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玉米種植」大斑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新技術,來了解一下


「玉米種植」大斑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新技術,來了解一下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病害是導致玉米減產的主要原因,而玉米大斑病則是其中一種較為嚴重的病害。玉米大斑病不僅對植株會造成嚴重影響,同時也會對種子產生為害,該病害的發生和傳播都會受到玉米本身抗病能力以及耕作栽培制度、氣候等多方面的影響。目前,抗病能力較強的雜交玉米品種的研發與推廣使得大斑病有了進一步的控制,但仍需要進行研究與治理。基於此,針對玉米大斑病的發病原因進行分析,並提出了相關的防治策略。詳情如下:

「玉米種植」大斑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新技術,來了解一下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種植過程中一種較為普遍且具有傳染性的病害,會對玉米的產量造成嚴重的影響。通常情況下,一般發病地段可能會導致玉米減產20%~30%,若受氣候、種植方式、玉米抗病性等多種條件的影響導致病情較為嚴重時,減產率則能夠達到50%甚至更高。該病害自玉米出苗期直到抽雄後都可能會發生,而後者則更為嚴重,會從玉米下方葉出現病變現象,並逐漸自下而上蔓延。玉米大斑病的暴發和傳播主要原因是玉米品種抗病性低、田間病菌過多、環境較為適宜病菌生長等。

「玉米種植」大斑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新技術,來了解一下

一、玉米大斑病的發病症狀

玉米大斑病在玉米的所有生長階段都可能會暴發,但一般在苗期出現的概率較低,多數會在玉米生長階段的中期和後期發生,特別是在抽穗期以及之後,症狀會特別明顯。患玉米大斑病的植株主要是葉片發生病變,而若未能及時治療,則會不斷向上蔓延,危及玉米苞葉。玉米大斑病最明顯的症狀是葉片中出現較大的梭形斑點,在患病初期通常呈灰綠色,或是小斑點,隨著時間的推移斑點會沿著葉脈擴散。不同的玉米種類在抗病能力方面存在差異,也會在發病症狀方面產生一定的區別,病斑的顏色和大小等都有可能出現不同的形態。在植株患病後,通常都會出現逐漸向外擴散的病斑,病斑也互相融合形成不規則形狀,其長度能夠長至整個葉片甚至玉米整個植株。若處於玉米大斑病的大流行時期,那麼葉片可能會迅速枯萎,導致植株死亡,或是玉米的雌穗出現黑色的籽粒,嚴重降低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玉米種植」大斑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新技術,來了解一下

二、玉米大斑病的影響因素

1)玉米品種。在不同的玉米品種中,強盛3號、先玉335等發病率普遍較高,一些嚴重區域甚至能夠達到38.6%,最高可高達80%以上。結合往年山西省陽曲縣玉米種植實況分析,強盛3號品種玉米發病率達到了85%,並且發病時正值玉米的授粉期,減產率約達80%。2)氣候。溫度和溼度都是大斑病發生的主要條件,而一些區域在乾旱天氣下,大斑病發病率則明顯降低。例如,山西省陽曲縣2013年7月陰雨不斷,正好玉米生長至抽穗期,導致1.5萬公頃的玉米大斑病患病率高達75%。3)患病期。大斑病常發生於玉米吐絲之前,這時患病則可能會導致減產50%,若由於天氣等原因使得病害發生較晚,那麼減產率則會進一步降低。4)種植密度及土壤肥力。若種植密度較大,那麼大斑病的流行將會更加迅速,而肥力不足則會導致玉米植株抗病力有所下降。

「玉米種植」大斑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新技術,來了解一下

三、玉米大斑病的發病原因

3.1 玉米品種抗病能力較弱

玉米的品種不同,在抗病蟲害能力方面也會出現較大的區別。抗病能力較弱的自交系或同一品種大規模栽培是導致玉米大斑病大面積暴發的主要誘因,因此在玉米種植過程中,需要選擇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的品種,儘量避免玉米大斑病的產生。

「玉米種植」大斑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新技術,來了解一下

3.2 氣候因素

氣候因素是影響玉米生長的重要條件,但同時也是大斑病病菌活躍和傳播的主要誘因。一般情況下,氣候較為溼冷的氣候條件最容易暴發和流行玉米大斑病。溫暖潮溼的環境適宜大部分病菌生長和繁衍,而玉米大斑病菌也在其列,在溫度達到20~25℃、溼度大於85%時,玉米大斑病便處於最活躍的狀態,十分容易暴發病害,並且若玉米生長至拔節期至抽穗期過程中,如果遭遇連續降雨天氣,那麼便可能會導致玉米大斑病大規模暴發。

「玉米種植」大斑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新技術,來了解一下

3.3 田間存在病株殘留,導致病菌滋生

玉米大斑病的病菌會附著在患病的玉米殘株上,或是潛藏在玉米殘株的體內進行越冬,在第二年天氣漸暖後逐漸開始活躍。而我國種植玉米的區域絕大多數都是通過機械收割的方式來進行收穫,並且之後直接將玉米秸稈還田處理,在此過程中忽略了大量病菌的存在,導致秸稈中的病菌殘留在田中,為下茬的病害埋下了隱患。

「玉米種植」大斑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新技術,來了解一下

3.4 耕作栽培制度

玉米種植過程中,若採用連作的種植模式,那麼會出現發病率高、發病嚴重等問題,而若是利用輪作的種植模式來種植,則發病率和發病程度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由於玉米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多數地段都較難開展輪作,通常都會連續重茬連作,直接導致了田地中的玉米大斑病病菌越積越多,而玉米種植過程中玉米大斑病的發病率和減產率也在不斷增加。同時,養分充足的土壤中發病率和發病程度都相對較低,而較為貧荒的土地則相對較高,玉米在生長期進行追肥時,也能夠進一步降低發病率。一些低窪地帶以及種植密度較高的地段會導致玉米之間相互遮蔽,通風和採光都相對較差,土壤中的水分也無法快速蒸發,導致整體溼度提升,進而為玉米大斑病的暴發提供條件。除此之外,施肥也是一個重點要素,若施肥中只施用尿素和磷肥,追尿素肥,會導致土地中的肥力明顯不足,不利於玉米正常生長的同時也會降低玉米的抗病能力。

「玉米種植」大斑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新技術,來了解一下

四、玉米大斑病的防治策略

4.1 選擇抗病性較強的玉米品種

多茬種植玉米導致田地中大斑病病菌不斷累積,若在玉米品種選擇上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玉米,那麼病害的嚴重程度則能夠得到控制。玉米品種不同,在大斑病的抵抗能力上也各有不同,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品種是保證玉米生長過程中避免大斑病的重要條件。

在玉米大斑病常暴發的區域,必須要將合理選種作為種植中的重點環節,並全面考量具體情況來選擇玉米品種。

「玉米種植」大斑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新技術,來了解一下

4.2 改善玉米耕作制度

4.2.1 適當早播

玉米早播能夠儘快進入抽雄期,儘量將抽雄期與夏季多雨時節錯開,避免抽雄期遭受連綿陰雨天氣導致大斑病暴發,對於降低患病率以及提高產量方面有著顯著作用,而早播的時期則需要根據種植區域的具體氣候特徵以及雨季來進行全方位考量。

4.2.2 及時清理殘株

在玉米收割完畢之後,需要針對玉米秸稈進行合理的處理,通過高溫發酵腐熟堆肥,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源。同時,按照玉米大斑病的下方葉片病變逐漸向上蔓延的發病特徵,在患病期間可以及時摘除玉米植株下方患病葉片,降低秸稈中的病菌攜帶量,進而減少殘株中的病源。

「玉米種植」大斑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新技術,來了解一下

4.2.3 控制好種植密度及間作套種

在種植模式方面,需要利用寬窄行種植的方式,改平播為玉米植株作物間作套種。根據多地玉米大斑病種植模式與大斑病流行狀況調查得知,不同種植模式的患病嚴重性以免耕為最高,平播與平常種植次之,寬窄行種植則為最低。玉米和土豆等作物間作種植能夠有效避免玉米大斑病的產生,也能夠對病情起到抑制的作用。

「玉米種植」大斑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新技術,來了解一下

4.3 化學防治

根據玉米大斑病的嚴重程度,先清理掉玉米底部病變的葉片,之後利用相關手段提高通風性和採光性,噴灑殺菌劑。在玉米葉心末期或發現病變時進行化學藥物治理,10 d進行1次防治,20~30 d為一個週期。藥劑可以選擇50%好速淨可溼性粉劑1 000倍溶液、80%速可淨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溶液,或施特靈水劑2 500倍液。或是利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5 kg·hm-2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1.5 kg·hm-2來進行防治。

「玉米種植」大斑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新技術,來了解一下

4.4 構建測報制度

在一些玉米大斑病發生較為頻繁的地區,需要由專業人員負責定期檢查玉米的生長狀況或玉米大斑病的發生、蔓延、病害程度等各方面信息。若種植過程中出現患病植株,並且病症為底部葉片病變並向上蔓延,或田地中溼度較大以及大雨即將來臨等情況,則需要及時發出預報和警示,提醒種植人員採取相關的防治手段。

「玉米種植」大斑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新技術,來了解一下

4.5 提高田間管理,使用有機肥

玉米大斑病的發病程度和施肥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在玉米生長中期最容易出現大斑病,所以在苗期和抽穗期等環節都要做好施肥管理。通過磷肥和氮肥的使用,能夠確保玉米更加強壯,避免後期脫肥,保證玉米植株的抗病力等。在有機肥使用的條件下,還需要提高中耕管理以及水分管理,在一些低窪地帶以及溼度較大的區域要做好排水工作,優化種植環境,以此來保證玉米健康,並提高其對病害的抵禦力。利用合理的施肥技術,每667 m2施加農家肥1 500~2 000 kg、複合肥60~70 kg、過磷酸鈣50 kg作為底肥一次性施肥,追肥每667 m2使用尿素45~55 kg,根據土壤肥力需求以及生長階段來調整追肥的用量,早熟種重點在前期及中期追肥,晚熟種正好相反,而中熟種需要做到平均。當玉米生長至3葉1心,則需要進行第1次追肥,生長至11葉1心時追肥第2次,並適當進行培土。

「玉米種植」大斑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新技術,來了解一下

五、總結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玉米大斑病是一種發生較為頻繁,同時為害較為嚴重的病害,因此做好預防和治理工作至關重要,也是保證玉米高產的主要手段。根據種植區域氣候和土壤狀況等各方面情況來不斷改善耕作制度,以及預防與治理結合的方式,能夠有效防治玉米大斑病,同時也需要不斷提高種植人員的種植水平、管理水平以及病害的防治水平等,進一步為玉米的穩定生產提供保障。

「玉米種植」大斑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新技術,來了解一下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大家可以多參考參考,或者說大家想了解哪方面的,三農知識及技術都可以留言評論,筆者會根據情況來給大家解惑。也希望大家能關注一下筆者以及積極留言評論轉發謝謝!

「玉米種植」大斑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新技術,來了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