節都念給老師聽聽。他呢張口結舌就不會,不會我就把d i āo就給他分開,分開他都認識但是拼不出來。後來我就叼了張紙,啟發式教學嘛。結果小朋友拼出來了,d i āo咬。我們的入學教育,不管是蘇教版的還是人教版的也都應該是通過兒歌來進行。我從自己孩子身上看到,孩子對於書上寫的,形成文字的東西,他很相信。就是不是給他講道理而是念道理、讀道理。我有一個學生,以前吃飯什麼的都很慢的,自從學了《弟子規》之後就讓他做什麼,媽媽只要說一句“父母呼”他就去了。因為這是書上寫的。這麼灌來灌去就三個星期教完了,只要是降低了要求,有些知識點我都不講了。有的孩子就只會a o e 挨著順序來。我要的是按著順序你都能唸了,所以三個星期並不是教的出色而是降低了要求。學拼音的這段日子是相當的枯燥。十五分鐘孩子還能忍受,那接下來就說老師來講故事。孩子對於有節奏的韻文的東西是天然的喜愛。

02

在閱讀中、在“實踐”中提高熟練拼讀的能力。

1拼讀名字——拼讀、識字一舉兩得。

將學生的名字寫好拼音發給學生,綠色拼音為整體認讀音節,一個拼音中有兩種顏色的是三拼音節。在課上共同學習每位學生的名字,在這期間學會整體認讀音節和三拼音節。在學生的課桌上也貼上同樣的名字拼音鞏固記憶,也認識了漢字。

2讀袖珍童謠。

三個字、四個字的越短越好,帶拼音讀,這個對孩子的拼讀是非常重要的。拼音學會了,拼了前一個字母就忘了後一個音節,不知道要反覆多少次才能記牢。袖珍童謠等於拼音讀物讓學生反覆拼讀,將落實進行到底,反覆檢查。檢查很簡單,將前面的目錄讀一遍,有時學生裡面認識了換個位置又不認識了,在不同的文本中讓學生接觸常用字,這就是前面說過的韻母識字。去遼寧市聽課,他們就是費盡心思地將這些編進兒童讀物。學了兒歌之後認這些詞,有的老師問:“讓孩子自由地去組詞這多好,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創造精神麼,就是讓它不該創造的時候不要創造,該創造的時候給他充分的時間去創造,不能讓孩子東拉西扯地在那邊說,有的孩子能聽懂,有的孩子聽不懂,可以在小組內相互學習。學生讀明白之後,老師就不用講了,這樣的兒歌我們是作為校本教材的。

3識字歌。

小孩子到了一年級,他的認知已經過了黃金期了,三到五歲的孩子那個時候學的話都是天才,一年級的孩子的話他的背誦還是處於天才階段。有家長就反映說自己的孩子很聰明,廣告詞聽一遍就會了。小孩子在這個階段對這押韻的東西都是天才。所以對於兒歌、認識字形都是有一定幫助的。我們那有一個音樂老師,他非常喜歡語文,他就用PPT的形式做了很多兒歌,並且小孩子也都有配套的文本讓他們指著讀,與語文課堂相聯繫。學校的領導給買的關於兒歌、歇後語的書籍到現在還在用。老師帶著讀兩遍學生在跟著讀,這是不需要講的學生都明白。一年級練習拼讀的時候注意的事項就是淡化理解、重視朗讀、強調難點。小時候我看到課外書中有不認識的字就是也不高興去查字典,就在腦子裡瞎蒙,然後再牢牢的記著,等到老師教這個字的時候我錯誤的讀音已經根深蒂固了。所以小學生的讀音是很重要的。一年級的家長是最好巴結的。他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課堂上有出色的表現。抓住這個機會讓他們回去和孩子一遍兩遍十遍的讀,讓孩子都讀流利了。讓回去讀得好的就上臺領讀,其他學生就公平的開火車讀。反反覆覆的讀就基本上都能讀會了。

03

閱讀是識字的源頭活水。

1一年級進入寫字階段後還是先念經,先灌進去。

漢字筆畫名稱歌

點 橫折 豎 橫鉤 豎提 豎折 豎彎鉤 橫 豎彎 捺 斜鉤 豎鉤 撇點 橫折鉤

撇 撇折 提 彎鉤 橫折折撇 橫折彎鉤 橫折提 橫折彎 橫撇 臥鉤 橫撇彎鉤

這個兒歌每天讓學生念,兩三天後學生就能記住了。能夠對照這個兒歌找出老師要求的相應筆畫。

2一年級作業本上先是寫“字”不寫“詞”。

先讓學生在本子上寫好字,不要寫詞。詞語怎麼辦呢?到最後老師組好詞語讓他們跟著抄。

現在在許多地區基本都有這樣的卷子,老師寫的一張拼音的小卷子讓學生來做。這個字詞的作業,用小卷子先進行10分鐘測試,合格的學生不用再抄寫。寫完一遍之後在進行5分鐘測試。這樣不僅減輕了老師的負擔,而且有的孩子讓寫多了家長會有意見,這就是機械性重複了。

考前複習就兩個:反覆練習看拼音寫漢字;根據課文填空(臨陣磨槍,既快又光。)

語文課本的備課基本是三個方面:一是,課文口頭填空。不管是一年級還是四年級,我的學生就不停的在口頭上背誦,讓他不停的有活幹。不停的背,背一段老師插上一句提問一下,孩子回答一下討論一下。二是,看拼音寫漢字。兩個星期學完之後子還是要不斷地練的。兩個星期學完的只是課文,子還是要反覆的寫的。語文課本自是沒法提速的。三是,四字詞組、古詩練習。

02

中年級

在海量閱讀中誦讀、積累。

1中高年級略讀白話文,重點背誦填空題。

我的重點還是放在背誦填空題上。我們山東一共有三套教材,蘇教版是要考試我就花兩個星期上完,其他版本的我就一個星期,就當故事一樣放錄音給孩子聽。填空題中的好詞如果能分析的讓學生題回答這個語言的精妙之處的話,我是非常仰慕的,我知道這個詞用得很好,但是我語言不足以表達它好在哪裡。所以我們就填空題背過,他都是心知肚明講出來的。《啞娘》一文中問學生啞孃的一系列動作讓你有什麼感覺,所有的學生都會很明確的能說出來這個孩子太不像話了,這個啞娘太可憐了。通過練習填空題讓孩子把感動你的要記住。

2由淺入深,白話、文言相輔相成。

課前把文言的意思在故事中劃出來,老師就來把這個文言來教紮實,字正腔圓念準確。文言文怎麼教?舉個例子“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教的過程呢首先還是把它讀準確,比如說陪讀、開火車讀等。在理解上我比較關注的是歸類誦讀和學以致用。一句話的教學可以使用情景填空,如:王藝璇洗手時把水龍頭開得很大。爸爸說:“把水龍頭擰小一點。”王藝璇說:“真是細水長流,精打細算呀!”

3閱讀人物傳記,誦讀經典詩詞。

學誰的詩,讀誰的傳記。學生在背出原文之後,在一文中隨便找一句能說上它的原文。再找到原文的基礎上能讀出來,在打印的紙上是沒有拼音的,能讀出來有一定的印象就可以。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吐回到這些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它好在哪裡。然後再歸類誦讀這些詩詞。

4《成語故事》的教學。

一個是老師要講,也有的是拿著資料讀的。文本的學習,第一部分是成語的填空。還有主要內容老師要給總結出來。盧梭說;“在兒童的心力未發達之前,是不應當擾亂他的心靈的。正好似你在盲人面前送上火炬,盲人看不見得;同理,兒童心智未開,他也不能經過種種繁複的觀念而跨入理性所難以探尋的途徑。”概括中心思想對學而生來說是困難的,我們是勞而少功的。

5《成語詞典》的教學。

讀通、重點讀;同伴學習、小組獎勵、現場獎懲;還原生活。

閱讀要有星級評價,完成不同要求的學生能得到數量不等的五角星。

6作文教學——個性寫真,自由表達。

抄課文時,文字的格式是難點。每天讓學生抄一遍課文,每天給的方格紙格數都不相同,讓他在不斷地抄寫中明白課文的格式。孩子沒有記性他寫完好幾課了才發現沒有按照老師要求的格式來寫。我一般不做這樣的事,我都把精力放在孩子做起來有效的事情上。三年級就讓學生在課堂上寫日記。作文不學要動很多的腦筋,只要你閱讀跟得上就會非常的輕鬆。高年級作文教學重視課後指導。

03

高年級

高年級誦讀經典 《中華上下五千年》《論語》《道德經》《世界五千年》孩子到了這個階段之後,老師除了大量的閱讀之外,要儘量要比學生高一點的。

《中華上下五千年》中的一個片段“漢高祖分封的同姓王到景帝時發展得像皇帝一樣富有,他們??”在這個片段中有一些詞語:修養身息、舐糠及米、晁錯等都是要讓學生記紮實的,不能只是心裡明白。再讓學生去找找與這之相關的其他故事。

在學習《論語》時,有一個比較懶的學生在六年級時終於寫了一篇非常精彩的作文。他大罵孔子的徒弟,他太可惡了,閒著沒事把孔子的言論都記錄下來,讓我們老師把這兩千五百年前的老古董翻出來,糟蹋我們這群活潑可愛的孩子。真的是情真意切啊。

《論語》的學習方法:1.通讀:熟讀,背誦部分章節。引導前後聯繫:瞭解孔子生平,聯繫現實生活。2.歸類:弟子、評論人物、治學、教學、交友??3.複習背誦全書。

對於這些書,熟讀之後是一生受益的。

一路教下來,孩子願意怎麼學就怎麼教。那個年齡段學什麼東西他最敏感,學得最快,他是有一定的發展期的。為什麼這麼做呢?思想很簡單,新書孩子看他有熱情。想方設法的把孩子引入書的海洋,讓他自己去愛護書,會讀書。那麼我們老師呢也能享受課堂、享受工作了,心裡也開心。

04

問答

1、問:我們平時教學的時候也會讓學生大量的閱讀,但是在大量閱讀的同時,學生寫的詞語就出現了大量的錯別字,韓老師您是怎麼解決的?

答:低年級怎麼教他錯別字都應該很多的。這說明他的語言精彩,他有很多不是很常見的字他。我的學生最初也出現過這樣的階段,後來慢慢的消失了。

2、問:對於學校和家長你是怎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的?怎麼和他們和你一道完成工作的?再有就是學生的課外閱讀你又是怎麼落實的?

答:學校裡的老師平時也比較累,我也不好意思去要他們幫我做什麼事。但是還是有人願意做的,我全國各地的朋友也會主動地去做,做好了呢誰?需要就可以傳給誰,包括我們在座的各位老師。家長這一塊呢,是在過年的時候,小孩子他亂用成語,他也不懂,就隨口蹦一些成語啊,古詩之類的,這個家長賺足了臉面的時候他就很支持了。原先工作了十幾年的學校裡的領導,是他調動我,不是我調動他的,他是比較容忍我的。其實主要的壓力還是來自家長,我們學校的教師年齡兩極分化很大,對於成績也是很注重的。這個考試的成績的壓力其實到哪都有。對於學校的領導這一塊我想,只能用我的學生成績,我們考試不會落下,我們孩子活潑靈活。還學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來讓大家來看。

3、問: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給你的女兒張開這個海量閱讀以及時如何展開的?謝謝!

答:她不是我教的。要說什麼時候開始教她讀書認字的,那是三歲的時候。我家在鬧市區,周圍有很多商鋪,每次走進商店她就要拿吃的,拿起來時候就讀,讀出來了就拿走付錢會叫吃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