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互金協會發布《公約》,從業機構須公開相關風險

互金協會發布《公約》,從業機構須公開相關風險

6月15日消息,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北京舉辦《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營銷和宣傳活動自律公約》簽署儀式。

中國互金協會發文提示變相現金貸風險,重申平臺要依法合規經營,未依法取得經營放貸業務資質的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變相開展貸款業務。去年以來,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就已經先後出臺文件,明確規範了現金貸等網絡借貸行為的管理要求,加強對現金貸業務的監管並逐步化解形成的風險。

本次發佈的《公約》明確,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應避免無風險、保本、保收益等用語誤導互聯網金融消費者。

據瞭解,現在仍有部分機構以虛假購物再轉賣、手機回租等形式變相繼續發放貸款,有的還在貸款過程中通過強行搭售會員服務和商品房時抬高利率。少數平臺故意致使借款人形成逾期以收取高額逾期費用,嚴重侵害了金融消費者的權益。

此前,手機回租形式最為猖獗,回租貸相關平臺超過100個,註冊客戶數百萬人,大多目標客戶鎖定為大學生。利率畸高,一般年化利率超過300%,有的甚至超過1000%。

隨著互金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的深入,涉及廣告違規活動滋長的不良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距離建立健全規範有序的互聯網金融廣告秩序,仍有許多結構性和機制性的問題需要解決。《公約》指出,從業機構不得在宣傳營銷活動中利用監管部門對互金業務的許可或備案等事實,為產品和服務提供增信保證,誤導消費者。

從業機構應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與選擇權。不得影響他人正常使用互聯網,如需在互聯網頁面以彈出等形式發佈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誌,確保一鍵關閉。從業機構開展營銷宣傳活動時,應向借款人收取的綜合資金成本統一折算為年化形式,公開披露各項貸款條件以及預期處理信息,向消費者提示相關風險。

下一步,互金協會將配套推出互聯網金融營銷宣傳活動相關標準,在更多維度對其進行精確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